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冰:《巴黎協定》區塊鏈實現全指引PART.1(時間密碼系列Ⅲ)

本文區塊鏈存證地址:眾鑫鏈

索引號:ce9fff1b2963f69fb4c8aabc352f5f1b6ac7319cd99bae567f4917c6cb1dd40d

朱浩冰:《巴黎協定》區塊鏈實現全指引PART.1(時間密碼系列Ⅲ)


關於全球氣候問題努力的歷史:偉大而艱難的過程

1992年5月9日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1995年起,該公約締約方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COP(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以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

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達成,使溫室氣體減排成為發達國家的法律義務。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簽署,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導讀

一、《巴黎協定》是一份有目標的、開放的、基於協商的、共同參與的、基於各自能力進行承諾的、持續改進的、發達國家要幫助發展中國家一起推進的協定。Mitigation消除、adaptation適應、technology技術、financing融資 是其四大關鍵詞。

二、協定第二十九條:本協定正本應交存於聯合國秘書長,其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文本同等作準。因此本文以《巴黎協定》的中文版本為基礎,參考了其英文版本。

三、即使到了2019年的今天,“區塊鏈”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霧裡看花,完全沒有達到看“互聯網”這麼清楚;而《巴黎協定》雖然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綱領文件,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那是離得很遠的東西;基於以上現實,本文采取了一種特殊的寫作方式,將《巴黎協定》的相關原文摘錄到正文中,以便讀者方便對照閱讀。而對於那些對《巴黎協定》很熟悉的讀者,則可以跳過《巴黎協定》的原文摘錄,直接閱讀關於區塊鏈的正文。


朱浩冰:《巴黎協定》區塊鏈實現全指引PART.1(時間密碼系列Ⅲ)

正文

【《巴黎協定》正文:“第二條,一(一)把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攝氏度以內;(二)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復原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三)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一、總體設計

(一)為什麼區塊鏈是適合的

核心技術:平行的P2P網絡架構,多節點,多邊主義的承體)

《巴黎協定》是基於各自能力作出承諾並持續改進的一種工作方式。1,多邊主義。聯合國是一個典型的多邊國家的共同體;2,基於各自能力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3,基於各自國家自主貢獻承諾的持續改進。這些基本要求在區塊鏈框架下如何實現呢?

區塊鏈平行的P2P多節點架構可以最好地支撐多邊主義的需求,在一個共同的鏈接結構上共同的存在;而各自的承諾可以以全鏈存證的方式存儲在鏈上,於是產生多方共同存證的局面;每個國家根據各自的承諾,把各自的改進數據也存儲在鏈上,便可通過進行自我的數據分析,來比對各自改進與承諾的差異性。這種基於區塊鏈結構的數據存放和分析的方法,不需要額外的第三方工具來審查;審查機構同樣可以基於這一統一的區塊鏈結構,實現實時的、直接觸及的審查。

多邊、承諾、恪守承諾,在區塊鏈結構數據和數據威懾下,一個國家自己就可以完成自我審查和自我改進。

因此,就目前的信息技術發展而言,區塊鏈無疑是實現《巴黎協定》這種多邊主義協定的最佳可獲得性技術;也符合《巴黎協定》中一再強調的,應用“最佳科學知識”並讓發展中國家、小島嶼和最不發達國家能夠獲得“最佳科學知識”的倡議。

【巴黎協定正文:“為實現《公約》目標,並遵循其原則,包括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不同國情。”】

【巴黎協定:“第二條,二、本協定的履行將體現公平以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考慮不同國情。”】

【巴黎協定:“第四條,一、為了實現第二條規定的長期氣溫目標,締約方旨在儘快達到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時認識到達峰對發展中國家締約方來說需要更長的時間;此後利用現有的最佳科學迅速減排,以聯繫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在公平的基礎上,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源的人為排放與匯的清除之間的平衡。”】

(二)基於改進的改進與反饋系統

核心技術:絕對、相對時間戳技術)

《巴黎協定》中一再強調的一個要求是“可持續性”,其中包括可持續性生活方式、可持續性消費方式、可持續性生產模式等。人類對於科學與自然的認識是螺旋上升的,有進步,有徘徊也有退步的時候。對於改善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也不會例外,並不是每個舉措都一定會帶來好的改變,更不要說就全球範圍而言,也許會發生蹺蹺板效應,這邊的改善導致另一方面的惡化;局部的改善導致全局的惡化;今天的改善導致後天的惡化。

因此,構建一種基於改進的改進與反饋系統就非常必要。在這種系統運行中,無論是好的變化還是壞的變化都會被捕捉到,然後以正反饋放大或者負反饋消除的方式不斷進行;在前進中可能會有退步出現,但總體的方向可以得到保證。

基於區塊鏈的數據結構的方法,不僅更有利於評估改善氣候的效果,也有利於進一步延伸到去評估那些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而採取的措施,對其之後產生的對氣候的影響持續評估。

區塊鏈的數據結構提供了一種公開、透明、易回溯的技術框架,從而通過不斷的反饋評估來確保可持續生活方式,可持續消費方式和可持續生產模式。例如,區塊鏈提供了絕對、相對的時間戳技術;有了絕對、相對的時間戳,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被很好地記錄下來;事件的相互關係、因果關係的分析可以更加準確,而不是誤判。一個統一的時間軸,有助於全人類共同向前努力。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本身的努力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成果,還要去評估這些努力所帶來的適應性措施是否得當。

【巴黎協定正文:“認識到締約方不僅可以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而且還可能受到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採取的措施的影響。”】

【巴黎協定正文:“又認識到在發達國家締約方帶頭下的可持續生活方式以及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對應對氣候變化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朱浩冰:《巴黎協定》區塊鏈實現全指引PART.1(時間密碼系列Ⅲ)

(三)分享人類成果

核心技術:開放的架構,標準化的信息獲取技術)

當最深的海溝也發現了塑料垃圾的今天,人類早已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巴黎協定》呼籲,要達成公眾參與,公眾獲得信息,公眾合作;要應用最佳科學知識。為了達成這些目標,一個分享人類成果的平臺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區塊鏈具有開放的架構,標準化的信息獲取的技術特點。

基於區塊鏈的數據結構,可以方便地將全人類在應對氣候變化不同領域、方法、過程等方面的最佳實踐分析出來,從而實現對‘最佳科學知識’的識別;而基於區塊鏈的數據結構的方法,又可以非常方便地把這些‘最佳科學知識’以及其最佳實踐案例分享給全人類。

以上基於區塊鏈的數據服務經過數據處理,分門別類後可方便公眾獲得信息,實現各級教育、培訓、公眾意識培養;實現公眾參與和合作。

【巴黎協定正文:“認識到必須根據現有的最佳科學知識,對氣候變化的緊迫威脅作出有效和逐漸的應對。”】

【巴黎協定正文:“申明就本協定處理的事項在各級開展教育、培訓、公眾意識,公眾參與和公眾獲得信息和合作的重要性。”】

【巴黎協定:“第十二條,締約方應酌情合作採取措施,加強氣候變化教育、培訓、公共意識、公眾參與和公眾獲取信息,同時認識到這些步驟對於加經本協定下的行動的重要性。”】

(四)跨鏈協同將是基本模式

核心技術:跨鏈技術)

《巴黎協定》建議要有一個匯和庫。匯和庫是指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消除的儲備。同時,《巴黎協定》強調尊重各國立法,推動各級政府和行動方參與。

即使區塊鏈技術是當前實現《巴黎協定》諸多願景的最佳可獲得性技術,但是由於各種原因,聯合國難以去推薦一個大一統的區塊鏈來承擔《巴黎協定》的所有內涵和工作。基於公平性的原因,由聯合國去推薦是複雜且難以平衡的;基於國家安全的原因,各國的數據,特別是很多基礎數據是屬於各國國家安全的基本範疇,數據跨境需要篩選;基於國家發展不平衡的原因,能力強的國家和能力落後的國家差別很多,難以進行統一化的區塊鏈部署。

例如匯和庫:1,全球數據才有意義;2,它是動態變化的,需要不斷更新。這兩項需求,以區塊鏈的數據結構來承載,是極為方便的;但從實操的角度來說,現實的技術方案是可以通過多區塊鏈跨鏈協同來實現。

多鏈中的每一條鏈並不一定是嚴格意義上以“國”為單位。鏈可以是以達成某一項或多項任務的跨國跨地區的鏈;像中國美國這樣的大國,也會出現很多以達成不同目標為目的的鏈,這些鏈將在各自需要的時候聯繫在一起。

注意,區塊鏈技術對數據保密的基本安排,可以很好地平衡分享與協同的需求。不需要所有人知道所有事情,只需要應該得到數據的人得到他應得的數據。各國、各級政府、各行業、各行動方和項目可以各自建立自己業務所需要的區塊鍊形式,再通過多鏈的方式形成所需要的協同。

因此,將跨鏈協同作為一個整體的技術框架方案,是最為合適的,它具有無限的可擴展性。

【巴黎協定正文:“認識到必須酌情維護和加強《公約》所述的溫室氣體的匯和庫。”】

【巴黎協定正文:“認識到按照締約方各自的國內立法使各級政府和和行動方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 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