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最有條件成為新型智慧城市運營商

在日前舉辦的FTTH亞太大會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王光全指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是規劃、融資、建設和運營四位一體,智慧城市運營商應運而生。基礎電信運營商憑藉已有網絡基礎資源和雲網平臺,最有條件成為新的智慧城市運營商。

運營商最有條件成為新型智慧城市運營商


王光全表示,新型智慧城市有三大特徵:

一,面向智慧城市的電信網絡是連接整個城市系統無線/有線傳感器的網絡,為智慧城市的電網/能源、交通、安防等方面提供直接的解決方案。

二,面向城市中的各種垂直行業應用不僅提出了無線接入需求,也提出了移動邊緣計算(MEC)的需求,包括光纖、機房在內的電信基礎設施已成為智慧城市承載的基礎。

三,面向家庭和智慧城市應用的AR/VR等各種視頻業務對固定接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運營商要建設滿足智慧城市要求的網絡基礎設施,離不開光纖和5G。5G面向三大場景,一是eMBB,高達10Gbit/s的傳輸速率,為用戶提供超高清視頻、VR/AR等身臨其境的業務體驗;二是mMTC,以每平方公里百萬設備連接技術,支撐智慧城市、智能樓宇為代表的海量設備接入與互聯;三是uRLLC,憑藉超低時延超高可靠性的技術優勢,深入到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垂直行業應用,並大大提升行業運營效率。

與此同時,固定網絡業務發展也呈現相同趨勢,以4K/8K/AR/VR/3D視頻、工業控制、政企私有云等業務方向為突破,正朝著大帶寬、低時延和海量連接演進。

基於光纖物理資源實現的固移融合,在5G時代面臨嚴峻的挑戰。王光全介紹,5G和智慧城市的發展需要更多光纖接入,包括固定接入和移動接入。5G基站接入數量將是4G基站的1.5倍,同時還有巨量的小微基站、光纖化室內分佈、海量的物聯網接入、智慧安防/平安城市等需求。但是,光纖又是一種“啞資源”,其無源特性使得運營商只能進行人工週期性核對盤點,由於人工管理不當,使得近30%的光纖資源處於閒置或者不可用狀態,難以滿足智慧城市的發展需要。

王光全最後對面向智慧城市的基礎網絡建設提出了6點建議。

一是5G承載,應遵循固移融合、多業務綜合承載的大原則,實現光纖光纜和局域機房等基礎設施及設備的有效資源共享,打造融合統一的基礎承載網絡。

二是5G網絡與網絡雲化相輔相成,雲和數據中心的建設及光互聯需求仍然非常強烈,內部、城域和骨幹互聯。

三是超密集組網的5G建設。包括宏站、數字化室分及小微基站,將帶來巨量的光電線纜資源消耗,尤其是光纖。

四是有效地利用FTTx建設的光纖光纜等基礎設施資源,使之成為運營商5G和智慧城市低成本建設和差異化競爭的利器。

五是光纖是5G時代萬物互聯的最好媒介,但不是萬能的,有些場景下需要結合WDM等傳送技術,充分釋放光纖及頻譜資源。

六是新型光電線纜的技術創新和引入應用,包括但不限於G.654、OM5、MPO、隱形光纜等,降低網絡總體成本,是運營商和產業鏈始終關注並投入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