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持柔性屏,杭州未來產業再迎新機遇

5G加持柔性屏,杭州未來產業再迎新機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正在深刻影響世界發展格局,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2019年,承前啟後的一年,市場波動小於2018,機會多於2018;2019年的手機行業,在技術的加持下,更是迎來鉅變。

2月21日,三星在舊金山發佈了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採用了內折的方式,摺疊狀態下是4.6英寸小屏手機,展開後屏幕變成7.3英寸;

2月24日,華為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推出一款5G商用摺疊手機,該產品隨即刷變遍朋友圈。

此外,小米、OPPO等公司也陸續披露了其摺疊屏手機產品或計劃。有機構預測,2019年柔性屏產能有望反超硬式屏,達到61%的比重。

5G概念大熱之下,柔性技術也大行其道。作為創新創業之都的杭州,當然不會錯過這兩種技術。

柔性技術:杭州在建一個“柔谷”

5G加持柔性屏,杭州未來產業再迎新機遇

新一代智能手機的曲面屏,可以捲起來的柔性電池,像創可貼一樣貼在身上可監控心電圖等指標的智能“心電貼”,讓你保持大腦清醒的智能柔性帽子,可變色可防盜報警的柔性地板……這都是柔性電子“黑科技”的神奇。

柔性電子技術,是一場全新的電子技術革命,在信息、能源、醫療、國防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美國《科學》雜誌將柔性電子技術列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與人類基因組草圖、生物克隆技術等重大發現並列。

據IDTechEx預測,2028年柔性電子產業為3010億美元,從2011年到2028年年複合增長率近30%,處於長期高速增長態勢。

作為一種新興科技,柔性電子技術與浙江、與杭州早有不解之緣。

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簽訂框架協議,以“一院、一園、一基金”的整體建設思路,推動中國柔性電子產業的發展;

2017年,以清華大學柔性電子技術研究成果為基礎,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

2018年5月清華柔性電子與智能技術全球研究中心落戶杭州;

2018年10月,以引領世界柔性電子技術變革為戰略主題的國際生物集成電子研究中心坐落杭州。

當前,杭州市正積極謀劃未來產業的發展,柔性電子作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帶來一場電子技術革命,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迅速發展。2017年底,正式出臺了的《關於加快推動杭州未來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將加大對於柔性電子等未來產業相關領域的發展和支持。

未來,清華柔性電子與智能技術全球研究中心將打造開放式科研平臺,下設十大研究所,引進高端專業人才300人以上。建立浙江首個柔性電子技術軍民融合創新中心及產業化機構,促進軍地協同發展。建設孵化平臺,承接全球柔性電子與智能技術創業創新項目,打造全產業鏈集群,培育行業“獨角獸”,預計

五年內優選100餘家企業入駐。

5G技術:杭州打造5G之城

5G加持柔性屏,杭州未來產業再迎新機遇

2月20日,據工信部消息,《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公佈。其中提到,為加快5G商用步伐做好頻譜資源使用保障,發佈5G低頻段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臺站干擾協調指南、5G中低頻段基站設備射頻技術要求,做好5G基站協調、許可工作,服務加快5G商用步伐大局。適時發佈5G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5G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再往前看,在國家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中,也提到加快5G商用步伐。

期待已久的5G終於叩響商用市場大門!

加速打造5G之城的杭州,作為國家5G規模組網試點城市,進度和試驗規模處於領先;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都已在杭州進行5G試點佈局。

以中國移動為例,目前已在杭州設立5G基站近300個,形成了連續的網絡覆蓋試驗區。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5G網絡信號將實現杭州核心城區、縣域城區以及主要科創產業園超過1300平方公里的覆蓋。

今年1月,中國(杭州)5G創新園在杭州未來科技城開園,一期10萬平方米物理空間亮相。這是浙江首個5G全覆蓋、提供完整5G產研條件的創新園。它將結合科技城現有產業基礎,優先利用5G技術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智能物流等領域開展應用和測試,面向全球招引5G產業鏈相關平臺和項目。

園區計劃到2020年,建成5G測試評估的網絡環境,規劃優先發展的5G產業領域,推動5G應用創新和產業孵化,形成重點領域的5G產業集聚效應;到2025年,全面建成全國著名的5G未來演進技術及業務應用的策源地、孵化地和集聚地。

按照杭州市的整體規劃,2018年要完成5G試驗組網建設計劃與網絡功能試驗,2019—2020年實現5G在杭州市區內的基本覆蓋,2021—2022年將5G的覆蓋範圍拓展至全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