寶寶一言不合就躺下?孩子喜歡“倒地躺”,這3點讓家長不再苦惱

朋友是個溫文有禮的人,可以家裡的小寶寶可以新一屆的“戲精”,經常是一言不合就來一段“倒地躺”。所謂的“倒地躺”就是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狀況下孩子順勢躺下的行為。朋友家的小寶寶真的是將這種表演發揮到了極致,有時候是在商場裡,有時候是在遊樂園,完全沒有顧忌的隨時上演。這讓朋友特別尷尬又很無奈。

原來在朋友家照顧寶寶的事情主要是由奶奶承擔的,奶奶平時對於孫子極盡寵愛,甚至在朋友斥責孩子的時候,還會打罵朋友。這也實在是讓朋友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相信大家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也並不陌生,可以經常在公開場合裡看到這樣的“熊孩子”,不過雖然孩子的行為是有些偏差的,但是家長的責任也是不可忽略的,畢竟每個“倒地躺”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教育不得法的家庭。

一、造成孩子倒地躺的原因是什麼?

1.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認識不足

有時候父母覺得孩子的天性都是比較淘氣的,所以在孩子的行為上會有較高的包容度,認為這是孩子的正常行為習慣,認為小孩子的行為是不需要完全規範的,守規矩也可以是長大以後再養成的習慣。

寶寶一言不合就躺下?孩子喜歡“倒地躺”,這3點讓家長不再苦惱

2.老人教育孩子過於溺愛

很多家長由於工作的關係,照顧孩子的事情就落到了老人的身上,而老人們常常對於孩子是有求必應,多分的溺愛孩子也是常見的。也就是這種完全滿足的做法讓孩子沒有約束感,認為自己的要求就應該被滿足

3.物質條件相對充裕,對於孩子的要求過分滿足

由於很多家庭的條件是比較充裕的,所以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家長很容易就會滿足,認為一個玩具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卻可以讓孩子開心,久而久之家裡就會多了很多沒怎麼玩過的玩具,有的甚至剛剛打開包裝就被閒置了。孩子對於物質、金錢的概念薄弱。

可以看出,阿志養成這樣的行為和家長的關係很大,家長是有必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關注的。並且,家長也有必要了解這種“倒地躺”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的一些不良影響。

二、喜歡“倒地躺”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讓孩子更願意無理取鬧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控制力是比較弱的,所以當一種行為養成習慣後,孩子會不分場合的進行重複。當孩子習慣了“倒地躺”後,在與家長的相處中會延續這種模式,很難通過講道理的方式進行溝通,行為表現上更加容易傾向於無理取鬧。

寶寶一言不合就躺下?孩子喜歡“倒地躺”,這3點讓家長不再苦惱

2.孩子不懂如何正確的表達

孩子在表達上缺乏更多的方式選擇,除了這種看上去最直接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孩子並沒有概念,更不會說靈活運用,善於表達了。這顯然在孩子表達能力快速發展期削弱了這種能力的提升。

3.遇到狀況容易沮喪

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對抗挫折的能力是非常差的,有一點不如意的地方,孩子都會有劇烈的情緒波動。當孩子的需求都被滿足後,在發生沒有被滿足的狀況時,孩子就會表現出難以接受的狀態,自己對抗外界變化的能力非常弱。

可見這是一種行為上的偏差,家長應該給予關注,並且進行適當的干預和引導,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三、如何改變孩子的“倒地躺”行為?

1.及時制止

這種方法看起來是有粗暴的,但是帶孩子離開糾結的情境是阻止還繼續撒潑非常有效的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讓孩子不再執拗,會被新的事物所吸引,並且明白,自己的“倒地躺”是沒有效果的,並不會得到父母的滿足。

寶寶一言不合就躺下?孩子喜歡“倒地躺”,這3點讓家長不再苦惱

2.教會孩子表達合理的情緒

孩子的想法有時候是合理的,但是也習慣用這招,因為孩子不明白想法是否合理的分界點,只知道如果使這招想法就會被滿足。這樣一來,在孩子的眼裡想法的內容是什麼都不重要了。當家長教會孩子表達合理的情緒後,孩子就會減少使用這招的頻率,懂得想法通過適當的表達是可以被實現的。

3.家長也可以把孩子的這種行為記錄下來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一點都不酷。孩子通過對自己的行為的觀察,就會發現自己的表現並不好,如果是其他小朋友這樣做的話,自己也不會喜歡的。

當然這些方法對於孩子的行為引導是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家長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是要多加考量的,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主觀意識進行,要注重孩子的情感反饋。

四、改變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這幾個問題:

1.抓住適當的時機

有時候家長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的時候嗎,沒有及時的進行制止,反而在過去一段時間後才對孩子進行說明。這樣就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會比較困難了。也不利於強化孩子的記憶。

寶寶一言不合就躺下?孩子喜歡“倒地躺”,這3點讓家長不再苦惱

2.對於孩子的要求不宜全部滿足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童年就應該是沒有遺憾的,所以對於孩子的要求儘量滿足,但是這時家長也忽視了童年對於孩子來說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孩子對於取捨、表達有了正確的認識,在之後的教育中才能避免一些認識誤區。

3.隔代教育也要把握尺度

很多家長對於隔代教育是不懂得如何應對的,似乎提出反駁的意見就會被扣上不孝順的帽子。但是其實,有理有據的溝通也是隔代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彌補。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些耍無賴時,正確的引導是可以幫助孩子改變這個壞習慣的。但是不要因為孩子的行為有偏差就打罵孩子,與孩子平等的交流更加有教育的價值。家長們理性的對待更有利於孩子的行為糾正。

互動話題:大家對於孩子的“倒地躺”有什麼看法呢?對於家庭教育方式有那些建議呢?歡迎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話梅留言,話梅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的媽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話梅媽媽,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