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晚疫病重發 防治措施權威發佈

4月15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南方春馬鈴薯主產區7個省(市)的測報技術人員對南方春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進行了網絡會商。綜合分析馬鈴薯品種抗性、田間菌源量和未來氣候條件等影響因素,

預計今年南方春馬鈴薯晚疫病總體偏重發生,湖北西部、重慶東北部和東南部等地局部大流行風險高。

马铃薯晚疫病重发 防治措施权威发布

發生趨勢

預計南方春馬鈴薯晚疫病總體偏重發生,其中湖北西部、重慶東北部和東南部等地局部大流行風險高;發生面積1395萬畝,大部產區發生盛期為4月下旬至6月中旬(見表1)。

马铃薯晚疫病重发 防治措施权威发布

預測依據

(一)田間菌源量較高

各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田間始見發病中心,大多比去年偏晚2-30天。據中國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監測,截至4月15日,重慶、貴州、四川、湖北、陝西發生3代及以上侵染的監測點62個,佔所有監測點的19.4%。當前馬鈴薯多處於苗期,晚疫病發生面積21.5萬畝,同比減少14%,各地平均病田率為5%-16.7%,平均病株率為0.4%-5%,田間菌源量較大,貴州赫章、四川南溪、重慶豐都等地最高病株率達8.9%-18%,略輕於上年同期。

(二)馬鈴薯主栽品種抗性較差

7省(市)春馬鈴薯種植面積2800多萬畝,主栽品種有川薯、中薯、青薯、荷蘭薯、鄂薯、雲薯系列,以及費烏瑞它、大西洋、米拉、會-2號、威芋3號、宣薯2號等。品種佈局沒有明顯變化,感病品種種植面積比例超過70%,抗性整體較差。

(三)氣象條件對病害流行總體有利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4-6月份,南方春馬鈴薯主產區氣溫正常或偏高;西南南部降水正常或偏少,西南東部及湖南、湖北等產區降水正常或偏多。西南及武陵山區馬鈴薯主產區多為山區和丘陵地區,多霧多露、日暖夜涼的高溼天氣,有利於馬鈴薯晚疫病的流行為害。

馬鈴薯現蕾至花期是易感病期,此期一旦遇到適宜天氣條件,馬鈴薯晚疫病將迅速流行擴散,造成嚴重為害。西南及武陵山區馬鈴薯多垂直種植,生育期差異大,馬鈴薯易感病期拉長。各地要充分發揮馬鈴薯晚疫病實時監測預警系統作用,做好田間調查監測,及時預報預警,指導科學防治。

防控措施如下~~

播種期

(1)選用抗病品種;(2)種薯處理,提倡小整薯播種,播種前7天將種薯攤開放在通氣良好的空間,隔天翻動薯塊,揀除病爛薯,需切塊的,將切刀用75%酒精浸泡2~3秒鐘或高錳酸鉀浸泡5~6分鐘進行消毒,2把切刀輪換使用;種薯切塊後可選用代森錳鋅或甲基硫菌靈等藥劑加上滑石粉,以5∶95的比例拌種,每公斤混合劑處理種薯100公斤;(3)健身栽培,合理密植,推廣高壟、大壟栽培,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適當增施鈣肥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避免與茄科類、十字花科類作物輪作或套種。

生長期

(1)控制徒長,在現蕾期有徒長跡象時,採用烯效唑或馬鈴薯專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均勻噴霧控制徒長。

(2)依據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監測,確定防治最佳時期,或在中心病株始見期,選用丙森鋅或氟啶胺或氰霜唑或枯草芽孢桿菌等保護性殺菌劑進行全田噴霧處理。進入流行期後,依據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或田間監測,選用氟啶胺或烯酰嗎啉或氟菌·霜黴威或嘧菌酯·霜脲氰或嘧菌酯等藥劑進行防控。防治應以專業化統防統治為主,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技術,施藥間隔期5~7天(視天氣及發病情況),噴藥後4小時遇雨應及時補噴。注重輪換用藥,提倡加入有機硅助劑以提高藥效。

(3)收穫前預防塊莖感病。馬鈴薯收穫前2周進行殺秧,把莖葉清理出田外集中處理。殺秧後地表噴施一次霜脲·錳鋅預防塊莖感病,選擇晴天收穫。

貯藏期

馬鈴薯入窖前,把薯窖的表土及殘存的雜物清理出窖外,薯窖底層墊枕木,上鋪木板或木條,同時選用百菌清噴霧消毒,也可選用百菌清煙劑燻蒸進行消毒,施藥後密閉36小時後通風。貯存量控制在貯窖(庫)容量的2/3以內。貯藏期間加強通風,溫度控制在1~4℃範圍,溼度低於90%。

地方攻略

針對當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滕州市農業局植保植檢站近日也下發了防治措施,供農戶參考:

1、加強田間栽培管理措施

種植戶需經常進地觀察,及時根據溫溼度調整通風的力度和時間。尤其植株茂盛、通風不良的區域應重點檢查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情況。及時拔除馬鈴薯晚疫病中心病株,並帶出田間銷燬。

2、合理選擇藥劑和化學防治時間

化學防治應在晚疫病病菌侵染前或始發病期用藥,根據天氣和發病情況提前或延後噴霧。化學藥劑可選擇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黴威懸浮劑(銀法利)100毫升/畝+47%春雷·王銅可溼性粉劑(加瑞農)80克/畝,或70%丙森纈黴威可溼性粉劑(黴多克)90克/畝,或52.5%惡酮·霜脲氰可溼性粉劑(抑快淨)70克/畝+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可殺得叄仟)100克/畝,或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懸浮劑(增威贏綠)30毫升/畝+75%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進富)100克/畝,或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 (百泰)80克/畝,或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劑(凱特)100克/畝。

以上藥劑間隔7天噴施一次,視病情發生情況掌握噴藥次數,一般噴3次左右。施藥時要注意對植株及莖葉兩面均勻噴霧,要注意輪換用藥、交替用藥,延緩病害抗藥性的產生。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訂閱號:nzdbwx)

資料來源:全國農技推廣中心 病蟲害測報處 滕州市農業局植保植檢站

您還想看:

大調查+建智庫,這個化肥品種有“錢”景!(附精彩視頻)

“最佳坑農店”誕生:這家農資店要“火”!

大量百草枯驚現農資市場,偽裝成這樣…

當前,農資人這麼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