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回暖,樓市拐點來了嗎?半數樓盤“流搖”,才是市場的真實反映

2019-04-19 08:55 | 青年時報

春節過後,杭州樓市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一派“購銷兩旺”,十分喜人。最近,有兩個現象特別引人注目:一個就是4月16日的土拍,杭州誕生了歷史新紀錄;另一個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那就是溫州人結伴來杭州看房。那麼,是否意味著杭州樓市的拐點真的到了呢?

成交回暖,楼市拐点来了吗?半数楼盘“流摇”,才是市场的真实反映

臨安樓盤成交量屢屢上榜

溫州人結伴來杭州看房

“臨安還有90多方的小戶型嗎?”

“買臨安120多方的大戶型適合長期投資嗎?”

“不是輕軌口的臨安老城區的房子可以買嗎?”

……

作為在杭州生活十多年的溫州人,自然逃不過老家親戚朋友的詢問,有些問題的答案甚至連我的母親都可以耳熟能詳地向親戚“代言”了。

去年年底,有溫州親戚要來杭州買房,特別向我諮詢,我力挺了臨安。原因很簡單,杭州市區限購,只有臨安不限購,而且當時還有優惠折扣。但是,我也提出了我的看法,投資的話要選擇輕軌旁的房子,作為融杭的第十區,交通是最關鍵的。

時隔4個多月,如今溫州人來杭買房的更多了。

據我瞭解,在這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溫州人陸陸續續地買了,這也是溫州人買房的“跟風”傳統,只要朋友買了,就一起買。

一直以來,業內公認溫州人的投資觸角很靈敏。早在2006年,北京通州樓市還不被看好的時候,來了兩撥人,一撥是山西煤老闆,另一撥則是溫州買房團。杭州也是如此,2008年底市場還不明朗,溫州買房團就來了,所以濱江區成了如今溫州人的半壁江山。2014年的那波拐點也是如此,城西和錢江新城也被不少溫州人佔領了。

那麼,這次溫州人頻頻出現在杭州,是否意味著杭州樓市的拐點真的來了呢?市場真的開始向好了嗎?特別是土地市場並沒有“熄火”而是更加活躍,似乎更驗證了樓市的向好。

分銷手段重出江湖

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說到市場,前不久聽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段子:“市場好不好,看中介公司;為什麼看中介公司?看經紀人每天的微信運動步數。”

最近,的確在市場上又出現了很多分銷的影子。細心的購房者肯定已經發現,現在推銷電話又多了,特別是酒店式公寓。去年下半年驟然降溫的不限購公寓市場,好像又有了希望,經紀人的電話打得不亦樂乎。

市場不好的時候,營銷手段會很多;市場好的時候,酒店式公寓的推銷則更多了。那麼,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早在年初就有不少住宅啟動了分銷,當時的目的很明確,怕市場不好,早做準備。如今看來,接下來還得再加大分銷,原因很簡單,給市場加註一針“強心劑”。

說白了,如今的購房者大多是在半推半就中被“下單”的。就好比溫州人青睞於臨安區實屬無奈,杭州的市場大體也是如此,而並非大家所看到的一片向好。當然,並不否認紅盤還是有的,但是這樣的政策紅利盤已經屈指可數。

杭州半數樓盤“流搖”

樓市真正拐點還沒來

據合創機構數據統計,春節到現在(截至4月18日),杭州共有91個項目領出預售證,其中不需要搖號的樓盤佔到了59個,比例將近65%。

以上這組數據更加佐證了杭州市場的現狀。當然,不排除個別樓盤故意設置門檻來“挑客戶”,但是可以說明一點:杭州新盤起碼半數樓盤日子沒那麼好過,仍然面臨銷售壓力。

所以,樓市真正的拐點還沒有來。

許多溫州人來杭其實也是來挑樓盤的,特別是在目前市場冷熱分化狀態下,如何選擇樓盤很重要。選對了,未來的保值沒問題;選錯了,也會面臨被“套牢”的風險。有些子女有購房資格的,衝著熱門的樓盤去搖號。比如,同樣是單價2萬元以內的房子,不限購的臨安區和錢塘新區、餘杭區等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當然,還有就是政策方面,大家都在關心政策是否會鬆動,假如下半年鬆動了,目前銷售形勢不好的樓盤還會加價嗎?聰明的開發商肯定選擇“快去化快週轉”,而不是一味地加價。

最後說一句,未來杭州市場肯定是穩定向上的,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樓盤都如此。

(原標題《成交回暖,樓市拐點來了嗎? 半數樓盤“流搖”,才是市場的真實反映》,評論員 吳曉冬。編輯盧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