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與江的對話

// 閱讀本文需要約 7分鐘

徐晓华 | 河与江的对话

河與江的對話

文 | 徐曉華

“我站在那裡,想象著當年運河兩岸的熱鬧與喧囂,想象著車來船往、燈紅酒綠的繁華景象,“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十萬家”,正是古時運河兩岸的寫照......”

甘露嶺,是連接北固山前、中、後峰的一條山脊,我們沿著這條龍埂一直走到北固山山頂。北固山雖然不高,但因其三面為崖,地勢險峻,故而視野開闊,是觀景的絕佳處。山腳下的金山湖湖面很大,有一兩隻船在慢悠悠地移動,湖上有霧,平添了煙雨朦朧之美,讓人自然想象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的詩句。再往前看,闊大的水面有一處豁口,向北延伸,形成了一條狹長的水路,在它的盡頭隱約能看見一個長方形的像大門一樣的建築,那就是著名的“江海之門”,古人有詩云:“京鎮周天險,東南作北關。埭橫江曲路,戍入海中山。”這是古代長江的入海口,也是現在的長江與運河相連的一道閘口。

在鎮江,這樣的閘口還有很多。鎮江是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節點,從鎮江到杭州,稱為江南運河,江南是魚米之鄉的象徵,白居易曾經以“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來讚美江南運河。從歷史上看,鎮江主要的入江口有五處:丹徒口、甘露口、大京口、小京口、諫壁口。現在依然存在著諫壁口、小京口和丹徒口三個主要的通道。

京口閘,在古運河的起點平政橋的南邊350米處。鎮江的古運河是穿城而過的,這在一個城市中比較少見。京口閘何時始建沒有記錄,據說唐開元二十二年有“廢閘置堰”的記載,見諸文獻最早的也到了北宋時期。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年到1077年)的京口閘位於大京口段,閘室南端為埭,北端為閘,可以引潮和通船,屬單門船閘。到了元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89年,又在呂城置上下二閘,將京口改為複式船閘,其形式和原理已與現代船閘十分相似了。這之後又過了十年,在這裡建起了京口澳閘,《宋史·河渠志六》曰:“(元符)二年閏九月,潤州京口、常州犇牛澳牐畢工。”澳閘是個複式船閘,是為蓄水開挖的陂池,當時的想法非常複雜,希望這個船閘能夠具有引潮、濟運並節水的功能,所以建有五座閘門,並同時修了歸水澳和積水澳,歸水澳用於收蓄開閘後洩放到下流河道的河水,積水澳則用於接納雨水、高處流下來的潮水以及從歸水澳抽上來的水。想想在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能想出這樣的通航方法無不令人欽佩。

之所以要建這麼複雜的閘口,實際上是因為長江和運河之間存在著水位差,這一直困擾著當時十分發達的漕運。在枯水期,長江水位要低於運河,在沒有澳閘之前只有等漲潮時靠人力和畜力牽挽,船隻才能逆流而上進入運河,那是一項令人苦不堪言的勞動,不僅費時費力,船隻的損壞現象也非常嚴重。澳閘的修建可以說是解決了這個難題,船隻南行由長江入運河時,等潮水漲上來,開京口潮閘,船入塘河,然後再閉潮閘,開下閘,船進入第一級閘室,等待向第二級閘室的攀升,與此同時,關閉下閘,由歸水澳向一級閘室供水,等到一級閘室與二級閘室水位持平時,再開中閘,讓船進入二級閘室,接著關閉中閘,由較高的積水澳向二級閘室供水,最後,等到二級閘室水位與運河水位持平時,打開上閘,這樣船隻就可以由上閘順利越過分水嶺,進入江南運河正常河道。這是由北向南,而由南向北自江南運河進入長江時,澳閘工作順序只要反過來進行就行了。南來北往的船隻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得以通行,其智慧與技術堪稱一絕,據說宋代的建閘技術在世界上也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其實也不只是在京口,古運河上其他地方比如儀徵段也有類似的閘口。修建京口閘花了大功夫,到南宋嘉定十一年又重修了一次,這一次將歸水澳與甘露港相連,在甘露港建構了一個複式船閘,以緩解京口閘的壓力,又將北固山下原有的沼澤連為秋月潭,作積水澳之用,從而形成了以澳為中心,兩個通江口,兩級船閘的更為完善的澳閘系統。這次的規劃更為宏大,是集唐宋船閘之大成,一個系統兼有蓄水、引水、通航、分流、避風、碼頭、錨泊、倉儲等多種功能。可惜的是這麼浩繁複雜的工程依然敵不過自然的法則,在日積月累中,河床不斷淤積,雖不停地整修,浩大的人力和物力終究讓人們放棄了努力,大京口段的京口閘在明代就漸漸頹敗最終廢棄了,到了清康熙元年,又在小京口段重建了小閘,不過到了民國後期也逐漸頹廢。

我們去了京口閘。一邊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鬧市區,一邊是綠樹掩映古樸蒼老的古運河,歷史與現實的交匯總是讓人猝不及防。打開那扇不起眼的玻璃門,高大而厚重的閘門撲面而來,裡面靜悄悄的,剛想進去看個究竟,一個工作人員走出來,很嚴肅地指了指警示牌:船閘重地,閒人莫入。我們便只好在外面看介紹了。原來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市區通江口段和運河航道進行清障疏浚,在小閘橋和石滔橋之間建成了一孔雙門的節制閘,到了1996年又在原閘基礎上修改擴建,現在是單孔,具有擋洪、排澇、改善城市水環境等功能。站在閘外的橋上,窄窄的古運河平靜臥躺,水平如鏡,波瀾不驚,遠處,河道一拐,彎出了視線。我站在那裡,想象著當年運河兩岸的熱鬧與喧囂,想象著車來船往、燈紅酒綠的繁華景象,“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十萬家”,正是古時運河兩岸的寫照。清代畫家周鎬創作的《京江廿四景》的第一景就是“林開古驛”,這是江南運河最大的水陸驛站,是漕運的咽喉,兩淮海鹽主要的集散地,從長江來,往運河去,漕船綿延不絕,景象何等的壯觀。即便是到了民國初期,這裡也曾有過十多年工商業較快發展的時期,內河運輸相當興旺發達,據說鎮江江邊的碼頭就有30多處,僅小京口沿岸的港口就有22家輪船企業經營著55艘小輪,向外輻射的航線有16條,達到150多公里。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交通工具的發展變化,陸路交通與航空業的興起,水路交通尤其是小型水道漸漸被替換和淘汰,古運河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華彩,變成了一條十分平常的河流,很少有人特別地留意它關注它,也很少有人在這裡駐足感慨。而事實上,這條河最早的形成可能要追溯到春秋時期,千百年來它滋養著一個城市,承載著古老的歷史和地域文化,它默默南流,直到與京杭大運河相連。

在鎮江的各個閘口,直接連接長江與運河的是諫壁閘。從主城區到諫壁船閘大約有十幾公里的路程,“地雄吳楚東南會,水接荊揚上下游”,這是江南運河的主要入江口,也是江南運河唯一直達通江的一座船閘。在黃金水道的十字交匯口,諫壁閘是當今江南運河的主要口門,說它是南北運河與長江水運的“咽喉”一點也不過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閘是在1958年開挖的,當時建的是15孔的節制閘,1980年建成了諫壁船閘,從此諫壁口成為江南運河的主口門,市區運河不再兼有航道功能。我們看到的是複線船閘,2001年建成,被稱為“江南運河第一閘”。這種設計使得進出江南運河的船隻得以雙閘並行,過盤能力成倍增加。諫壁船閘由一線船閘和二線船閘兩個閘口組成,設有錨泊區,現在它的年船舶通過量達到1.5億噸,貨物通過量9000多萬噸。

我們到諫壁閘口的時候,從運河上過來的船都停在錨泊區裡面等著開閘,閘的南邊是京杭大運河,北邊是長江。跟陸路交通一樣,兩邊都有紅綠燈,當綠燈亮起時,閘門也漸漸地開了。與京口閘高大的閘門不一樣,諫壁閘的大門像一把扇子向左右打開,隨著弧形的閘門緩緩移動,一個寬闊的水面慢慢呈現在我的眼前。穿過閘門,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極目望去,一座燈塔矗立在遠處,燈塔那邊就是長江了。大型的貨船排成兩排,按照秩序井然駛出。船身離水很高,船艙裡空蕩蕩的,卸完貨的船主人都是一副輕鬆悠閒的樣子。我數了一下,這裡面一次能載八艘貨船。最後一艘駛出後,紅燈亮了,我回頭一看,另一頭的綠燈則亮了起來,原先安安靜靜地停在外面的船隻開始動起來,一會兒它們就排成了一條長龍,船船首尾相連,從運河的方向而來。每艘船都裝滿了貨物,吃水很深,有些船舷都要碰著水了,它們浩浩蕩蕩,很是壯觀。慢慢地,它們由一列縱隊變成了兩列並排的縱隊,最前面的船停在南邊的閘門口,船全部移到位之後,船家開始拋出纜繩,把它系在兩邊牆壁的鐵釦上。

等待開閘的這段時間裡,我開始一一打量這些船隻。幾乎每艘船都插著國旗,有新有舊,有的整潔,有的雜亂,大多數的船上是一男一女,大概夫妻行船的很多吧,有的船上還帶了小狗,單調的水上生活需要一些樂趣。一隻泰迪似乎還很小,它歡快地在船上蹦躍著,女主人也不管它,正專注地拿著纜繩等船靠邊。泰迪在船舷邊奔跑的時候,我真怕它掉到水裡去,忽然間,它停住了,向水裡張望著,不知道看到了什麼。很多船上都有植物,它們或者是花草,或者是蔬菜,讓我想象著船家們的興趣和愛好。我看到有一個男人一直在那裡專心致志地擺弄著花草,好像開不開閘與他無關似的。那裡面有蘭花,有龜背竹,有一盆姿態很好的盆景,還有一些大葉和多肉植物,女主人忙前忙後,並不叫他。她的毛衣上套著橙色的救生衣,身材修長,很精幹的樣子。有一艘船蠻講究的,是兩層樓的船艙,下面船艙的面積似乎很大,窗戶還都是塑鋼的,上面一層四面都是窗,採光非常好,裡面隱約有一張書桌,上面還放著一個筆記本電腦。因為是兩層,就形成了一個大平臺,平臺的上面也養著不少花,但是明顯比前一艘船的植物品質要差一些,似乎養得也不太好,稀稀拉拉的。船上好像都沒有孩子,他們都在岸上上學吧?不知道跑一趟船要多少天,我猜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吧?水上一個家,岸上一個家,只要有家的地方就會有生活,就會有責任,就會有牽掛,就會有念想。

綠燈亮了,船閘開了,船隊向著京杭大運河出發。這條運河的故事從古說到今,故事開始在公元前486年,從春秋末年吳王夫差開邗溝,通江、淮,到戰國時開大溝,通河、濟,到隋代起全線開通大運河,再到元代建都北京後完成整個京杭大運河,從南到北綿延近一千八百公里。而鎮江至丹陽段,因為要穿越丘陵地帶,又有江水泥沙淤積,無論是開河之艱辛還是疏浚之頻繁,都是其它河段不能比擬的,所謂 “斬絕陵壟,功力艱辛”。真是不可想象,如此浩大的,將許多天然河流湖泊連接在一起的人工開挖工程,至今依然生機勃勃,養育著兩岸的人民的生命之水長流不息。

幾千年地流淌,斗轉星移,潮漲潮落。

//版權聲明:限於本公眾號人力和信息侷限,所轉發文章,圖片等作品,請作者或版權方在後臺留言,以便奉寄稿酬。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徐晓华 | 河与江的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