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歡迎朋友收藏,更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 ,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3.操作技術

獲得樹材

獲得樹材有兩條途徑:採掘樹樁和繁殖育苗。

採掘樹樁指從山野挖取多年生的樹樁,再培育加工,因材處理。選擇樹樁時,要綜合考慮樹種、樹齡、形態、發展前景等因素。尤其要注意主幹的線條,以具有蒼古、瘦勁的特點為佳。

山野採掘的樹樁要做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養坯”。養坯宜種在培養盆裡,便於以後整姿操作。養坯期間除了做好養護管理外,還要酌情對枝幹做初步的造型。一般養坯一年後即可全面造型。

最新盆景操作檯,停轉隨心,玩盆景必備:


繁殖育苗則是通過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方法獲得材料,自幼培養(圖101)。苗培的材料,也要在主幹易加工的時候做好初步造型,以達到細微的彎曲變化。一旦枝幹長粗以後,就很難再將細部加工出理想的線條。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1 苗培的黃楊樹材

上盆

經過一定時間培育的樹材,即可上盆。上盆時先準備好盆和土,然後用塑料絲網填塞盆底孔,以利排水。同時將金屬絲穿過盆孔,用來固定樹根(圖102)。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2 用塑料絲網填塞盆底孔,並將金屬絲穿過盆孔

在樹木的位置、方向和角度基本確定後,先在盆內放一層粗粒土,以利透水(圖103)。再將樹木的根部仔細地整理一次,剔除部分舊土,剪短向下直生的粗根及過長的盤根,使之適合栽進盆中。剔土與剪根的多少要根據盆的形態及大小而定。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3 在盆內放一層粗粒土

栽種樹木必須用金屬絲將樹根與盆底扎牢,這對於文人樹盆景尤為重要,不僅能防止因樹木搖動而影響根系生長,而且可以保持主幹的角度。栽種時,一邊放入較細的中粒土,一邊用竹扦將土與根貼實,使根與土充分接觸,中間沒有大的空隙。不要將土壓得太緊,以利於透氣透水。然後在盆土表面撒上一層細粒的裝飾土,放滿到接近盆口處,上盆即完畢(圖104~105)。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4 將樹根與盆底扎牢,用竹扦扦鬆土壤,使土與根貼實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5 上盆完畢

文人樹盆景對於露出土面的根十分講究,要注意理順根系,處理好雜亂交叉的根。文人樹栽種的深淺以根部稍露出土面為準,不要提起。如有少數提起的根,可用金屬絲彎成“U”形插進土中,將提起來的根按到土面適合的位置。

樹木栽好後,用噴壺澆足水,置於無風半陰處,保持盆土溼潤。一段時間以後,待樹木生出新根,方可按照正常的盆景養護管理。

修剪

修剪就是通過修剪樹木的枝幹、去除多餘部分,達到理想的樹形。【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它是文人樹盆景造型的主要方法之一。修剪能使樹木枝幹蒼勁、自然,結構趨於合理,對於雜木類樹種尤為重要。

修剪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處理好樹木的平行枝、交叉枝、重疊枝、對生枝、輪生枝等影響美觀的“忌枝”,有些剪掉,有些剪短,有些通過攀扎進行改造。

需要縮剪的長枝,要培養到粗度合適時方可做強度的剪縮,一般留下一對側枝(即第二節枝)再培養;待第二節枝長到粗度合適時再剪截,依次完成第三節枝、第四節枝…… 每一節枝大多保留兩根,成“Y”形,一長一短。有時只保留一根,調整疏密關係或避免發生交叉。

創作文人樹盆景時,在確定主幹的面向和角度後,即可做一次基本結構的修剪,將主幹下部的枝條剪去,僅留上部枝;有時也酌情在下部留一兩根小枝。主幹上部的枝條,則根據造型的需要進行取捨疏剪。可有可無的枝,堅決去掉(圖106);必須保留的枝以及不夠粗的枝,暫時不要剪短,以留待攀扎或繼續培養。修剪松柏類樹種時,可在適當位置留下一些枝,去皮做成保存的枯枝。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6 可有可無的枝要堅決去掉

如需要使主幹下部適當增粗,初次造型時可稍多保留樹木中下部的一些枝條,留待以後再剪,有些還可以製作枯枝。

文人樹盆景對於枝的結構要求很嚴,因為將關係到成型以後的總體效果。錯剪一枝,說不定就有可能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但是該剪的又必須及時剪去。初學者往往難以下手,唯有勤學多練,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看得準。

文人樹盆景的創作,註定就是一邊培育,一邊做“減法”的過程,也許要很多年。甚至在作品完成後,隨著樹木的生長,還得繼續做“減法”。有時候還真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攀扎

攀扎是文人樹盆景造型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即經過基本結構的修剪以後,用金屬絲攀扎樹木的枝幹進行造型。

攀扎的優點在於能比較自由地調整枝幹的方向與曲直,更充分、更自由地表達作者的情感。一般雜木類樹種宜粗扎細剪,即將主要枝幹扎到位,其餘小枝用修剪法處理。松柏類樹種的造型以攀扎為主。

攀扎宜採用鋁絲或銅絲。根據所需攀扎枝幹的粗度和硬度,選擇適宜粗度的金屬絲。銅絲在使用前宜先用火燒至發紅,然後讓其慢慢冷卻,這樣不僅用起來柔軟、不易傷樹皮,而且彎曲後又會變硬,有利於固定枝條。銅絲攀扎需要熟練的技巧,不宜多改變;鋁絲無軟硬變化,初學者用起來比較容易。

攀扎前最好對盆土適當控水,使樹木枝條柔軟,便於彎曲。樹皮較薄、易於損傷的樹種,可以用麻皮或布條包卷枝幹,然後再纏繞金屬絲(圖107)。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7 用麻皮包卷枝幹,再纏繞金屬絲

攀扎的順序為先主幹、後大枝、再小枝;先下部枝、後上部枝、最後結頂。注意金屬絲與枝幹要保持大約45度的角度,邊扭旋邊配合拇指製造彎曲。彎曲時用力不可太猛,以防折斷枝幹或損傷樹皮。枝幹彎曲的凸起處須有金屬絲經過,才不易斷裂(圖108~109)。纏在主幹上的金屬絲根部,必須插入盆土中,使之固定。第一圈要與主幹固定好,再往上部纏繞。攀扎某一根枝條時可利用另一根枝條相互固定。繞最後一圈時,金屬絲末端可逆向收尾,以防鬆散。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8 纏繞時注意金屬絲與枝幹要保持大約45度的角度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09 枝幹彎曲的凸起處必須有金屬絲經過

金屬絲可順時針纏繞,也可逆時針纏繞,依據扭旋的方向而定。需要時還可在中途利用枝椏改變角度。金屬線要橫切,不要露出尖銳的角。金屬絲與攀扎的枝幹之間,稍許保留一點不易看出的間隙,不可過緊或過鬆,以免金屬絲的壓力過大而損傷樹皮。【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纏繞同一枝幹上的多根小枝條時,須間隔纏繞,即金屬絲繞好第一枝後,跳過第二枝,繞第三枝;繞好第二枝後,跳過第三枝,繞第四枝,依此類推。金屬線必須在幹上纏繞一圈以上,否則枝條之間會相互牽動,不易定型(圖110)。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0 藉助調彎器彎曲枝幹

如餘下單枝,須將金屬絲頭固定在枝幹相接處的背面,並在主幹上繞一圈後再將絲頭壓住,以達到固定的目的。

同一枝幹需用兩條以上金屬線纏繞時,必須平行並排整齊地纏繞,避免重疊,這樣不僅好看,而且可分散枝幹的表面張力。

當枝幹較粗、用手的力量難以彎曲時,可藉助調彎器,但須墊好調彎器與枝幹的接觸處,並且用力不可太猛,防止枝幹折斷(圖111)。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1 金屬絲攀扎完畢

拆線的時間因樹種及生長髮育狀況而異。生長期要經常觀察,當金屬線快要陷入樹皮時,應及時拆除,以免影響美觀。拆線時須細心,防止傷及樹皮,最好用金屬絲剪剪除(圖112)。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2 用金屬絲剪拆除金屬絲

攀扎過的樹木拆掉金屬絲後,一些下跌枝往往會向上翹。這時只要用細金屬絲將上翹的枝向下吊拉即可(圖113)。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3 用細金屬絲將上翹的枝向下吊拉

使用金屬絲攀扎可改變枝幹線條的形狀、長度和角度,創造出一種自然美態和獨特風格。這是創作者主觀感受的表達,完全受其經驗、修養和審美眼光所左右。這是一項有難度的技術,關係到文人樹作品的成敗,必須謹慎處置。

不可避免地,金屬絲攀扎會對枝幹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是粗枝幹整形後,會使植物木質部、表皮層、形成層的細胞受到嚴重破壞。因此攀扎之後需要特別精心地養護,才不會發生枯枝而前功盡棄。剛攀扎過的樹木最好置於半陰半陽而溫、溼度較高的地方,既要通風,又要避免強風,澆水也要特別注意把握好分寸。

雕刻

自然界的老樹經過風雪雷電和病蟲害的摧殘,一些枝幹的全部或部分枯萎,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圖114)。在盆景創作中,常常會模仿自然界的這種現象,將某些樹種的部分枝幹全部或局部去皮、雕刻,做成“舍利幹”,主要用於松柏類樹種和一些木質堅硬、不易腐朽的樹種(圖115)。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4 自然界的“舍利幹”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5 文人樹盆景中的舍利幹

舍利干與樹幹枝葉形成生與死的強烈對比,能為盆景增加變化,增添古樹的風采。這種殘缺之美不僅能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還能表現出強烈的生存意志,很能打動觀賞者的心,它對於文人樹盆景精神特點的表現具有重要的作用。

創作舍利幹,首先要找好樹木的正面,一般從正面要能看到纏繞的吸水線伴著白色舍利扭轉變化,不可全部只見舍利幹。吸水線的位置影響樹姿將來的發展,雕刻之前應仔細反覆構思,考慮吸水線的方向、在何處扭轉、以何種角度扭轉等等。【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可先用記號筆在枝幹上劃出吸水線,再按圖索驥,用利刀把吸水線劃清楚,然後再用雕刻刀去除樹皮。刀口要平整,傷口才能較快癒合。初作時吸水線可留得稍寬,待癒合後再修小。去除樹皮及創作吸水線可在樹木生長期進行,此時切口較易癒合隆起。

雕刻時先將雕刻刀推進枝幹的木質部,然後順著木質部的紋理將纖維撕下來,這種做法比用機器雕刻更為自然。雕刻中儘量去除白色鬆軟的部分,留住堅硬的褐色木質(圖116~117)。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6 將雕刻刀推進枝幹木質部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7 順著紋理將木質部纖維撕下來

對於粗大的枝幹也可用雕刻機粗雕,再用雕刻刀細雕或手撕,最後用砂紙將雕刻後的木質部表面刀痕稍稍打磨,消除人工痕跡。

雕刻舍利幹,需要去除一些皮層和木質部,一旦發生錯誤將無法恢復,因此務必要認真細緻,切不可魯莽行事。【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雕刻操作要避開炎熱的夏季,最好在冬季樹木休眠時進行,以免影響樹木生長。

對於需要全部去皮的枝條,可先剪掉樹葉,然後用刀和鉗子去除樹皮再雕刻,形成自然的枯枝。枝條去皮以後,宜立即用金屬線調整線條的角度和形狀。

剛翻盆換土的樹木,因根的機能尚未完全恢復,暫時不宜做雕刻。幼齡樹木及地植樹木,木質部不夠堅硬,容易腐壞,最好先上盆培育三五年再雕刻。

盆景平時置於室外,舍利幹易受到風雨的侵襲,再加上每天澆水,難免因潮溼而腐朽,因此要注意舍利乾的清潔與保護。每年將舍利乾洗刷乾淨,待其乾燥後在上面塗抹石硫合劑(圖118)。需注意的是,剛雕刻的樹木的木質部尚未完全乾燥時,尤其是吸水線邊上的傷口尚未癒合時,切勿塗抹石硫合劑,以免滲透進木質部而發生藥傷。

大師專欄I 畫境•詩境•禪境 ——文人樹盆景系列講座(七)

圖118 塗抹石硫合劑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查看愛木的店鋪,更多樁材和工具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