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科創板企業5月底有望反超其他IPO排隊總數! 一天3家分流資源

金證券記者 張賀

4月18日,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最新一次發審會召開,紅塔證券、山東元利科技IPO首發申請過會。自本屆發審委3月12日履職以來,共對19家上會企業進行審核,目前僅2家被否,過會率高達89%,與上一屆發審委56%的過會率相比大幅回升。

“發審通過率提高、發審效率提高是趨勢”,滬上某投行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IPO“堰塞湖”不僅水位在快速下降,而且很可能不復存在。一來火熱的科創板大幅分流了儲備的擬上市資源;二來企業從上會到上市的時間在大幅縮短。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從3月22日科創板受理上市申請至4月17日晚間,27天共受理了81家企業的上市申請,平均每天3家;而同期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受理的新申報企業數量僅26家,平均每天僅1家。

“畢竟科創板上市速度更快,融資更便利,最關鍵的是估值更高。”一家符合創業板上市標準但轉投科創板懷抱的公司董秘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自己接觸的不少高新企業都抱著差不多的看法。他分析,科創板推出前夜,也就是5月底6月初時候,申報企業可能超過300家,將超過欲登陸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企業總數。

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4月12日,正常排隊IPO企業為285家,其中擬登陸上交所主板的114家,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60家,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的111家。

新一屆發審會在過會率驟升的同時,工作效率也在大幅提升,企業從上會到拿批文的時間在逐漸縮短。比如天味食品,3月12日上會並通過,3月22日拿到IPO批文,4月16日就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

在採訪中,不論投行人士還是擬上市企業,都認為科創板的分流具有積極作用。“科創板的設立與註冊制的試行,將倒逼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改革,全面註冊制離我們已經不遠了。”滬上投行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