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電動車最大“騙局”!尾標“等速續航”到底有多坑?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留意,現在國內上市的新電動車,尾標數字是一個比一個大,什麼瑞虎3xe 480、GE3 530、唐EV600、Aion S魅630,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咱們自主電動車的續航能力突飛猛進,500公里是常態、600公里不稀奇了。

實際上呢?標400的只能跑300、標500的只能跑400、標600的只能跑500,這些數字全都是忽悠消費者的話術而已。

不僅圈外人義憤填膺,就連圈內人都看不下去了,理想智造的CEO李想也在微博上直接抨擊這一現象:

為什麼說尾標“等速續航”是一個大“騙局”呢?這就要從電動車的續航標準說起。


【頭條】電動車最大“騙局”!尾標“等速續航”到底有多坑?

最大續航、60km/h等速續航、綜合工況續航、實際續航,這些名詞到底都是什麼意思?NEDC、EPA、JC08、WLTC不同標準,它們之間都有什麼區別?為了消費不被廠商和媒體忽悠,我們就來扒一扒續航話術背後的貓膩。

續航是電動車的最重要性能指標,也是消費者們最關注的參數,但它一直是個“玄學概念”,因為不同車速、路況、不同氣溫、開不開空調、載重多少人、駕駛習慣好壞,都會直接決定續航的長短。車企在宣傳新車時,都會花些小心機在續航上做文章,為了吸引消費者,極盡所能地把數字誇大,甚至還創造出最大續航的偽概念。

怎麼識破這些廠商們的把戲呢?

【頭條】電動車最大“騙局”!尾標“等速續航”到底有多坑?


首先,認準了,“最大續航”就是一個偽概念。從字面理解,它是指電動車能達到的最大續航里程(一般默認是指60km/h等速行駛的續航)。由於行駛條件的不定性,“最大”本身就是一個理想狀態,可以說,現實中並不存在一個環境讓消費者去驗證這個數字是否屬實。廠商們創造這個概念的目的,只是為了去衝擊一個最大數值,好達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60km/h等速續航,是不是聽起來很高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細究起來,它是指電動車關閉所有非行駛功能,在一條沒有彎道、沒有上下坡、暢通無阻的筆直道路上,一直保持60km/h的速度行駛的距離。

然而,日常行車中,經常需要根據路況頻繁加減速,實時改變路線,不可能做到上述條件那麼均勻的行駛。對電動車而言,最費電的就是高速巡航、急加速和爬坡,把這些條件都捨去,還有什麼參考價值?等速續航與實際續航差距之大,大到完全沒有參考性。

說句題外話,這就相當於把手機放在一邊不用,然後好幾天都不充電,就敢說自己的手機續航比市面上所有手機都要好!?

綜合工況續航,指在工信部承認的標準下進行續航測試的結果,是目前國內車廠應用最廣泛的標準,勉勉強強算得上可靠。

實際續航,它是指電動車上路實打實跑出的里程數。一般需要長測才能得出結果,但實際續航具有不定性,與每一次的駕駛情況密切相關,即使是同一個人開車,接連兩次測試都可能有不同結果。一般來說,因為實際交通將會複雜得多,實際續航都要比廠商們給出的綜合續航要低。

瞭解完上述幾個續航的概念,我們接下來繼續挖一挖這些概念後面的數據是怎麼來的,這就不得不提到市面上幾個常見到的續航標準了。前方高能預警。

NEDC標準

NEDC,全稱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歐洲行駛工況),主要應用於歐洲地區,後被中國引用並修改(後面會說到),由市區工況和市郊工況兩部分組成。

NEDC測試循環分為4個市區工況循環、1個市郊工況循環,測試車輛負載100公斤。

NEDC市區工況主要模擬車輛在市區行駛時的情況,包括跟車、紅綠燈等待、怠速行駛以及正常行駛的能耗狀態。這樣的工況下,車輛將行駛195秒,行駛里程約4km,最高車速50km/h,平均車速19km/h。

NEDC郊區工況主要模擬了車輛在郊區、通順行駛的路況,目的是測試電動車在高車速的能耗狀態。這樣的工況下,車輛將行駛400秒,行駛里程約7km,最高車速120km/h,平均車速63km/h。

一個NEDC完整循環就是由上面3+1個小循環組成,每個循環的距離為11.022公里,測試時間19分20秒。其中市區循環總時間780秒,停車與等速時間均佔30%左右。在車輛滿電的情況下,依照NEDC的工況要求行駛,直到電池用盡,所得出的形式里程數就是NEDC綜合續航。

但根據中汽中心組織的測試,大部分車型在NEDC工況下的百公里耗電量與高溫開啟空調下的耗電量差異較大,最大差異達到了16%以上。這是因為NEDC測試規則裡面根本沒考慮到溫度、空調等影響因素。

【頭條】電動車最大“騙局”!尾標“等速續航”到底有多坑?


綜合工況 國家標準GB/T 18386-2005

中國也出臺了《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基本是照搬歐洲的NEDC標準,也就是3段市區工況循環+1段市郊工況循環,所有測試規則大致相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車企會直接標明NEDC綜合工況的數值為多少)。

由於實際道路測試不可控因素多、成本高等原因,我國工信部的續航里程測試全程均在底盤測功機上進行,並使用滿電電量、非必要電氣設備關閉的車輛,進行一定公里數的樣本測試。在測試得出車輛的能量消耗率之後,再計算續航里程。

根據國標GB/T 19596-2004《電動汽車術語》,電動汽車的能耗率,是經過試驗循環後對動力蓄電池重新充電至試驗前的容量的條件下,從電網上得到的電量數值,再除以行駛里程所得的值,計算公式如下:

實話,這個工況下,除了領導的司機,也就是機器人能開出這樣的成績。與實際駕駛情況基本脫軌。

雖然工信部標準引用自NEDC,但是!(關鍵在於這個“但是”)工信部在國家標準GB/T 18386-2005中提到“允許只採用市區循環進行試驗”,短短一句話,卻對測試結果有天壤之別,因為這就意味著:測試時可以避免高速行駛對電池的消耗,讓續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得出的數字更加可觀。這也是為什麼工信部的綜合工況續航和使用者的實際體驗偏差較大的原因。

相較於上面兩種投機取巧的測試標準,來自美國的EPA標準可就嚴格多了。

EPA標準

EPA全稱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國環境保護署)標準。EPA標準中包括4種工況循環:市區工況、高速工況、高速加速工況和能耗相對較高的空調工況。它比NEDC的跑法複雜、車速變化多,測試時間更長,還補充了空調全負荷以及高速、急加速的工況,測試車輛負載200公斤,可以說非常嚴格了。

我們從測試時的速度變化折線圖可以看出,EPA的測試跳進不僅豐富多變,而且基本上沒有勻速形式的狀態,很貼近日常用車時的情況(甚至可能比日常用車還要複雜)。

以特斯拉為例,Model S P100D的NEDC續航是613公里,而EPA續航里程就變成了507公里,足足差了100公里。雖然結果更加可靠,但EPA測試主要面向北美地區。

JC08標準

這是日本獨有的測試標準,留心的朋友應該在日產Leaf的展會上看到過。這套測試流程比較奇葩,雖然借鑑了EPA標準中複雜多變的工況,模擬了車輛在擁擠城市中頻繁的加速、減速、怠速等狀態(車輛行駛約為1204秒,里程為81.7km,平均車速為24.4m/h,最大車速81.6km/h),但是由於JC08的高速行駛狀態持續不長,所以最後得出的結果可能會比EPA標準和NEDC標準更好看一些。

目前,三種續航測試標準被不同的國家、地區使用:歐洲、中國和澳大利亞使用的是NEDC類標準;美國、加拿大以及南美等國則為EPA標準;而日本另闢蹊徑使用自己的JC08標準。如果我們細心對比的話,會發現不同的標準都是針對各自國家的實際交通情況,日本的道路密集、高速少、車況複雜,美國的路況也很複雜,但高速更多,歐洲則介於兩者之間。

WLTP標準

除上述標準之外,歐洲已於2017年9月啟用全新的WLTP(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工況,WLTP工況由日本、美國、歐洲等國的專家共同制定,它的特點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收集真實的行駛工況數據,將車輛通過功率/車重分為三個級別,並針對不同的時速增加城市擁堵工況的比重,是一個更嚴格也更泛用的標準。

WLTP測試循環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部分,對應的每個階段持續時間分別為589s、433s、455s、323s,對應的最高速度分別為56.5km/h、76.6km/h、97.4km/h以及131.3km/h。

相比於落後的NEDC標準,WLTP的測試工況更加複雜、行駛時間更長、限速更高、擁堵時間更過,並且把熱車時間等等細節都已考慮進去。此外,WLTP測試規程還將車輛的滾動阻力、擋位、車重(貨物、乘客)、環境溫度、輪胎與胎壓、加減速以及高速大負荷狀態下的排放等方面融進了考核體系,覆蓋了更大的車輛工作範圍,對車輛的排放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目前最可靠的續航測試標準。

前段時間的奔馳EQC、奧迪e-tron都是以WLTP的續航成作為參考,很多朋友會誤會,原來BBA的電動車續航僅有400公里這麼少,其實人家只是用更加的嚴格的標準做測試,要是換成NEDC,成績估計要高上幾十、上百公里不等。

中國新標準即將到來


在今年初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李孟良宣佈,我國自主設計的中國工況已經開發完畢,有望於2022年或2023年執行。

截至2017年9月,該項目組在41個代表性城市建立了約5500輛車的採集車隊(輕型車、重型車和新能源汽車),收集了約4400萬公里的運動特徵、動力特徵和環境特徵數據。相較於WLTC的394輛車、64.5萬公里開發用數據,新的標準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參數最多的調查,能夠全面適應我國各類車輛的實際行駛工況。

總結

除了上述標準之外,其它沒有得到行業公證或工信部認可的標準,都是野雞測試(如真人實測等)。

最終結論,電動車的續航該怎麼看?首先,WLTP續航最靠譜(因為它的測試條件更為嚴苛),其次是美國的EPA標準(但是很多車型沒有在美國做過相應測試),最後看NEDC和綜合續航,這是國內電動車的主要參考參數。等速續航呢?零參考性,直接忽略,不要相信也不要傳播。

但如同手機一樣,不同的使用習慣、使用環境,對汽車的最終續航都會有所影響,續航數據只是一個參考數值,並不是絕對標準。

汽車廠商們的取巧宣傳,無疑拉高了消費者們的期待值,但如果與實際情況偏差太大,只會使得消費者好感度降低,品牌信譽受損。當你弄明白上述的幾種續航說法以及各種不同的測試標準,有了知識護體、就不會被車企和媒體們忽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