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旗下的現金奶牛:全球擁有1.4萬間店面,年營業額超千億

想必很多人對於李嘉誠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不論是花甲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有所耳聞,畢竟在前幾年馬雲與馬化騰的產業還未達到高峰時這個名字成為了當時華人首富的代名詞。李嘉誠經商多年構建起來的李氏家族龐大的商業帝國在華人商界可以說有著很大的名望,而其也作為華人商界的代表,可以說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

李嘉誠旗下的現金奶牛:全球擁有1.4萬間店面,年營業額超千億


李嘉誠家族旗下的產業眾多,而將常備受關注的主要包括五大板塊:地產、零售、能源、通訊、基建。而和記黃埔的零售集團屈臣氏卻是鮮有人關注,雖然很少人瞭解李嘉誠與和屈臣氏的關係,但並不代表這一點可以忽略,因為每年屈臣氏的營業額都會超過千億元,更是給集團帶來上千億的收入,是和記黃埔的主要收入之一,甚至被譽為李氏的現金牛奶。

根據今年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公佈的去年度報告顯示,屈臣氏去年實現銷售額達到了1689.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44億元),每月平均下來就有120億左右的營收,同比增長8%。從一些公開資料可以瞭解到屈臣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將近百年的歷史。業務涵蓋廣泛,例如化妝品、食品、電子產品、機場零售,以及瓶裝水飲品製造等。目前經營著十多個零售品牌和五項連鎖業務,包括百佳超級市場、個人護理商店、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以及機場免稅商店等,在全球24個市場經營這1.4萬家店鋪。也許仔細留意的話,你會發現國內很多城市都會有屈臣氏的店鋪,特別是對於女生來說,甚至都有可能在其中消費過。

李嘉誠旗下的現金奶牛:全球擁有1.4萬間店面,年營業額超千億


雖然屈臣氏目前已經歸入李嘉誠旗下,但其創始人確實一位英國人-沃森(Watson),1828年這名英國人在廣州開了家店鋪。隨後又轉至香港經營。而屈臣氏這一名字更是起的很直接,是因為這個英國人的名字普通話音譯為沃森,但按粵語發音為:屈臣,進而直接命名屈臣氏。隨著多年的發展,逐漸的屈臣氏在香港擁有眾多連鎖店鋪。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家老牌企業被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拿下,成為日後非常重要的業務之一。

和記黃埔拿下這一連鎖店後,就開始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完善改革,加入了多個項目成為了現在這種多個類目的零售業務,千禧年剛開始,屈臣氏集團便開始走進歐洲市場,也得益於李氏集團的強大,沒有幾年時間就相繼拿下英國知名連鎖店和荷蘭連鎖店,逐漸的屈臣氏完成了在歐洲市場的初步戰略佈局,隨後集團又以55億港元拿下了法國最大的香水零售商。通過不停的擴展,逐漸的屈臣氏在歐洲市場站穩了腳跟,並且營業點不斷增加,而這一零售店也逐漸的融入了歐洲人的生活中,營業額也是水漲船高。

李嘉誠旗下的現金奶牛:全球擁有1.4萬間店面,年營業額超千億


後來隨著國內經濟狀況的好轉,消費水平的提高,屈臣氏又開始把目光放到了國內,為了搶佔有利的商機,屈臣氏先後與萬達、中糧等國內商業巨頭達成了合作,近8年間內在全國開了3000多家店鋪。成為大眾熟知的美妝產品零售連鎖品牌。產品包括本土品牌、進口產品以及自有產品,其自有約佔三層,產品因為規模和成本優勢一直是這一零售業務的主要利潤來源。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新品研發和生產的流程。近幾年隨著線上業務的迅速發展,屈臣氏也進行了轉型,並且不斷擴大線上線下客戶社區,更是擁有了1.3億名會員。大部分門店提供了“門店自提”及“閃電送”等購物服甚至陸續與國內物流菜鳥、餓了麼以及京東到家等合作拓展外送服務。在去年經過實施多項策略,對店鋪進行改裝重新佈局,結合線上線下的服務以提升客戶體驗幫助可比店鋪的銷售跌幅有所改善。

李嘉誠旗下的現金奶牛:全球擁有1.4萬間店面,年營業額超千億


雖然近些年隨著新一代富豪的不斷產生,李嘉誠逐漸的失去了“華人首富”的寶座,但依舊名列前茅,根據《福布斯》2019年公佈的香港五十大富豪榜來看,李嘉誠已連續21年蟬聯榜首,而華人富豪中身價也僅次於馬雲與馬化騰,擁有317億美元。有人採訪李嘉誠做生意的秘密:他曾表示要有捨得意識,還曾說過一定要有充足的現金流,不斷重塑自我,便可以鞏固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