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發放“糧食補貼”為什麼留不住農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國家糧食補貼是對種田農戶進行補貼,不是對有田農戶進行補貼。糧食補貼與土地承包沒有關係,只要你種了田,不管是否該田是你承包,國家只對該田種植者進行補貼。

1、國家糧食補貼分: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

2、補貼品種:小麥、玉米、油菜、棉花(2009年)、水稻(早稻、中稻、晚稻);

3、補貼面積:糧食補貼面積與農資綜合補貼面積是指種植小麥、玉米、水稻面積;良種補貼面積是指種植早稻、中稻、晚稻、油菜、棉花(2009年)面積;

4、計算方式:面積乘以當年國家規定各項補貼的標準;

5、發放方式:本區糧食補貼從2005年開始全部納入“一折通”系統,通過農村商業銀行(信用社)存摺發放;

6、發放年度:隔年發放,例如,2009年種植的糧食麵積,作為2010年糧食補貼面積的依據。

國家大力發放“糧食補貼”為什麼留不住農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補貼標準

1、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各縣區標準不一,約100元/畝,其中糧食直補約10元/畝。

2、良種補貼:水稻:15元/畝、小麥:10元/畝、玉米:10元/畝、油菜:10元/畝。

3、農機購置補貼:南江縣因是全國地震重災縣,補貼標準為:50%;其餘各縣區補貼標準為:30%。

4、能繁母豬補貼:100元/頭。

當前仔豬、待宰活豬價格分別為12.6元/公斤、7.3元/公斤。

國家大力發放“糧食補貼”為什麼留不住農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補貼有什麼不足?

一是補在農民上,沒有補在糧食上。本來是對糧食生產的“特惠”政策,事實上卻變成了對農民或者農田進行補貼的“普惠”政策,不種糧也可以得補貼。二是金額不大。相對農資價格上揚、糧食比較效益持續偏低的狀況,小額的補貼對糧農持續發展糧食生產並不能產生多大的推動力。三是不利於資金監管。糧食補貼資金髮放環節多,浪費財力、人力,增大了補貼成本,也增大了補貼資金的監管難度。

國家大力發放“糧食補貼”為什麼留不住農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流通環節的不足一是容易誘發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制約居民消費水平和其它產業發展。二是容易誘發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種糧農民受益少。三是販賣糧食的商人受益多,制約糧食生產。四是補在流通環節相對於補在生產環節而言,是一種事後干預,加之糧食生產的季節性,信息傳遞緩慢,糧農作為糧食生產的主體受益不直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