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我的婆婆,她是中國式最典型父母的代表:

勤快、節儉、沒事特別愛嘮叨。

而我,自己都不敢說自己是賢妻良母:

喜歡購物、不會做飯、比較懶,更不會去主動說一些好聽的話給公婆。

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受婆婆稀罕的類型。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但是嫁過來12年,平時雖說會有一點小矛盾發生,但互相還是可以和平的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我沒有用功的去維護婆媳關係,婆婆也並沒有凡事都做的很到位。

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仔細想一想,大概是因為公婆真的太愛我老公。

為了不讓兒子難做,為了兒子忙碌了一天後可以吃個安心的飯,為了兒子有個幸福的婚姻,所以他們對我的不認同,統統接受了。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我老公的家庭算是傳統的中國家庭,傳承下來很多古老的規矩和習俗。

記得第一次老公帶我回家吃飯,飯剛擺好,我老公就把我拉到旁邊坐下了,但一桌子都是男性長輩。

而婆婆和幾個嬸嬸舅媽一直在做菜,端進端出,忙裡忙外,我去叫婆婆坐下來,不要忙碌了;

但是婆婆根本不聽,公公也並沒有說什麼,反而眼神裡透露的是理所當然。

後來問我老公才知道:

家裡有一個規矩,有客人的時候,女人和小孩是不能和男性同桌吃飯的,這是禮數。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後來吃飯的時候,因為心裡明白了這個規矩,便多了幾分忐忑,每次都有點不知所措了。

記得有一次婆婆故作親熱的拉著我說:讓男人們喝酒,咱們一會吃。

還沒等我反應,老公直接就把我拉在了他身邊,

“一起吃,我知道你早就餓了。”

老公沒有讓我必須隨他家的習慣,而是在盡力讓我可以過得舒服。

從那以後,家裡吃飯的這個規矩沒有了。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在很久以後和公公閒聊的時候說起來,公公說: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不能因為一些死規矩,讓你第一次登門就心裡不舒服,你難受那我兒子更不好受。

在老人的心裡,傳統的規矩是很神聖的,幾乎就是不會讓步的。

但為了一個外來的媳婦,公公放棄自己守了半輩子的傳統習慣,不是因為他們多喜歡我,而是因為他們喜歡兒子,不想兒子難過難做。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一直以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對待公公婆婆,心裡總是有一種感激。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每個父母都傾注了十二分心血為自己的孩子付出著,因為他們終其一生,圖的就是兒女幸福。

但是,很多老人家忽略了,不是事業有成,家財萬貫就是成功;

婚姻的幸福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

婆媳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都是雞毛蒜皮的積累。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而總結起來大概就是三類:

媽寶男凡事聽媽的,愚孝的兒子不分是非袒護老媽,加上沒界限感的父母看不慣兒子對媳婦好。

每個女人其實都有一種愛屋及烏的大度。

我相信十個女人中有十個女人,在最開始結婚的時候都是把婆婆當親媽來尊敬的,為什麼後來發展不受控制甚至反目成仇?

很多家庭矛盾發生的原因是,婆婆見不得兒子對媳婦好,從中找事引發媳婦怨氣。

娶了媳婦忘了娘這樣的事真的放在她們身上,確實有點難受。

我聽過多少老人沾沾自喜的說,看我兒子多聽話,我兒子就不怕老婆,我兒子對我比對老婆好多了。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但是他們一定不知道兒子付出了什麼,受了老婆多少次埋怨,背地裡被媳婦奚落多少次,倆人吵了多少次架。

如果婆婆多想一下,和媳婦鬧騰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影響夫妻感情,讓媳婦把怨氣轉嫁給兒子的話,為了兒子的幸福,一切也就不一樣了。

男人不易,不能做親情的白眼狼,更不能做愛情的負心漢。

古有話說:要想婆媳好,先得老敬小。

很多人會說,為什麼婆婆要先讓著媳婦?媳婦不能先讓婆婆嗎?

因為這個女人拋棄20多年的習慣嫁過來需要重新融入一個新的家庭文化,這是不知所措的。

也許婆婆心裡很委屈,但是,只要記得,你所有的忍讓不是對媳婦低頭,而是為了兒子幸福,是不是就好受很多?

很多老人覺得兒子孝順,應該是每天都在身邊。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如果因為有了老婆我就不能和兒子在一起,那我寧願把我兒子留在我身邊。

老人的自私折磨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兒子。

當婆婆逼著兒子必須順從,必須遠離老婆的時候,你無意間說的那句話:

“你不順著我會天打雷劈的。”

真的會深深刺痛兒子的心。

其實很多老人想要控制兒子,是因為怕失去兒子。

所有女人都知道,婆婆媳婦同時掉水裡男人救誰不言而喻,所以老婆不會傻的逼自己老公到這種境地。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反而是婆婆,因為她需要用這個結果提醒自己,兒子沒有娶了媳婦忘了娘,所以想要拿這個安慰自己。

家庭的和諧是因為老人對兒子真正的愛:

因為愛兒子,包容媳婦。

因為愛兒子,接受媳婦,因為希望兒子幸福,妥協媳婦。

隨著年齡增長,我更加慶幸的是上天給了我一個好老公。

所以,我對公婆也極盡包容,畢竟是兩個年代的人,有著不可避免的代溝。

但是為了老公不難做。

盡力做到一個媳婦該盡的責任,和老公一起去孝順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有首歌叫“婆婆就是媽”,裡面有句歌詞是這樣的:

感謝你給我一個知冷知熱的他,所以你就是我的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很多老人因為自私佔有兒子,見不得兒子對媳婦好,而把媳婦心裡那個知冷知熱的他也抹殺了。

你沒給媳婦一個知冷知熱的他,女人有什麼心情去孝順你把你當媽?

婆媳矛盾不麻煩:

老人真心去愛兒子,兒子真心去愛老婆,老婆因為愛老公而對公婆愛屋及烏。

“你要是伺候不好我媽,我就不要你。”

看看周圍那些婆媳和睦的家庭,一個和藹可親的婆婆,一個有擔當的愛老婆愛孩子的男人,一個識大體懂得感恩的女人,缺一不可。

愛,很重要,但愛對了方向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