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社區熄火,中信國安爆雷,社區電商為什麼這麼難做?

上個月,業內傳聞,國安社區早已開始裁員,其最高峰時員工人數超過7000人,而目前已裁員人數總計超過6000。

本月初,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先後發佈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

昨日,一份名為《關於懇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協調解決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重組過程中有關問題的函》的文件在坊間流傳。內容顯示,中信國安已啟動資產重組工作,就流動性風險向銀保監會請求協助。這封信函由中信集團向銀保監會發出,大意是請求銀保監會出面,協調相關債權人,也就是說,中信集團希望銀保監會出面擋一擋前來向中信國安追債的金融機構。

查閱中信國安官網,其主營業務,除了前面提到的控股白銀有色和中信國安葡萄酒外,其餘的四項業務,都面臨或大或小的問題。

國安社區熄火,中信國安爆雷,社區電商為什麼這麼難做?

1.中信國安股份:其核心業務在有線電視領域,而隨著近幾年OTT互聯網視頻的發展,有線電視用戶持續流失,可以預見這塊業務難以稱得上朝陽產業。如果不算出售資產所得,2018年,可能該業務板塊將會出現小幅虧損。

2.中信國安第一城:地處河北香河,微縮的北京城,雖主打會議接待,但一方面離京城較遠,另一方面少了很多不符合八項規定客源,所以落成十多年,一直沒有打響品牌,磕磕絆絆,發展不溫不火。而隨著裝修設施逐漸老舊,持續投入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上個月,在多個貼吧中,也爆出了欠薪的消息。

3.中信國安府:地處北京二環內宣武門腹地的高端房地產項目,開發已近10年,但由於面臨土地糾紛,這個投入200億的房地產項目,正面臨無法銷售的困局。

4. 世紀愛晚:作為一家投資性質的公司,重點在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佈局,其所參與的項目很多都是需要高投入但目標是追求合理長期穩定回報的資產運營類項目,如養老公寓等,難以帶來業績的大幅增長。

除了以上幾項業務外,近年來,中信國安還重點拓展了一項業務,倒不是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的投資方是中信集團的另外一家控股子公司;而是國安社區,一個誕生於2015年的社區O2O平臺。

近一兩個月來,中信國安的一系列問題,似乎都是從國安社區的危機開始的,而據業內傳聞,國安社區三年共計投入200億,在全國十餘個城市建設了近500家門店,其中員工一個月工資就需要支出近億元,還有大量的店面費用和營銷費用。這種花錢速度,幾乎超過了整個國安府的建設投入,達到了世紀愛晚所管理的投資基金的5倍,夠重建一遍天下第一城,以及使其有線電視業務上市公司十年內保持當前利潤水平了。所以,即便中信國安的爆雷,不完全拜國安社區所賜,但國安社區這個投資黑洞,絕對是壓垮中信國安的最後那座大山。

國安社區熄火,中信國安爆雷,社區電商為什麼這麼難做?

為什麼中信國安會被社區電商傷得這麼深?大致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缺乏創新基因,缺乏有經驗的投資機構護航

創新絕不是想當然,而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知識學習、經驗積累、市場分析、用戶研究和產品迭代的基礎上的,國安社區的創業團隊,顯然缺乏在O2O領域的創新基因,而其引入的投資,也大多來自如居然之家和中信集團等非互聯網領域的門外漢企業。國安社區,幾乎早早就是一個等著被業內人士看笑話的案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安社區就是個學了半瓶子醋的有錢富二代,偶然間知道了“通過高頻零售帶動低頻服務”這種讓其深表認同的大概念,就拉上了一幫和自己一樣的門外漢,開始了無師自通的任性創業。這樣的項目如果放在央視“創業英雄匯”播出,一定會被投資人們噴得體無完膚的,但可惜,含著自家產的金鑰匙出生的中信國安,根本沒機會,也沒心情去接受來自上維世界的中肯點評。

第二:管理層級多,做事不務實,弄虛作假

作為類國企性質的公司,國安社區的業務管理流程和決策流程很長,對公司高層、對集團高層,甚至對上級集團高層,都需要交數據、講故事、等決策。基層員工迫於績效工資壓力,公司考核什麼就要完成什麼。很早就做起了刷用戶、刷訂單、刷流水的事情,造成了門店開始“走歪路”來完成業績考核的普遍現象。“虛假業績非常嚴重,誰都知道其它城市的數據是假的,但誰都不說,都研究別人是怎麼刷數據的,然後自己開始學。”

雖然很多互聯網公司也在做刷數據這種事,但大多是在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商業模式已經基本得到市場驗證以後,為提升品牌影響力而使出的取巧手段。但國安社區這種業務剛起步就開始刷數據,則可能嚴重影響公司決策層對商業模式是否成立的基本判斷,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只看到社區電商的希望,沒看到社區電商的絕望

中國社區O2O市場規模已破萬億元,其背後發展的邏輯除了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更多的是年輕人消費方式和消費需求的轉變以及零售行業的重構。但做社區電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在社區放門店,要知道,即便店鋪距離自己只有800米甚至500米,很多社區居民也還是會拒絕下樓。拿起手機,打開京東到家、美團外賣或盒馬鮮生等,這也叫社區電商;更延伸一下,那麼多做保潔、家政、維修的O2O互聯網公司,有哪個敢在每個社區都安插門店的?

所以,國安社區表面上在做社區電商,實際只是在做社區商業,這其實是那些傳統低成本運作的社區便利店和蔬菜水果店的領地。國安社區承擔著高昂的店面和人工成本,卻在和夫妻店爭奪極其有限的利潤空間,而這一點利潤空間,根本不夠養活背後龐大的產品和運營團隊,拖著笨重的身軀,如何與螞蟻雄兵爭食?這種大方向的錯誤,其實已經決定了國安社區最終腹背受敵的絕望境地。

國安社區熄火,中信國安爆雷,社區電商為什麼這麼難做?

至於其它一些細節問題,如國安社區的商品品類過雜,供應鏈優勢不明顯、缺乏零售人才和經驗等等,都不是主要問題。如果創新基因沒問題、管理體制沒問題、業務方向沒問題,具體的業務細節,都是可以通過不斷的迭代和人才引入自我調整好的。只可惜,國安社區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甚至於,直接將母公司中信國安也帶進了深淵。

相比來得快也跑得快的復華集團的地球港新零售超市,顯然國安社區給中信國安帶來的傷害要大得多,甚至於已幾乎讓母公司陷入深淵。經此一事,不知道那些傳統大企業,是否還敢輕易觸網?

本文系“科技無憂網( 微信公號ID : kejiwuyoucom )”原創,如轉載請附出處。認知互聯網,解讀新科技,助力創業創新及傳統企業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