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今日16時55分,我們將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穀雨。

楊花落儘子規啼。

雨生百穀夏將至。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此時節,春日將盡,氤氳的大地上,新綠將由幕後走到臺前,萬物生長,蒸蒸日上。

在這個節日,我們總會想起遠古時代一個文化英雄——倉頡。

01那是個“全民創新、文化繁榮”的時代

4000多年前,華夏族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有一個部落聯盟首領叫黃帝。黃帝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將要開創一個真正屬於華夏族的新時代。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正像所有的偉大人物成功以前都面臨九九八十一難一樣,黃帝所處的時代,生產力落後,文化發展水平低,先民們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匍匐在大自然面前,野獸橫行,早上出去打獵,可能晚上就再也回不來了。黃帝和他身邊的臣子都致力於改造社會,要讓先民過上好日子。他們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發明創造”的偉大時代。

黃帝又稱“軒轅氏”,說明黃帝擅長製作和使用車輛。黃帝以身作則,臣屬個個爭先。他的臣屬中,幾乎人人都是發明家。

羲和觀測太陽;常儀觀測月亮;臾區觀測星星;隸首對計算有研究;大橈、容成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通過計算創新曆法;夷發明了鼓;伶倫發現了聲調高低的規律,製作了樂器磐,有了音樂;蒼頡為黃帝史官,創造了文字;雍父製造了舂chōng米所用的杵和臼;胲hǎi擅長馴化野牛,牛在春秋戰國時代用來耕田,大大提升了生產力;相土發明了馬車;共鼓和貨狄發明了舟楫;揮與夷牟合作發明了弓箭;胡曹製作了冕(皇冠);伯余提高了製作衣裳的水平;於則改進了製鞋的工藝;尹壽發明了鏡子。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你聽聽,這些發明你今天聽來可能不算什麼,可在4000多年前,都是鬼斧神工的大創造啊。這說明在黃帝滅蚩尤,平三苗以後天下太平,迎來了一個社會創造的大爆發。如果你有幸生活在那個時代,還擁有一技之長,再有一兩個專利,那就有福了,肯定會成為社會棟樑。

02“史官”倉頡

倉頡的籍貫,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明一統志·人物上古》亦記載:“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這個南樂吳村,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史官鎮。

怪不得倉頡能造字,人家是“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只有八個人:倉頡、重耳、虞舜、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

倉頡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史官”。

“史官”是記錄、保存和傳承部族或民族歷史的專職人員。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人們把大量的歷史信息記在腦子裡,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歷史、文化。

有一部書叫《山海經》,這部書最初是“以圖畫相配的口誦經文”(圖經),後來才形諸文字,即使有了文字版的《山海經》,先前的圖畫也仍然流傳了很久,所以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才會說“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讀山海經》)。

03“文化英雄”倉頡

黃帝和他的臣屬不僅在精神文明方面頗有建樹,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也是碩果累累,“兩手都硬”啊,我們可以用一個專門的詞來稱呼他們,叫“文化英雄”。

倉頡是如何發明文字的呢?

相傳,軒轅黃帝善於識人用人,領導力極強。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兼備的倉頡,任命他做了史官。倉頡結繩記事,國家大事記得清清楚楚,很受黃帝賞識。後來國事日多,結繩記事這種方式顯得落後,難以滿足國家發展需要。倉頡決心找到一種更加先進的記事辦法。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講述野獸的去向。倉頡深受啟發:“一個足印代表一種事物呢!”回家後,倉頡打點行裝外出考訪。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徵表示出來。

依類象形,始創文字。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的一個。

04文字的重要性,你肯定比我懂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是文明的標誌。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種文字,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漢字,美洲瑪雅人創造的瑪雅文字,其它三種文字都已經消失,延續至今,依然生機勃勃的只有漢字。

“穀雨”至,春日盡,你知道節氣背後那個偉大的“文化英雄”嗎?

倉頡是漢字鼻祖。

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如今,每逢穀雨節氣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