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願既要考慮學校錄取最低線,又要考慮各分數段的人數


填報志願既要考慮學校錄取最低線,又要考慮各分數段的人數


選個好學校,還是選個好專業?這是在填報志願時感到左右為難的問題。對如何處理學校志願與專業志願的關係,考生著重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哪一個自己更喜歡;二是哪一個命中率更高。兩利相權就其重,確定好第一選擇。

報考志願時的專業選擇與未來就業有關,但還不完全等同於未來職業的選擇。隨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制度和企事業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所有專業都會隨著市場經濟的需要不斷調整和發生變化。

目前的專業選擇只是未來職業選擇的方向,是為未來從事的工作選擇一條學知識打基礎的途徑。目前大學的辦學模式多以理論知識與研究方法的傳授為主,更多的職業崗位知識需要從大量的工作和社會實踐中獲得。國家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呼喚人才,關鍵看考生適合在哪方面發展。


填報志願既要考慮學校錄取最低線,又要考慮各分數段的人數


每一個招生專業都有它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每一個專業的畢業生在各條戰線上都會湧現出一批出類拔萃的人才。

報考應分清專業錄取線與各分數段人數分佈;

要想被中意的學校或專業錄取,還要弄懂弄通學校與專業錄取分數之間的關係和位置。如:有一位考生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和歷年各學校的錄取情況選中了一所學校,他選擇的依據是自己的成績達到了這個學校的最低錄取控制線。從表面來看,這樣選報志願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一般情況下應當被該校錄取。但進一步分析就不完全是這樣了。


填報志願既要考慮學校錄取最低線,又要考慮各分數段的人數


一個學校的最低錄取線,正常情況下反映的是該學校錄取分數最低的專業的分數要求,而高分專業的分數要求卻要高出低分專業十幾分、幾十分。然而,有些考生恰恰用自己的成績與所選學校的低分專業線對照,忽視了其他高分專業線,盲目地選報了錄取分數高的專業,有的還寫上不服從專業調劑,結果造成落榜。

因此,考生填報志願時,既要考慮學校錄取的最低線,又要考慮各分數段的人數。結合分專業的招生計劃,算出自己的位置和進入某些專業的可能性,綜合考慮,使學校和專業兩個方面都得到兼顧。


填報志願既要考慮學校錄取最低線,又要考慮各分數段的人數


陳晟老師:高考志願填報專家、13年高考報考經驗。為考生提供個性化的志願填報方案,成功指導上千名考生升入理想大學。深諳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具有多年自主招生申報實戰經驗,每年指導數十名考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