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既然你活下來了,就不能白白的活著。”

《琅琊榜》裡這句臺詞,對於胡歌來說,一定不僅僅只是一句臺詞那樣簡單。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他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表示過:自己能活下來,是有使命需要自己去完成的。

2006年的那場車禍,不僅奪走了他的容顏、朋友,也給予了他沉思的力量。

這份沉思的力量,造就了一箇中國影視圈足夠實力派的“演員胡歌”,而不是一個“人氣偶像胡歌”。

這個世界上,絕少有人能在追捧中保持理智,胡歌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自然也不能免俗。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22歲,大學還沒畢業,“李逍遙”就已經火遍全國,“胡歌”就已經火遍全國。

這對於一個初入娛樂圈的小演員而言,毋庸置疑有著“致命”的衝擊力,胡歌自己也表示“整個人都是飄著的”。

然而很快,一場意外讓他跌落雲端。

好朋友喪命、自己毀容,這些打擊一度讓他難以承受。

後來,金庸先生送給他16個字,助力了他的涅槃重生。這些字是:渡過大難,將有大成,繼續努力,終成大器。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金庸先生對胡歌的影響頗為深遠,以至於他不僅在後來的各個頒獎典禮上重提這段故事;在自己的博客他也曾坦言,自己最想成為的就是“郭靖”那樣的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無論是不是受到金庸先生贈字的鼓舞,總之胡歌在車禍後一年,復出了。

復出後的胡歌,第一部作品正是《神鵰英雄傳》,出演成長階段的“俠之大者”郭靖。

在此後的十幾年裡,徹底從“人氣偶像”轉型成“實力演員”。無論是古裝、現代、還是穿越,都被他演了個遍。

不過,胡歌真正讓人佩服的地方是他並不滿足於現狀,而是不斷打破桎梏。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話劇《如夢之夢》)

除了演員,他還演話劇、是歌手、還是攝影師、甚至還配音,他彷彿是刻意將生活過得“千面”,以彌補某些失去。

但實際上,胡歌的演員之路並不完整。

無論是話劇還是電視劇,他都拿了足夠多的獎了,唯獨在演員的另一個大舞臺,他長期缺席。

“電影演員胡歌”,這一直是他不曾踏足的領域。

胡歌參演的電影,能說上名的,似乎也只有去年的《你好,之華》,而且戲份也並不多,屬於客串出演。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就胡歌的知名度和資源來說,拿一個電影角色絕對不困難。真正困難的是,他要如何百分百坦誠面對自己“毀容”後的樣子。

電影熒幕不同於電視熒幕和話劇舞臺,高精度的攝影攝像,會把演員臉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呈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上。此時,坦然面對沒有濾鏡和磨皮的畫面,會成為每一個對自己面部細節不自信的演員,最難邁過的坎。

或許,這些年來胡歌對於這一點,始終還是有一些介懷。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琅琊榜》、《獵場》之後,胡歌進一步沉澱了自身,不僅在風評最好的時候突然消失,出國求學;同時也開始轉型做一些以往沒有嘗試過的東西。

《你好,之華》在我看來就是胡歌進軍大熒幕的一次嘗試,從“張超”這個角色的表現來看,這種嘗試的反饋是正面的。

這部由巖井俊二親自操刀號稱“中國版情書”的電影,儘管有周迅、杜江、秦昊等演技派壓場,但是過度脫離實際的劇情還是讓整部影片的風評不佳,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客串出演的胡歌卻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這證明了,胡歌並不僅僅只有“電視劇演技”,他的實力對於電影,照樣能夠駕馭,他真正需要克服的是自身對“大熒幕”的抗拒情緒。

如果說《你好,之華》只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展現,那麼下面要說的這部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絕對會成為胡歌演員生涯重量級的作品。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

導演刁亦男,上一部作品是《白日焰火》,很大程度上來說,廖凡的柏林影帝,有一大半是他調教的功勞。

這一回,廖凡依舊在場,除此之外還有萬茜、桂綸鎂、以及男一號胡歌。

這應該是胡歌第一次在電影中擔任男一號,配戲的還是三位實打實的演技派,這也難怪會直接入圍戛納的主競賽單元。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偷面對誣陷被追捕的過程中,在絕望中尋求自我救贖的故事,展現夫妻、兄弟、朋友之間的感情糾葛,從而反映小人物的命運、大時代的變遷。

從影片取得的反響而言,胡歌第一次擔任男主就直接奔著“戛納影帝”而去,這樣的成績不可謂不耀眼,不可謂不輝煌。

從“電視演員”到“電影演員”,胡歌做到了

儘管最終能否從“提名”進不到“獲獎”暫時還不得而知,但是目前這個成績對於胡歌的電影熒幕的演技,無疑是最有力的肯定。

這也意味著,在以後的影院,“胡歌電影”不再是缺席的存在。對於觀眾而言,無疑是幸運的;對於胡歌而言,金庸先生的“16字真言”,他又進步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