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丨大選期間,被揭穿的假新聞似乎正在“迴歸”

印度大选丨大选期间,被揭穿的假新闻似乎正在“回归”

印度大選舉行第二階段投票現場

持續逾一個月的印度大選正在進行中,9億選民將在印度全國超百萬個投票站點參與大選,以決定印度未來5年的政黨席位。

不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社交網絡上不斷湧現與流傳的虛假信息的嚴重程度令人感到擔憂。

在投票前,印度的事實核查機構與社交媒體平臺一直在努力揭穿那些有誤導傾向的信息和虛假言論。但似乎收效甚微,那些被揭穿的假新聞似乎正在“迴歸”。

索尼婭·甘地財富超女王?

印度大选丨大选期间,被揭穿的假新闻似乎正在“回归”

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的一則假消息稱,印度主要反對黨國大黨領袖、出生於意大利的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比女王還富有。儘管這一說法早在六年前就被揭穿了。

在一個收入不平等問題容易引起激烈爭論的國家,有關個人財富水平的不準確報道,尤其是對於政客,可能會嚴重損害其聲譽。

索尼婭·甘地的故事起源於六年前的媒體文章。2013年,《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曾發佈了一份包括索尼婭·甘地在內的世界領導人財富榜,但隨後由於該榜單所援引的第三方數據受到質疑,索尼婭·甘地被從榜單中除名。在2014年的上一屆大選中,索尼婭·甘地宣稱其擁有900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869萬元)的資產。而外界預估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身價遠高於此。

不過,此次大選期間,“索尼婭·甘地財富超女王”的故事仍被廣泛流傳,傳播者包括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的一位發言人。

此外,社交網站上的一些帖子聲稱,從索尼婭·甘地年輕時的照片中可看出她生活的環境非常奢華,並對她的道德品質提出質疑。但後經證實,照片中的主人公是好萊塢著名女演員,與索尼婭·甘地本人無關。

莫迪的教育背景

另一個廣為流傳的假新聞與現任總理莫迪的教育背景有關。

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是古吉拉特邦(Gujarat)一位茶葉商的兒子,從小便受到平民教育,這使他與許多支持者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莫迪方面宣稱,他已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然而,在一段流傳廣泛的視頻中,莫迪表示,他在高中(10年級)之後就沒有再上過學,一些反對黨國大黨的支持者們會分享這一視頻。

BBC報道指出,這段視頻只是莫迪很久前接受採訪中的一部分,在採訪中,莫迪明確表示,他的學位是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獲得的。2016年5月,印度人民黨還特地“曬”出莫迪的大學文憑,並向多家媒體記者發放莫迪的大學文憑複印件,以回應政敵所稱莫迪學歷造假一事。

儘管學位疑雲已被澄清,但上述“高中後就沒再上過學”的視頻,仍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網站上流傳。

印度大选丨大选期间,被揭穿的假新闻似乎正在“回归”

印度大選舉行第二階段投票現場

虛假民調和假獎項

虛假的民意調查和子虛烏有的獎項在社交媒體上尤其受歡迎。

有一種說法流傳了很長一段時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莫迪評為世界上最好的總理。這顯然是虛假的,因為教科文組織從未有過這樣的獎項。

然而,已澄清的謠言在此次競選期間又重新流傳起來。

類似地,還有人造謠說,“BBC經調查後稱國大黨是全球第四大最腐敗的政黨”、“BBC預測人民黨將獲勝”。另外還有些假消息稱BBC預測國大黨在民調中領先。事實上,BBC已明確表示,該媒體不會在印度進行選舉民調。

假手指投票?

關於選舉程序的大量虛假信息也會在競選活動中傳播。

在印度,每個投完票的選民都必須把手指蘸上紫色染料,以防止重複投票。

本月,一個虛假的謠言再次浮出水面:許多印度選民利用假手指來獲取多次投票的機會——把假手指蘸上染料,然後再用自己的真手指,或者另一根假手指繼續投票。

如何解決假新聞的問題?

印度大选丨大选期间,被揭穿的假新闻似乎正在“回归”

印度大選舉行第二階段投票現場

儘管一些社交媒體機構已經開始著手處理病毒式假新聞,但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墨爾本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研究社交媒體和印度政治的教授烏沙·羅德里格斯(Usha Rodrigues)表示,儘管社交媒體平臺做出了努力,但私人網絡中的信息流動實際上是無法控制的。對於那些傾向於相信一個“故事”的人而言,“即使謊言被揭穿了,他們可能也不會相信這個信息是假的”。

羅德里格斯稱,“政黨的社交媒體機構可能會為了政治利益,繼續在有關大選的各種新聞中植入虛假信息。”

國際事實核查網絡(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的印度評估員考爾(Kanchan Kaur)表示,隨著算法助長偏見,信息往往在圈子內被共享。《印度互聯:描繪新媒體的影響》(India Connected: Mapping the Impact of New Media)一書的作者之一沙利尼·納拉揚(Shalini Narayan)也表示,用戶傾向於分享這些視頻,因為他們堅信“眼見為實”。

在線搜索可能會優先顯示事實核實後的結果,但羅德里格斯表示,這些管理措施可能無法落實到虛假信息盛行的私人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