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華芯通公司將於4月30日關閉

從今年年初開始,就有相關人士陸續告訴筆者,國產Arm服務器芯片項目貴州華芯通正在面臨經營困境。而據筆者多方獲悉,現在華芯通也的確前景不妙。有知情人士告訴筆者,華芯通CEO汪凱博士在今年已經悄然離職。至於其他員工,也都陸陸續續處於離開或者找工作的狀態。

實錘!華芯通公司將於4月30日關閉|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接到不同渠道來自華芯通公司的網友爆料,華芯通剛剛召開了內部溝通會,宣佈經股東的慎重決策,公司將於4月30日關閉,所有員工將在此之前離開公司。還有人透露,公司管理層同時給出了員工的離職補償方案,與大多數人心理預期基本一致,現場員工沒有表現出過激的反應。儘管很多人在此前已經有所心理準備,但在此消息一出,公司裡面的整體氛圍還是有些黯然惆悵的,據說有些員工當場落淚。

我們回顧近期坊間對於華芯通的傳言不斷,靴子終於落下來了。從2016年1月貴州省政府和高通簽約,華芯通一度承載了Arm架構“中國芯”的夢想,在成立初期,可以看到貴州省政府對於這個項目的魄力,彼時的高通也是雄心勃勃,服務器芯片打破Intel的壟斷,在中國市場開闢一片天指日可待。去年11月華芯通“昇龍”cpu橫空出世,獲得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據華芯通員工的說法,宣佈產品量產後,市場反響還是非常熱烈的,已有一些大的互聯網客戶表達下訂單意向。沒想到,才事隔幾個月,便發生驚天大扭轉,人們不禁要問,到底發生什麼?

其實,從行業內部看,Arm架構服務器芯片依然充滿生機,國產的華為海思以及飛騰都在深耕這一產業生態,Ampere也進入中國,Arm的生態並不像有些X86支持者講的那麼脆弱。華芯通的退出,想必和去年開始發生的一系列“黑天鵝”事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高通本身的策略選擇,放棄了服務器芯片,也會是一個重要因素。服務器芯片這類頂級高端產品,技術難度相當大,失去高通有力的支持,對於華芯通在技術、資本吸引力、和市場生態上會是巨大挑戰。此外,從商業市場上,面對華為這一類對於產業鏈整合資源強大的對手,華芯通也是壓力重重。基於技術和商業市場上的困難,如果僅僅依靠政府的輸血,想必不能長久,從這些角度基本可以看出華芯通的命運走向。中國半導體行業在面對機遇和挑戰時需要突破,克服技術、生態和商業市場上的重重困難,才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華芯通官網資料顯示,2016年1月,中國貴州省和美國高通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併成立合資企業華芯通,面向中國市場設計並銷售國際水平的Arm服務器芯片。根據協議,合資企業首期註冊資本18.5億人民幣(約2.8億美元),其中貴州方面佔股55%,美國高通公司方面佔45%。

相關報道則指出,華芯通的Arm服務器芯片是基於高通的Centriq2400芯片做開發,或者說與高通Centriq2400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華芯通方面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提過,他們的首代芯片就是基於高通的芯片,並加入了一些自身關於安全的研究。

因為華芯通做的產品是旨在取代英特爾接近壟斷的服務器芯片市場,所以在項目早期,公司也是高舉高打。但到了去年年中,華芯通技術的出讓方高通基於本身的業務和形勢考慮,事實上砍掉了其Arm服務器芯片業務,當時就有不少人對華芯通的前景表達了擔憂。但是華芯通依然在去年年底宣佈了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構國產通用服務器芯片—昇龍4800 (StarDragon 4800) 的正式開始量產。

據官方報道,昇龍4800兼容ARMv8架構的48核處理器芯片,在CPU設計和性能表現方面堪稱驚豔。其採用目前服務器領域先進的10nm製程工藝封裝,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內集成了180億個晶體管,每秒鐘最多可以執行近5000億條指令。昇龍4800擁有低功耗、高性能雙重優勢,在性能上可媲美國際市場上的主流高端服務器芯片產品。此外,在安全性方面,昇龍4800內部集成符合中國商用密碼算法標準的密碼模塊,結合安全可控的基礎架構,為應用系統的信息安全提供芯片級的技術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