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追逃15人 平均每6天1名 台州怎麼做到的?

2019-04-21 09:35 | 起航號“清廉浙江”

台州今年首季追回15名外逃人員

全面釋放治理效能 持續發力追逃追贓

2019年1月17日,外逃3年的臨海市杜橋辦事處黨員服務中心黨員潘衛國,從西藏偷返後經群眾舉報在臺州椒江被緝捕歸案;2月27日,因職務侵佔外逃的吉利集團員工林超通過大數據信息分析被精準抓獲;3月29日凌晨3時,外逃14年之久的中石化黃岩石油支公司寧溪加油站原站長陳永志被成功抓獲……

2019年第一季度,台州共追回15名外逃人員。平均每6天就追回1名外逃人員,這樣高效的追逃戰果,突出反映了台州市紀委市監委依託深化監察體制改革釋放追逃追贓治理效能的生動實踐。

根據中央紀委三次會會關於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的總體部署,浙江結合深化追逃防逃工作的需要,迅速部署開展外逃失聯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大起底”工作。台州快速行動,市委書記陳奕君同志親自督查關注追逃重點案件進展情況,市追逃辦按照“屬地原則”和“誰立案誰負責”的總體要求,對每個案件進行深入剖析,逐案確立追逃方案,對有勸返條件的外逃人員耐心勸返,對拒不悔改的外逃人員果斷出擊,確保追逃工作精準施策、靶向發力。

一季度追逃15人 平均每6天1名 台州怎么做到的?

1、轉戰千里,兩週內一舉抓獲外逃人員

中石化黃岩石油支公司寧溪加油站原站長陳永志因涉嫌職務侵佔罪於2005年出逃。專案組成立後,重點篩查陳永志相關關係人,全面走訪,對各類信息、線索及時核實並加以深挖。其中一條線索表明,一位居住在溫州市平陽縣的陳永志密切關係人可能知曉其下落,專案組立即趕赴當地找到該人,得知陳永志於2015年藏匿在西安的重要線索。經省追逃辦聯繫陝西省追逃辦予以協作支持,專案組立即趕赴西安,在當地多部門的配合下,多方走訪、核查信息,逐漸掌握陳永志相關軌跡。在鎖定陳永志的住處後,於第二天凌晨組織力量成功將其抓獲。

2、數據整合,利用大數據實現精準追逃

通過充分整合運用各種監察措施和偵控手段,對潛逃在外的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黨員楊加強個人最新信息及其家人、親友情況進行排查和蒐集,收集各類數據進行整合,再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信息系統中的特性與共性特點來研判外逃人員的活動軌跡和生活習慣,尋找交織點,研判外逃方向,確定外逃行蹤,最終專案組精準找到楊加強的藏匿地點,併成功將其抓獲。

3、數字天網,讓追逃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天網工程、人像比對技術的成熟,如同編織了一張無形的大網,讓外逃人員無所遁形。外逃人員徐偉明系溫嶺市浙江嶺鑫機電有限公司黨員,外逃後一直沒有使用通信設備,溫嶺當地專案組反覆查找均未確認其具體下落。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2019年3月,徐偉明潛回老家探看家人,專案組通過偵控發現這一重要軌跡,立即出動將其抓獲。

一季度追逃15人 平均每6天1名 台州怎么做到的?

4、親情勸返,讓血緣聯繫助力追逃工作

血濃於水的親情往往是外逃人員無法割捨的,也是外逃人員願意投案的潛在動因。陳某某因涉嫌與其丈夫共同受賄,4年前外逃。台州市紀委監委將外逃的職務犯罪共犯也列入追逃工作重要內容,一追到底。專案組在前期精密部署的基礎上,制定了“以壓促勸,以勸促返”的策略,對陳某某親友開展勸返工作,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陳某某於3月11日走出潛逃四年的隱密藏身處,到台州市監委投案自首。

5、依靠群眾,通過基層力量加強追逃合力

外省立案的外逃人員往往選擇躲藏在戶籍地及周邊轄區,因此,通過群眾提供的情報線索,往往能夠收穫奇效。台州市臨海市杜橋鎮西外村黨員潘衛國,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被西藏自治區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臨海當地專案組經分析研判認為,潘衛國在臨海轄區躲藏的可能性很大。於是,專案組發動當地群眾積極提供相關線索。正是通過群眾的力量,專案組及時掌握了他隱藏在街坊鄰里的線索,經綜合分析後查明,潘衛國落腳在臺州市椒江區某小區,臨海專案組迅速出擊將其抓獲到案。

“天涯海角,雖遠必追。對外逃腐敗分子,我們堅決一追到底。讓已經潛逃的無處藏身,讓企圖外逃的丟掉幻想,堅決把外逃腐敗分子追回來繩之以法。”台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