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沙灘下的“美味”,形似蚯蚓十分醜,卻堪比魚翅鮑魚十分珍貴


穀雨時節的廈門是要下足一個月的雨,這是一年中最不適宜來旅行的季節,因為你將有一半的時間被困在屋裡。潮溼,忽冷忽熱難以掌控的溫度,讓這座城市變得有些煩躁。所以只要是稍微有陽光出現,環島路的沙灘就一定是有來“趕海”的人們。

如果你對廈門的沙茶麵無感,那麼土筍凍一定讓你挑不出毛病。作為閩南最特色的一道菜,許多遊客對這道小吃讚不絕口。不過很久以來許多人被誤導,以為製作土筍凍的蟲子是沙蟲,但實則是一種體型更短的革囊星蟲。

沙蟲形似蚯蚓,又因顏色呈現微紅,給人感覺有點像腸子,雖然這蟲子外表看起來有點醜,還令女孩子不舒服,卻是一種在餐桌上極為珍貴的美食。在煎炒煮時,若是加上一點沙蟲,味道就會變得十分鮮美。而曬乾之後上好的沙蟲,一斤都要近千元,與魚翅鮑魚都不相上下,可謂是沙灘底下的“黃金”。


往前20年,每逢退潮之後的環島路,在沙灘上總少不了低著頭握著鐵鍬的漁民。而隨著遊客的到來,島民們生活收入的提高,本地漁民的身份逐漸轉為包租婆,包租公,再出海也就成為了一種生活消遣。

儘管漁民早已上岸多年,但尋找沙蟲的本領並沒有落下。在你還沒看清這是什麼情況時,他們早已迅速地從沙地裡剷出沙蟲。

原來露在沙灘的一個個小洞口,就是漁民們尋找沙蟲的線索。不過挖沙蟲並不是直接在洞口直接剷出,而是在洞口周邊,然後用腳一踩鐵鍬就能夠把它們迅速地翻出。

挖沙蟲的大叔感嘆,以往辛苦一天能夠賣出不少錢,現在找半天都挖不出一斤來,不過畢竟不是為了賣錢,能夠湊上一盤菜人們也是知足的。

剷出的坑坑窪窪將被海水重新填平,第二天又將恢復到原來的模樣,新的沙蟲很快就會再次出現,但來挖的人卻會越來越少,而踏在沙灘上的遊客卻只會越來越多。

經濟的快速發展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昔日靠海吃海的生活早已遠去,如今的環島路早已成為市民們的休閒去和遊客騎行觀光的地方。

昔日的漁船身影逐漸遠去,從大海里走出來的漁民,收穫的笑聲也被換成了遊客的聲音。

這些在灘塗上尋找海貨的人們,或許是廈門最後一群漁民,他們的存在證明著昔日的廈門,而他們的離去又代表著一個新的廈門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