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供應鏈的本質是“鏈”,要把鏈條當成一個整體來看,也就是所謂的基本面。“現在的競爭已不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是鏈條與鏈條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一個產品的產供銷已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成的,而是整個鏈條協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儘管對於供應鏈管理的描述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精彩,最終的本質還是落在了提高核心生產效率+降低綜合成本以提高單位產品利潤率的這樣小學生都能明白的簡單數學題上。

大家要把供應鏈當成一個整體來看,而這個鏈條上的核心企業就是最有話語權的那個,也是大家最想借用它信用的那個。而什麼決定了核心企業的話語權呢?體現為最為直觀的現象就是你的產品受歡迎程度及單位產品利潤率。如果你的產品(長期)既供不應求,又利潤超高,你的鏈條就能碾壓其他鏈條,實現長久的成功。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一)最根本的風控手段是對鏈條基本面的判斷

所以,供應鏈金融最根本的風險控制手段就是對鏈條基本面的判斷,或者說對產品競爭力的判斷。沒有終端產品的持續盈利能力,整個鏈條就會失去造血功能。而金融與產業是零和遊戲,如果整個鏈條創造的利潤不足以支撐利息,最終就是一個崩盤的結局。做出(根本的風控手段是對基本面的判斷)這個結論的隱含前提是我們站在一個很長的時間軸上來看。當然,在崩盤之前是會有階段性機會的,只是對你的觀察力與判斷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只是權宜之計,不是我所提倡的。

(二)最重要的風控手段是找到真正的核心企業

重點說一下核心企業,我認為一個鏈條上真正具有核心企業身份的企業不會多,如果你的產品在銷售端沒有一定的競爭力,說自己是核心企業有點勉為其難。很多人將核心企業的概念和規模企業的概念混淆了,認為規模大就是核心,我並不這樣認為。前面說過了,只有在鏈條上掌握品牌及核心技術才具備當核心企業的資格,而掌握品牌及核心技術的直接體現就是產品競爭力,規模大並不是考核維度之一。而如果只是因為國內大部分產品處於買方市場,而使規模企業在採購時體現出的強勢地位就認為他是核心企業,會陷入一葉障目的困境。只有你找到真正的核心企業,發現它的需求,服務好它,才有將它的信用轉移到鏈條其他環節的底氣。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三)最終的風控手段都落在操作環節

在判斷鏈條基本面不出問題的大前提下,才會有後續的具體風控手段,即如何防控鏈條各個環節中產生的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及操作風險等。談到鏈條各個環節,我覺得供應鏈金融就是圍繞著從交易到結算的各個環節,通過盤活某個或某幾個環節上的沉澱信用來進行融資的一個活動,所以掌握這三個關鍵詞:交易、結算、融資,便掌握了供應鏈金融的精髓,任何供應鏈金融活動都是這三個關鍵詞之間排列組合的結果。而既然是盤活沉澱信用,無非是幾種方式:1)轉移核心企業的信用;2)借用貨物的信用;3)通過高頻交易數據創設信用,而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涉及大量的法律安排及人工操作,尤其是保理業務,典型的以大量操作來實現信用從核心企業向上下游的轉移,從而建立防火牆。雖然現在的互聯網提高了操作效率,但並不能保證操作質量。模式設定後,正確的做一次很容易,千遍萬遍不走樣才是見功力的地方,而細節中藏著魔鬼,也是我們最容易掉以輕心的。

(四)最容易被忽視的風控手段是要抑制住企業的融資衝動

正常經營中的企業,死於產品失敗的少,死於衝動融資而導致的現金流斷裂的多。抑制住企業的融資衝動,就控制住了一半風險。尤其是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由於其自身盤子小,形成的資金池就小,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閃轉騰挪的餘地不大,特別容易出現現金流斷裂的情況。當企業在行業週期好的時候,錯誤的評估自己的能力,抑制不住自己的融資衝動而盲目擴大生產或進行其他投資,更容易讓自己走入絕境。供應鏈金融建立在企業的真實交易基礎上,實行資金閉環,能夠控制企業挪用資金的衝動,也一定程度能讓其更加專心於主業,練好內功。

供應鏈金融是個宏大命題,我上面說的幾點也只是淺嘗輒止的聊一聊面上的東西。當然理論是一方面,實踐又是另一方面,世上既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一招吃遍天下的實踐經驗,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我們要做的就是敢於否定自己,永遠保持學習心態,深度思考,刻意練習,或可在詭譎變幻的未來博得一絲先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供應鏈金融的各項風險以及控制手段。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一、供應鏈金融風險環節

供應鏈金融在較完善的供應鏈網絡中可通過緊密的合作關係解決各環節資金問題,較大的縮短現金流量週期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但如同一把“雙刃劍”,在增加供應鏈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也對其經營產生一定的風險因素。

我們從兩方面對供應鏈金融風險進行闡述:

一方面,供應鏈企業提供金融類服務時(如保理、貸款等),將面臨不同的外生風險性,或對經營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業務嵌入至企業經營業務(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以及預付款項融資模式)中或導致經營及財務狀況存在一定的內生風險。

1、供應鏈金融外生風險

一般指外部經濟週期、金融環境及產生政策發生變化,對供應鏈金融造成影響,我們主要從宏觀經濟週期、政策監管環境以及市場金融環境三方面來分析。

(1)宏觀經濟週期

供應鏈金融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中運行,金融活動涉及不同產業、融資平臺以及流動性服務商,相較於單環節運行的傳統貿易業務,涉及範圍較廣,一旦經濟狀況出現波動,將導致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的環節主體面臨較大的風險,從而導致整體供應鏈資金風險加劇。

尤其在經濟出現下行或衰退時,市場需求疲軟,供應鏈中企業面臨生存經營困難、甚至破產等問題,最終造成金融活動喪失良好的信用擔保。

(2)政策監管環境

傳統金融活動主要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導,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企業的迫切擴張,為滿足市場業務發展需求,金融工具得到不斷創新,同時在政策監管的允許下,非金融類企業在取得相應資質後可經營金融類業務,並收到相關法律及監管條例約束,例如供應鏈貿易企業可從事保理、貸款及融資租賃業務。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一旦政策監管環境發生變化,或對供應鏈貿易企業提供的金融業務的監管力度提高或約束範圍擴大,將對供應鏈金融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3)金融環境

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盈利來源於息差收入,當供應鏈企業獲取的融資成本遠小於其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所獲得的利息收入時,供應鏈金融業務利潤空間較大。一旦市場流動性偏緊,金融環境惡化導致資金成本上漲,供應鏈金融業務融資費用增加,尤其在市場利率出現較大波動的情況下,供應鏈金融業務利潤收縮,甚至造成供應鏈各環節企業資金緊張,融資款項無法收回。

2、供應鏈金融內生風險

供應鏈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結合具體業務模式,在採購、庫存以及銷售階段提供不同的融資模式,將資金風險轉移到自身,並獲取毛利率高的資金收益,我們具體從經營以及財務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1)經營風險

①供應鏈關聯度風險。

較為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整合度較高,資金流轉在供應鏈業務中形成閉環,供應鏈企業可通過對各環節的跟蹤管理來控制供應鏈金融風險,同時要求供應鏈採購、生產、銷售、倉儲及配送等各環節在涉及的貿易業務領域上具有較高的關聯度,可對同一領域業務形成緊密、配合順暢的合作關係,而一旦供應鏈企業關聯度低,融資環節出現缺口造成風險不可控,或將對供應鏈金融業務參與企業經營造成損失。

②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用風險。

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信用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償債意願以及償債能力,良好的資信狀況為供應鏈金融業務正常運轉的前提,中小企業通常資信狀況相對於大型企業較差,加之我國徵信體系尚不健全導致違約成本不高,易出現債務償還延緩或回收困難,供應鏈金融風險加大。

③供應鏈貿易背景風險。

在虛假的供應鏈貿易融資背景中,通過提供虛假的業務單據和貨物憑證來取得融資借款,而資金則被轉移至其他投機或投資業務,導致供應鏈企業所提供的金融業務產生巨大資金損失。

④供應鏈管理及運營風險。

從供應鏈管理角度,供應鏈各環節的有效整合管理是供應鏈金融業務正常運轉的基本前提,供應鏈企業通過其專業的管理能力促使各環節主體的緊密配合以及協調統一,同時也對供應鏈企業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供應鏈企業運營過程中出現管理機制問題或將引起供應鏈風險失控,將對供應鏈經營造成一定衝擊;從供應鏈上企業運營角度,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企業自身運營狀況決定了供應鏈業務的正常運作,一旦某個企業經營惡化,造成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不連貫性,觸發資金流的斷裂,供應鏈金融業務鏈隨之崩塌。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2)財務風險

①資產流動性風險。

供應鏈企業通過賒銷和墊付的模式為鏈條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導致企業出現較大規模的預付款項和應收賬款,資金的提前支出與延遲迴收降低企業資金效率並易造成企業階段性的經營資金壓力,當大規模的預付和應收類款項出現問題或將出現流動性問題時,不利於企業業務拓展。

②債務融資風險。

供應鏈企業在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自身對外部資金需求較大,通過債務融資的滾動維持金融業務的發展。

具體過程中,企業依託自身良好的資信情況以及整體供應鏈為潛在的擔保基礎,向銀行等機構獲取借款,再通供應鏈貿易業務或金融業務將資金放貸至其他中小企業來獲得資金套利.

因此,供應鏈企業債務負擔較重,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槓桿水平持續增高,或對後續的再融資業務形成限制,高槓杆、重債務的經營模式將加劇供應鏈金融風險的暴露。

③現金流風險。

大量的墊資和賒銷業務導致企業資金出現較大幅度的流出,且回收期限延緩,不利於流動性的積累。經營性現金流對企業債務覆蓋能力較差,企業經營及債務償還資金依賴於外部融資,造成較大的籌資壓力,一旦出現外部融資渠道受阻,供應鏈企業將面臨資金斷裂風險。

綜上,供應鏈金融以資金運作為經營方式,通過套利獲取收益,本身為一種投機行為,在經濟市場及金融環境波動的形勢下,可持續發展性不強,其面臨的風險因素較多。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控手法

1、創建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

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也是完備的風險管理制度和科學的風險管理流程的基礎載體。

因為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具有與傳統信貸業務不同的風險特徵,所以在對其進行風險管理時,要創建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把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系統獨立出來,可以使風險管理系統的整體運行更有效率。不要用傳統的財務指標來約束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的發展,要引入新的企業背景與交易實質共同作為評判因素的風險管理系統。

2、審慎選擇擬授信的供應鏈群

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以供應鏈群體企業之間良好的合作關係為信用風險管理的主線,優勢行業與暢銷產品是維護良好的供應鏈合作關係的前提,也是銀行有效控制供應鏈信貸業務信用風險的重要前提。

銀行應事先選擇允許開展供應鏈融資的行業和產品,將貸前的市場準入為控制供應鏈信用風險作為第一道防線。

3、建立快速的市場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饋體系

買方市場時代,產品的質量、更新換代速度、正負面信息的披露等,都直接影響著質押商品的變現價值和銷售。因此,物流企業和銀行應根據市場行情正確選擇質押物,並設定合理的質押率。

一般來講,選取銷售趨勢好、市場佔有率高、實力強、知名度高的產品作為質押商品,並對其建立銷售情況、價格變化趨勢的監控機制,及時獲得真實的資料避免由信息不對稱引起對質押貨物的評估失真,控制市場風險。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4、強化內部控制防止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主要源於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因為貸後管理是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中重要的一步,所以發生操作風險的概率比傳統業務要高,這就要求銀行成立專門部門負責貸後跟蹤與對質押物的管理。

質押物管理環節多由物流公司或倉儲公司負責,銀行要加強與這些企業的聯繫,注意對其資格的審查,並且隨時進行抽查。

具體地說,就是要督促物流企業不斷提高倉庫管理水平和倉管信息化水平,並制訂完善的辦理質物人庫、發貨的風險控制方案,加強對質物的監管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範和監管程序,杜絕因內部管理漏洞和不規範而產生的風險。

5、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降低法律風險

因為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多方主體,質物的所有權在各主體間進行流動,很可能產生所有權糾紛加之該業務開展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款可以遵循,也沒有行業性指導文件可以依據。

因此,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各方主體應儘可能地完善相關的法律合同文本,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將法律風險降低到最小。

由於動產的流動性強以及我國法律對抵質押擔保生效條件的規定,銀行在抵、質押物的物流跟蹤、倉儲監管、抵質押手續辦理、價格監控乃至變現清償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挑戰,這一矛盾曾一度限制了銀行此類業務的開展。

因此,在儘量避免對“物”的流動性損害的前提下,對流動性的“物”實施有效監控,將是供應鏈金融服務設計的核心思想。

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動產抵質押物監管及價值保全、資產變現、和貨運代理等方面具備優勢,在與了對貸款後的抵、質押物提供全面的監管服務外,還將為銀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質押物的授信擔保效率的增值服務。包括對授信對象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抵質押物的價格走勢分析,對抵質押物的價值評估,銀行不良資產項下抵質押物的處置變現等。

這些專業化的服務有利於降低銀行抵質押擔保授信業務的交易成本,為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風險防火牆,拓寬了銀行的授信範圍,也為供應鏈節點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資機會。

細數10大供應鏈金融風險點,七步構建“防火牆”!

6、逐步構建完善的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

在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同時,也要注意信用評級系統數據庫中數據的逐步積累。當今銀行風險控制的發展趨勢是數量化、模型化,供應鏈金融作為一項新的信貸業務,風險評估模型更是不可或缺,而構建完善模型的基礎就是具有代表性數據的收集。 所以銀行要注意投入物力人力開發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評估模型,使此業務今後的風險管理成本減少、更有效率。

7、組建專業的供應鏈融資操作隊伍

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不僅需要掌握傳統融資的方法與技巧,更需要具備創新型融資的知識與技能,以及深層次的從業經驗。從事供應鏈融資,需要對產品特性的深入瞭解,也需要有卓越的風險分析能力與交易控管能力,以使銀行能夠掌控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