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使用電腦,這6點需要注意

電腦是被人們廣泛使用的電子科技產品之一,既然是電子產品,那麼同樣難以避免電子產品的"通病"——猝不及防的卡頓、按鍵操作失靈、甚至乎出現死機狀態。而出現以上或其他狀況,無非有兩種原因導致:一方面是電腦產品本身的軟件、硬件不夠良好而導致的,另一方面則是使用者的疏忽、不夠謹慎、使用注意意識薄弱等個人問題而引起的。前者我們只能通過購買新的產品去解決,顯然這方法不科學,那麼我們只能從後者入手,通過使用的注意,減少對電腦的損傷。

日常使用電腦,這6點需要注意

一、不要把電腦放在被褥上使用

常規而言,生產筆記本電腦的商家都是透過風扇、散熱導管、大型散熱片和散熱孔等方式來降低使用電腦時所產生的高溫。同時,為了節省電力並避免噪音,筆記本電腦的風扇並不是一直運轉的,而是當CPU到達了一定溫度時,風扇才會啟動。如果將筆記本電腦放置在柔軟的物品(比如床﹑沙發)上有可能會堵住散熱孔,進而影響電腦的散熱效果,之後還可能降低電腦運作效能,甚至可能導致死機。

日常使用電腦,這6點需要注意

二、不要常用手指點擊屏幕

要是長期用手指甲或者硬物點擊筆記本的液晶顯示屏,便會破壞上面的特殊塗層,從而對電腦屏幕的顯示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並且在使用觸控板時,請務必保持雙手清潔,以儘量避免發生光標亂跑的現象。不小心弄髒電腦表面時,可將乾布沾溼一角輕拭。與此同時,也不能使用尖銳物品在觸控面板上書寫,更不可重壓使用,以免對電腦造成損壞。

日常使用電腦,這6點需要注意

三、不要隨意地開關機

使用電腦時我們要保持正確的開關習慣,因為電腦的啟動對其使用壽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由於電腦在剛通電或者是斷電的瞬間,會帶來較大的電衝擊,這會給主機發送干擾信號,進而導致主機無法啟動或者是出現異常。所以,在電腦開機時應該先給外部設備通電,然後再給電腦主機加電。

四、不要開機就馬上打開應用程序

開機後,當電腦進入桌面時,應該等待30秒左右的時間後再運行各種程序。因為電腦進入到桌面時還有很多後臺程序在啟動與執行,這時候處理器的負載最大。所以用戶要是再運行其他桌面程序的話,就增加了處理器的負擔,運行的速度就會變慢,甚至無響應,適得其反。

日常使用電腦,這6點需要注意

五、不要關機又馬上重新啟動

短時間頻繁脈衝的電壓衝擊,會損害計算機上的集成電路,會給鍵盤帶來嚴重損傷。如果盤片(硬盤中承載數據存儲的介質)沒有停轉又重新開機的話,就相當於讓處在減速狀態的硬盤重新加速。經常這樣做,帶來的衝擊有很大幾率會使得你的硬盤"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日常使用電腦,這6點需要注意

六、不要讓電腦接觸到靜電

靜電是電腦的超級剋星,會損傷電腦的內部機能,雖然不是馬上就會出現問題,但是慢性損害同樣致命。

另外很常識那些,還是需要再提醒一下:不要在電腦旁邊放液體飲料,或者一邊玩電腦一邊抽菸,又或者用力過度敲打鍵盤,同時要注意電腦的使用時間。其實比起注意電腦的使用,最更重要的是使用者本身的身體健康,我們要以正確的姿態、方式去使用電腦,更要保持合理的休息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