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電影《如影隨心》上映 獲封“中國版”《晝顏》

爱情电影《如影随心》上映 获封“中国版”《昼颜》

半島記者 黃靖斐

讓影迷期待已久的愛情電影《如影隨心》4月19日正式上映,記者在大商影城(香港中路店)觀看了影片。霍建起導演以自己極為擅長的文藝表達方式,講述了一個“愛了又散了”愛情故事。和意料中的高甜“愛情”不同,劇情中規中矩,但還是在文藝感的色調中,撕開了殘酷的愛情真相,可以說是“中國版”《晝顏》,帶給大家更多的是關於婚姻和人性的思考。

並非灌滿糖水的愛情片

《如影隨心》改編自安頓的情感實錄,由霍建起執導,陳曉、杜鵑、王嘉、馬蘇領銜主演,開始以為是那種灌滿了糖水的高甜愛情片,或者是一個畫面美一點的文藝片,沒想到看下來卻看出一箇中國版本的《晝顏》,將迥然各異的百種愛情觀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從小提琴家陸松(陳曉飾演)與設計師文罌(杜鵑飾演)在巴黎因一張唱片相遇結緣開始,隨著情感發展一路走到準備結婚,就像是浪漫唯美的愛情MV,但隨著某一刻,劉娟(馬蘇飾演)在網上發帖講述和陸松從結婚到解體的過程,這部電影就開始邁向了另外一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來看,一段感情的發生和結束所造成的影響也完全不同。

劉娟在日記中說,文罌遲早會變成陸松現在眼裡的劉娟。文罌發現帖子後開始慢慢自我審視,但無論是心態還是情緒,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第二個“劉娟”,影片很真實也極具戲劇性,是一部將愛情和婚姻的真相撕開給觀眾看的電影。

杜鵑氣質符合但深度不夠

高冷女神杜鵑此次突破尺度大膽出演了一位為愛不計飛蛾撲火般投入的女人,很美、很文藝、很激烈,也很疏離,這個角色在氣質上很適合杜鵑,有幾處走心的演繹還是很有調調的。但文藝的腔調雖然接近,演技方面還是欠缺,在角色的厚度和對情感的理解上,還是不夠有深度有層次,比較扁平。在情感的迂迴和糾結的過程中,讓人想起《花樣年華》張曼玉的演繹,那是到骨子裡的,杜鵑還是處理得流於表面了。

陳曉飾演了一位極具藝術氣質的小提琴演奏家,很雅痞,在影片中也是處處帶著偶像光環,舉手投足都是過溢出屏的荷爾蒙。雖然留了鬍子扮成熟,眼神還是年輕的,無論和馬蘇還是杜鵑,CP感都不夠,都像是姐弟戀。當然在角色的層次上,陳曉處理得還是豐富很多,陸松和文罌的高甜浪漫,和馬蘇的感情撕扯,以及在樂團里拉小提琴的狀態,會發現細微的不同。

《如影隨心》作為霍建起導演的商業新嘗試,影片秉承了其一貫的詩意美學風格,電影畫面大量地使用了強烈的色彩反差及鏡像鏡頭構圖,每一幀畫面截出來都像是一幅優美的藝術畫作。無論在畫面還是情節的處理上都極細膩,看過影片後,觀眾都會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會因為這部電影而對很多糾結的感情釋懷,愛來了又走如影又隨心。每個人在情感裡都不是常勝將軍,從歡喜到疏離,從信任與猜忌,兩個以“偷”走到一起的人,終究逃不過互相折磨、情感消耗殆盡的命運,想起《晝顏》裡伊藤步說的,“還真以為是純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