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葫蘆形花插成對

D:21.7 cm (8 1/2 in)×2H:36.7 cm (14 1/2 in)×2

此對花插分量壓手,葫蘆形,中有束腰銜接,過渡自然,一氣呵成。瓶壁厚實,外壁上、下分別鏟地浮雕葫蘆紋圖案,線條自然流暢,枝葉筋脈寫實,構圖巧妙,枝繁葉茂,根脈纏繞,一派生生不息、欣欣向榮之感。

花插為案上清供雅器,此花插黃花梨制,向瓶內觀看,僅有一孔,用料厚重,頗有銅花插的體量感,傳世同類者較為少見。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大漆黃楊蘭花擺件

79×28×44.5 cm (31 1/8×11×17 1/2 in)

此擺件構思巧妙,形如案屏,大漆邊框,內框中生出一株黃楊木雕刻的蘭花,線條優美,蘭葉延展,自然生動。雕刻風格簡潔明朗,線條流暢,素雅光潔,紋路細節處理精緻到位,展現了黃楊木質地及溫潤包漿之美,形象生動。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直棖加矮老方桌

91×91×84 cm (35 7/8×35 7/8×33 1/8 in)

黃花梨制,桌面以格角榫攢邊平鑲三拼面心,底有三根穿帶支承。邊抹素混面,造型圓渾。束腰打漥作,有效承上啟下,與牙板一木連作。腿間設橫棖,每面各裝四個矮老。四足圓材,光素無紋,垂直落地。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盝頂官皮箱

35×26.3×36 cm (13 3/4×10 3/8×14 1/8 in)

官皮箱的造型分盝頂式和平頂式兩類,此例為盝頂。盝頂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即用四條正脊圍成平頂,正脊下面再加立牆。

此箱黃花梨制,雙開門一木對剖,紋理對稱。內置抽屜三層,共四具。正面平鑲圓形面頁,雲頭形拍子,鏤空雙魚紋吊牌,為收納珠寶或書札所用。底座正面採用壺門牙板。兩側安銅提環,便於搬移。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中期 黃花梨嵌癭木圍子有束腰帶託泥禪椅

87×61.5×96.7 cm (34 1/4×24 1/4×38 in)

禪椅做工考究,裝飾典雅。圍子為三屏風式,以黃花梨厚材攢框,打槽鑲嵌癭木板,紋理瑰麗華美。每扇癭木板上填嵌紫檀制福壽紋,工藝精湛,圖案吉祥。三屏風背面的癭木板採用落堂起鼓作,頗為考究。座面為藤編軟屜,乘坐舒適。邊抹素混面,至底壓一道窄平線。束腰打漥作,過渡自然。牙子鎪成壼門式輪廓線,牙、腳沿邊起的陽線,於陽線上又作陰刻,層次十分豐富。鼓腿膨牙,弧度強勁有力,足端順勢收高馬蹄,下承託泥。

禪椅較一般椅具寬大,常佈置在書房佛堂,多為特殊定製傢俱。

參閱:田家青主編,《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70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中期 紅木嵌理石天圓地方掛屏

114×218 cm (44 7/8×85 7/8 in)

掛屏尺寸巨大,保存完整,原裝雲石,頗為難得。

以紅木為框材,為豎立的長方委角形,屏心木板上嵌象徵天圓地方的兩款雲石。上部圓石題“秋崗曉霧”,款識為:曉霧忽無還忽有,遠處還濃近處清。白雲外史汪昱志於春申浦上庽。起首印文“仁者壽”,文末為“汪昱”。此句詩歌應出自宋代葛長庚的《曉行遇霧》:曉霧忽無還忽有,春山如近復如遙。汪昱將第二句改為“處還濃近處清”,詩文對應大理石的紋理,近山遠岫皆掩映於蒼茫霧靄中,頗有意境。清代流行將大理石中的“畫意”轉化到屏風上,好多掛屏也巧妙地把山水畫意境幻化在屏心上,此即一例。下面方形的大理石,則表現水波瀲灩之感,應為款識中所提的“春江浦”,應為今天上海市的黃浦江,細觀大理石紋理,彷彿粼粼波光映月而動,微風拂過,一派春江花月夜。文人所追崇的意境與詩情,全都體現在了天圓地方的兩款雲石中,又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吻合,甚是巧妙,令人歎為觀止。

汪昱,是清代畫家,號墨史,江寧(今南京)人。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有櫃膛圓角櫃

102×56×180 cm (40 1/8×22×70 7/8 in)

此櫃體型碩大,有閂杆和櫃膛,櫃帽及櫃門邊抹混面壓邊線,櫃足外圓內方,有側腳。

大櫃黃花梨制,紋理華美。櫃門正面鑲嵌隨形的長方形銅活。櫃內有屜板一層和安有兩個抽屜的抽屜架,將內部空間分隔成三層。底部設櫃膛。櫃腿間壼門牙板上鏟地浮雕纏枝花卉紋,中有分心花。側面的牙板僅鎪出壼門輪廓,弧線勁挺。

整器用料精研,保存狀況良好。

參閱: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圖版卷丁25、26,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第152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金玉滿堂」夾頭榫帶托子翹頭大案

232.5×52.7×81.3 cm (91 1/2×20 3/4×32 in)

大案從整體看,足以當得起凝重雄偉,渾厚大氣。大案由獨板案面、四個牙頭、四條腿足、兩塊擋板、兩個託泥組成,可輕鬆拆卸,運輸便利。夾頭榫結構拆下來的牙板槽口內,分別寫著“金”、“玉”、“滿”、“堂”四個字,為組裝提供線索。一般傢俱上榫頭、槽口上的標識,多為標註方位的數字,較少見的有“天地玄黃”等千字文號和各種畫押,至於“金玉滿堂”款者,暫未發現第二例(見前文)。

黃花梨用材粗碩厚重,選料精良,紋美質堅。案面獨板造成,宛如“一塊玉”,紋理起伏,生動美觀。翹頭與面板銜接處,切成很薄的直角,以包掩斷面的木紋。案面下又以格角榫攢邊鑲成邊框,承接獨板,造成邊抹中段凹進的效果,形成兩個層次,實為垛邊的造法,這種做法更能成就大案的雄渾一體。牙頭亦用厚材,外形略呈倒垂的如意頭狀,沿邊陽線柔韌有力。方材案足微有側腳,落在托子上,擋板用厚材鎪雕沿邊起線的大朵雲紋,宛然矗立於雲頭紋開光內,質樸大方。

整器造型經典,結構嚴謹,榫卯考究。在明清畫本中多見置於廳堂正中,用以陳設雅物。如此厚重雄偉之器,底足落於托子之上,不使四足著地,為的是免於腐朽;而托子底部又鏟挖凹進去的空間,將托子架空,以縮小糟朽面積,又不沉悶,每一個細節都是工匠長期經驗總結的實踐。

來源:紐約蘇富比1993年3月23日,Important Chinese Furniture, Lot 102.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羅鍋棖長方凳成對

49×45×48 cm (19 1/4×17 3/4×18 7/8 in)×2

此對方凳為標準明式傢俱杌凳類形制,方材,有束腰,羅鍋棖,馬蹄明式。以黃花梨木為材,攢框鑲席面,邊抹素混面。一木整挖的羅鍋棖稍稍退後安裝,不與腿子外皮交圈,故不須用格肩榫而採用了“齊頭碰”的造法。牙、腳以圓格角相交,沿邊起流暢的燈草線。方材腿足,四腿八挓,下承馬蹄。此對凳子,通體光素,用材實在,結構凝練。

參閱:王世襄 《明式傢俱研究》圖版卷甲16,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第23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無束腰柺子紋炕桌

74.2×49.6×27.5 cm (29 1/4×19 1/2×10 7/8 in)

此桌形制特殊,腿子安在四角上,如同有束腰條桌式的炕幾;邊抹噴出,整體呈上舒下斂之勢。

以黃花梨為材,包漿溫潤自然。桌面以格角榫攢邊平鑲面心,邊抹上、下各壓一道寬線,增加了層次感。束腰打窪做,實則起到連接桌面與腿足的作用,牙條鎪柺子紋,實則為兩個角牙合為一個完整的牙條。角牙內沿起燈草線,延伸至足端。四腿方材,上部鎪出花葉,與柺子紋角牙成為整器唯一的裝飾,足端收堅實的馬蹄足。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癭木面鼓凳成對

47.5×47.5×48.7 cm (18 3/4×18 3/4×19 1/8 in)×2

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椅凳類篇章中列出“其他形式的杌凳”,指出方形和長方形以外的杌凳作為其他形式的杌凳,如圓凳、橢圓凳、六方凳、海棠式凳、扇面式凳等等。這些形式在明及清前期的實物中肯定存在,繪畫中也能看到它們的形象,惟傳世實物中,堪稱明式的極為罕見。

此黃花梨癭木面鼓凳,有束腰,四足,插肩榫結構,足下有託泥。此凳全身光素,僅牙子鎪成窪膛肚式輪廓,沿邊的陽線婉轉流暢。凳面四接,渾厚圓潤,面下壓一道窄線。束腰立面打漥作,細節考究。四足的託泥實由管腳棖聯結而成,即上下端都採用了插肩榫,與一般的託泥和腿子在足端聯結的造法不同。整器黃花梨紋理清晰自然,色澤紅潤,葆光自然,頗為雅緻。

此對鼓凳原為藤編坐面,後改為癭木面,還留有穿藤的孔洞。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書箱

39.3×22×17 cm (15 1/2×8 5/8×6 3/4 in)

此箱製作工藝典型,在蓋口及箱口起兩道圓潤的燈草線,起到加厚子母口作用。立牆四角採用明榫接合,正面中央平鑲鏤雕為如意紋形的銅面葉,拍子上開口容納鈕頭,背面安合葉,起到加固作用。並在兩側面安方折形提環,便於搬移。箱底四邊均挖方折弧線,有裝飾和通風防潮的雙重作用。

此類箱具稱為書箱,起到文件箱的作用,其使用功能廣泛,可存放文件、印璽,貴重物品等。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盝頂官皮箱

32×23.6×32.5 cm (12 5/8×9 1/4×12 3/4 in)

官皮箱的造型分盝頂式和平頂式兩類,此例為盝頂。黃花梨制,拐角處以銅片包鑲加固。雙開門一木對剖,紋理對稱,起伏若山巒,美觀大氣。兩扇對開門上緣留子口,頂蓋關好後,扣住子口,兩門就不能打開。內置抽屜三層,共四具。正面平鑲圓形面頁,雲頭形拍子,加鎖,為收納珠寶或書札所用。底座正面鎪壺門式輪廓線。兩側有銅提環,便於搬移。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霸王棖方桌

92.8×92.8×82.8 cm (36 1/2×36 1/2×32 5/8 in)

霸王棖方桌多見的例子是有束腰素牙條的例子,此件方桌,既有頂牙羅鍋棖,又加霸王棖,十分少見。

方桌黃花梨制,桌面以標準格角榫攢邊平鑲三拼面心,其中一條十分窄小,其餘二拼尺寸寬大,為一木對剖,木紋對稱,皆是一側順直清晰,一側起伏美觀。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一道清晰的窄平線,可見明榫。面下接霸王棖,加固聯結。束腰稍高,圓腿直足,四腿八挓。牙、腳以圓格角相交,光素的牙條下面施頂牙羅鍋棖,增加了牙條的厚重感,同時又構成一個完整的桌下輪廓,使全身光素的方桌不致單調。此外,霸王棖和頂牙羅鍋棖的雙重使用,在保證方桌牢固性的同時,也使桌下空間寬敞,使用舒適。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高靠背壽字紋南官帽椅成對

58×45.3×117 cm (22 7/8×17 7/8×46 1/8 in)×2座面尺寸:58×45.3 cm (22 7/8×17 7/8 in)

此對椅黃花梨制,包漿瑩潤自然。椅盤以上為圓材,以下外圓裡方。搭腦造形彎弧美觀,中成枕形,三彎靠背板正面、背面的紋理皆流暢美觀,中上部圓形開光內鏟地浮雕壽字紋。扶手稍稍外彎,在體現威嚴感為主的格調下,又兼顧乘坐的舒適性。後腿上截以挖菸袋鍋的造法連接搭腦兩端,向下穿過椅盤成為腿足,一木連做;前腿亦為相同造法。扶手與前腿鵝脖同樣以挖菸袋鍋榫的造法連接。座面藤編軟屜,椅盤邊抹中部凹進,下有穿帶支承。椅盤下正面牙板鎪壼門輪廓線,鏟地浮雕卷草紋;側面安沿邊起線的窪膛肚券口牙子,背面則裝光素刀牙板。腿間施步步高趕棖,腳踏與兩側棖下各安一素牙條。整器形體高大,典雅精緻。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帶座無閂杆圓角櫃成對

76.5×42×183 cm (30 1/8×16 1/2×72 in)×2

圓角櫃成對傳世,黃花梨制,紋理美觀。帽簷、櫃門、櫃腿沿邊皆起線,風格和諧統一。同櫃的櫃門之間紋理對稱,為一木對剖。無閂杆,不設櫃膛。門上安長方形面葉,中部鏤空作的吊牌。櫃內以擱板分成三層空間,第二個屜板下安有兩個抽屜的抽屜架。腿足方中帶圓,起委角。櫃腿間安光素刀牙條。均帶有兩屜底座,增加了實用性。底座腿足側腳加大,與圓角櫃的A字形自然銜接。

兩櫃一為原皮殼包漿,一作燙蠟處理,此是故意為之,以呈現不同的效果和麵貌。

此對圓角櫃帶原裝櫃座,保存完好,用材考究,以線條和造型取勝。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乾隆 紫檀書函手卷式多寶盒

17.2×10.7×11 cm (6 3/4×4 1/4×4 3/8 in)

出版:董橋《青玉案》,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年。

此盒造型仿書函和手卷,小巧可愛,精緻細膩。自上而下分層雕飾,逸趣橫生。

多寶盒四面雕刻細緻陰線以摹仿線狀經書之式;盒頂置放規整的書匣及經卷,工藝逼真。頂部束帶過渡自然,雕琢細膩,使稜角分明的多寶盒增添了一抹柔和之美,具宮廷審美意趣。

所用紫檀質感如玉似緞,文理細緻緊密,光澤深邃古樸,其深沉色澤、凝重之感與玉之晶瑩剔透、輕盈之感相得益彰。藝匠因材施藝,其以爐火純青的巧工,使本就人文氣韻濃郁的多寶盒,於分寸間流淌出高潔的清雅氣韻。

中國嘉德,《舊時月色——一個文人的案頭清玩》專場,2011春拍,Lot 3488。

參閱:《懷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藝術》,故宮博物院,2002年,第31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馬蹄足羅鍋棖長方凳成對

50×44.5×48.2 cm (19 5/8×17 1/2×19 in)×2

取材優質紫檀,油潤如鏡,金星燦燦。形制為經典明式設計,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一道窄平線,邊抹可見明榫。束腰打窪,做工細緻。牙板用料厚實,牙、腳圓格角相交。一木整挖的羅鍋棖稍稍退後安裝,不與腿子外皮交圈,因此採用了“齊頭碰”造法,而不須用格肩榫。方材腿足由上至下微微收斂,過渡自然,底收明練堅實的馬蹄,造型明快有力。

整器光素無飾,以油潤、美麗的金星紫檀取勝。造型簡約大方,用材厚實,工藝精良,包漿如鏡,十分耐看。坐面軟屜已失,可見一根彎帶。為保持原貌,未做任何修復。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乾隆 紫檀嵌理石大座屏

108×36.8×93 cm (42 1/2×14 1/2×36 5/8 in)

出版:田家青著《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展》,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116頁。

田家青著《清代傢俱》(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98頁。

黃定中著《留餘齋藏明清傢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第310頁。

此紫檀嵌理石大座屏之尺寸為傳世罕見。對比各種資料後發現,這是傳世最寬大桌屏,應為清宮陳設器物。

此件座屏以精選紫檀木攢框,邊沿起陽線,裝大理石屏心,紋理渾然天成,氣勢雄偉的的自然山川間雲霧繚繞,呈現出深遠磅礴之意境。如《全宋詩》所收劉敞《寒林石屏風》詩句所云:“屏風畫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天真通貌皆生成,俗師筆墨那形似。”底座披水牙子與站牙紫檀用料厚重,雕變體螭龍勾雲紋,刀法嫻熟,工藝考究精湛,絛環板開光透雕仿古玉風格飾件,體現了乾隆時期達到頂峰的慕古之風。乾隆帝尚古,工匠常將青銅器上的紋飾融入瓷器、傢俱等之中,使得器物圖案紋飾古樸典雅,透出古風古韻。

屏座以天作之木配合自然之石,靜穆古樸,體現了文人雅士的清賞情趣,置於桌案,坐窮泉壑。

展覽:《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展》,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2008年1月9日-2月12日。

這是一件設計極為精巧,工藝極精的陳設器。雖是一件小型器物,卻可全面展示出設計製作者的水準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

——田家青《盛世雅集》

整個座屏器身均為精選紫檀木,氣度超然,裝飾凝練。屏芯嵌大理石,石紋屬天然面章,呈高低起伏,且色澤清潤淡雅,如雲山蒼茫、煙籠天際之意境,就所選石料而言,已文氣十足;四周紫檀邊框光素無飾,似乎只起烘襯之功,邊框之內槽亦隨大理石的自然凹凸而載度;屏座的擋板成開光式,兩端是菱花叉角,中間裝有狀如玉壁的卡子;站牙、披水牙子都雕以精美的柺子回紋,刀法嫻熟,折轉流暢,毫不滯鬱,間透之佈局堪為匠心之作。不難窺究,天作之木襯托自然之石,正體現著文人雅士的清賞之求,崇在自然,樂在心趣。

此座屏尺寸寬大,但不似為遮擋之用,應屬桌案上之擺件,以備觀摩賞玩。就體度而言,也是已知最大的桌屏,罕有甚匹。

——黃定中《留餘齋藏明清傢俱》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乾隆 紫檀有束腰柺子紋帶託泥大香幾

53.3×49.5×88.2 cm (21×19 1/2×34 3/4 in)

此香幾尺寸較大,通體打漥作,同時紋飾簡潔,從而使得整器輕盈,頗顯設計之匠心。

選用優質紫檀,紋美質堅,色澤沉穆,包漿自然。幾面以圓格角攢框平鑲面心。高束腰,立面鏟地浮雕連續的如意雲頭紋。牙條飾柺子紋,中垂雲頭紋一枚,構圖得宜,細節豐富,工藝考究。兩側柺子形角牙打窪踩委角線,與腿足交圈,銜接貫通自然,取得了完整統一的效果。四足修長,微有側腳,足端收較高馬蹄,足底接託泥。

參閱:朱家溍主編,《明清傢俱》(下)圖150,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2年,第168頁。

田家青主編,《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55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乾隆 御製紫檀有束腰雕西番蓮紋條桌

161×48×90.5 cm (63 3/8×18 7/8×35 5/8 in)

這是一件標準有束腰結構的條桌。採用優質紫檀制,油潤有澤,用料考究。桌面攢框鑲二拼面心,邊抹素混面,至底壓一道窄平線。高束腰,立面上部雕刻西番蓮葉紋,線條生動。牙子與腿足相交處挖“牙嘴”作,鏟地浮雕西番蓮紋,雕飾生動、精美、流暢,製作工藝嫻熟,方回紋馬蹄足,有典型的乾隆時期宮廷傢俱特徵。

此桌應出自造辦處蘇州工匠之手,為圓明園陳設而特製的器物。與上海博物館的傢俱展廳內陳設一件清紫檀蕃蓮紋條桌,在形制、紋飾、尺寸等各方面極為類似,同為兩拼桌面,或為同時期製作。高度逾九十公分,或為供器。此桌保存完好,包漿古雅,殊為難得。

紐約蘇富比,Fine Chinese Ceramics & Works of Art, 2010年9月15日,Lot 352.

參閱:田家青《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83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乾隆 紫檀百寶嵌鶴鹿同春座屏

87×48.5×115 cm (34 1/4×19 1/8×45 1/4 in)

座屏是重要的陳設傢俱,可視作建築的一部分,不僅是書法、繪畫、雕刻、鑲嵌等藝術形式的理想載體,同時彰顯著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北京故宮東次間為后妃日常生活和休息的地方,室內便陳設了一件花鳥紋大座屏,與頂箱櫃、香幾等傢俱一起搭配,充滿了宮廷生活氣息。

此座屏尺寸較大,雕工精湛,裝飾富麗。主題為寓意吉祥的祝壽紋飾,應為賀壽定製。屏心在彩漆地上嵌以沉香木、青白玉、骨等,構成鶴鹿同春圖景。松竹、靈芝、蘭草等生動寫實,樹瘤、松針的刻畫十分細緻。鶴鹿同春主題為乾隆時期流行的題材,在座屏、掛屏等器物上均有體現。

背面屏心則以朱漆描金工藝繪松鶴延年,主景為雙松雛鶴,小鶴憨態可掬,展翅欲翔,可愛生動;一彎新月半掩於雲朵之後,詩意盎然。圖案描繪精緻細膩,生動寫實。

屏心下絛環板長方形開光內鏟地浮雕西洋卷草紋,即西番蓮紋,中間為一枚壽字紋。底座雕抱鼓為墩,上樹卷草紋立柱,並以鏤雕的螭龍紋“站牙”抵夾,披水牙子及墩座兩側飾西洋卷草紋和寶珠紋,均為清代中期流行的紋飾。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乾隆 紫檀萬壽錦地嵌百寶大掛屏

141×79.5 cm (55 1/2×31 1/4 in)

出版:田家青著《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展》,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123頁。

田家青著《清代傢俱》(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96頁。

黃定中著《留餘齋藏明清傢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第318頁。

對比各種資料後發現,此紫檀萬壽錦地嵌百寶大掛屏為傳世最大橫向掛屏,並得到業內專家的認可,此種尺寸及工藝的掛屏民間罕有,相信此掛屏為清宮舊藏。

百寶嵌掛屏始於明代,此掛屏集名貴材質、工藝於一身,為清代國力最強盛的乾隆時期製作,甚為珍貴難得。百寶嵌的工藝以精細稱世,故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曾贊:“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甚受皇室喜愛,成為明清宮廷重要的裝飾物品。清代宮廷室內陳設濃妍華麗,從裝飾角度來看,紫檀嵌百寶的畫框大氣厚重,能和室內陳設和諧統一。

來源:Christie's London, Nov 8, 2005, Lot 50.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轎箱

75×17×14 cm (29 1/2×6 3/4×5 1/2 in)

此箱黃花梨制,質堅紋美,色澤溫潤,包漿自然。兩端箱底各卻掉一角長方塊,其功用是為了搭架在轎子的兩根轎槓上。當官吏上轎後,擺上此箱,不僅可以放文件,還能稍供憑倚。

現例轎箱,光素無飾,只有蓋與箱身相接的子母口上起一道陽線,線條細緻圓潤。側面立牆包黃銅,以加強穩固,蓋頂四端鑲如意雲頭。正面中央平鑲圓形面葉,拍子作雲頭形,開口容納鈕頭,背面安兩隻長方形合葉。打開蓋子,兩端帶側室。下轎時,可將箱取下,隨身攜帶,可見當時對公文奏摺等保管,是十分周密慎重的。

來源:佳士得《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傢俱精萃》紐約,2002年9月20日。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高束腰齊牙條虎爪足炕桌

70×50×27 cm (27 1/2×19 5/8×10 5/8 in)

此炕桌黃花梨制,選材精良,紋美質堅。桌面以格角榫攢邊鑲面心,邊沿起攔水線,邊抹立面上舒下斂,其上鏟地浮雕俯蓮紋,與高束腰下托腮上的仰蓮紋弧形,呈須彌座式。高束腰結構,腿足上截露明,其上雕刻草龍紋。束腰四面雕刻纏枝蓮紋,其間飾壽字紋,與枝蔓巧妙構圖。正面壼門牙板寬大流暢,曲線富有張力,其上雕刻草龍捧壽紋,龍尾及四足均變成卷草,卷轉圓婉,富有韻律,具明式之風範。齊牙條的造法便於在肩部雕刻獸面,使紋飾完整不受格角拼縫的破壞,故而牙、腳沿邊的燈草線在足端上方拐出,饒富意趣。腿子肩部雕刻龍首,可見牙角鬃鬣,神色威嚴。足端刻虎爪抓珠。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

59×45.5×115.5 cm (23 1/4×17 7/8×45 1/2 in)

此高大南官帽椅,挺拔俊秀,三彎靠背板紋理美觀流暢。彎曲的搭腦和扶手以菸袋鍋榫與椅腿連接,工藝考究。椅盤下正面安壼門券口牙子,沿邊燈草線卷轉圓潤,中央出尖,向兩側延展為鏟地浮雕的卷草紋,成為整器唯一的裝飾。兩側面則安窪膛肚券口牙子,沿邊起流暢的燈草線。腿足外圓裡方,施步步高趕棖,腳踏與二側棖下各安素牙子。

此南官帽椅的高度、做工和木材的選擇,都十分考究,應為重要陳設。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雲石面小畫桌

111×66.5×83.5 cm (43 3/4×26 1/8×32 7/8 in)

此桌黃花梨制,寬逾六十六公分,可以作畫案使用。桌面以格角榫攢邊平鑲雲石面心,歷經數百年仍保存完好。雲石質地細潤,石色紋理褐、白相間,變幻有致。邊抹光素,至底壓一道窄平線。束腰窄小,牙、腳沿邊起流暢的碗口線,細緻婉約,優美流暢。頂牙棖子鎪柺子紋,沿邊起線,增加了線條的明快感。四足方材,微有側腳,底收堅實的馬蹄足,乾淨利落。

大理石中的“畫意”到清代轉化為“品題”,如巧妙地把山水畫意境幻化在座屏或掛屏的屏心上,此為運用在傢俱的例子。

整器為原皮殼包漿,文氣自然。其設計也頗具匠心,採用角牙的形式,使得桌面下空間敞亮,便於揮毫。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高束腰三彎腿榻

199×98.5×53 cm (78 3/8×38 3/4×20 7/8 in)

此榻造型獨特,用材壯碩,風格高古,尤其是寬大邊抹、高束腰、厚托腮的交錯承託,以及腿足的彎折轉還,構造出宏大的空間構架,頗有建築之風。

榻以紋美質堅的優質黃花梨木製作,座面活屜,下有六根原裝硬木穿帶支承。邊抹高度超常,立面厚實,鎪挖、雕刻出豐富的層次:中上部凹進,挖出形似一道窄細束腰的凹槽;下部的立面陷地雕刻扁長的海棠形開光,兩側巧飾的相向如意雲頭紋則為鏟地浮雕。高束腰亦為一塊整木,用來分界成格的矮老實為在整木上挖出,而非嵌裝;矮老及海棠形開光,同樣是在整木上鏟地浮雕而成,“去”面而“留”線,足見用料奢侈。寬邊抹、高束腰的凹凸曲折,以及鎪挖、鏟地浮雕、陷地雕刻多種技法的運用,增加了此榻的層次性和律動感。整個高束腰的界分,猶如寺廟大供桌利用高束腰的絛環板做抽屜臉的做法。托腮上斂下舒,自然過渡至三彎腿足。牙板鎪成壼門式,線條遒勁有力,兩側與腿足銜接處鎪雲紋角牙。三彎腿先向外鼓出後,又向內回收,至足底向外卷轉。腿肩披覆雲紋,形如花葉,與足端雕刻的捲雲紋相呼應。足底承圓珠。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此榻融會貫通了須彌座和壼門榻的形式語言,可在北宋李公麟《維摩演教圖》一畫中窺見痕跡,其中並繪須彌座和壼門榻,而此件黃花梨榻兼有二者之風。寬邊抹、高束腰借鑑須彌座,而壼門牙板則更多的吸取了宋代壼門榻的藝術語言,可謂有取捨地借鑑融合了唐宋時期的傢俱形式(見前文)。

紐約佳士得,2004年9月21日,Lot 8.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

152.5×63.7×84 cm (60×25 1/8×33 1/8 in)

平頭案屬於明式傢俱中的經典形制,設計源自古代中國建築大木樑架的造型與結構。二十世紀傢俱專家學者關注明式傢俱,最早著眼於這外形簡約光素,線條清爽的平頭案設計。

此案黃花梨制,案面以格角榫攢框鑲面心,下裝穿帶出梢支承。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窄平線.腿足上端開雙榫納入案面邊框底部,又開口嵌夾耳形牙頭的素牙條。側面安二根橢圓形梯棖。腿足圓材,四腿八挓。此案樸質簡練,平淡耐看,獨具韻味。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螭龍捧壽紋隔扇十二扇

323×60.5 cm (127 1/8×23 7/8 in)×12

圍屏一套十二扇,完整傳世,十分珍貴。以黃花梨大料製成,堅硬的厚度也成就了其上精細的雕刻,不致輕易破損,是能流傳至今的客觀原因。

圍屏中部十扇,每扇兩根立材與五根橫棖組成框架鑲入門板。每扇可分為三部分,頂端絛環板間透雕螭龍捧壽紋;中部為屏心,可嵌裝書畫屏條。下部分三段:上為絛環板,中為裙板,皆透雕螭龍捧壽紋,下為牙板,浮雕卷草紋。左右盡端兩扇上下與其餘十扇相同,只是增加立柱將屏心一分為二,內半部留空,外側則栽入橫棖三根,鑲絛環板三塊,透雕螭龍捧壽紋。十二扇屏腿足穿銅靴。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羅鍋棖條桌成對

106×55.3×88 cm (41 3/4×21 3/4×34 5/8 in)×2

有束腰條桌以牙條下加直棖或羅鍋棖為最常見的形式,此例即為羅鍋棖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牙條亦隨羅鍋棖高拱的位置而往上鎪出一段,新穎別緻。而層次豐富、類似倒置臺座般的邊抹,同樣令人眼前一亮。

此對條桌全身無雕飾,僅以黃花梨美觀自然的紋理取勝。桌面以格角榫攢邊平鑲獨板面心,紋飾美觀。牙、腳以圓格角相交,沿邊起流暢生動的燈草線。高拱的羅鍋棖為一木整挖,沿邊亦起圓轉的陽線,並與腿足交圈。四足方材,底收俊俏的馬蹄足。

條桌成對傳世者並不多見。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有提樑七屜藥箱

40.5×24.3×27 cm (16×9 5/8×10 5/8 in)

此藥箱黃花梨制,紋理美觀,包漿瑩潤。箱體方正端莊,設提樑,便於提攜。門框格角攢邊裝紋理美觀的板心,其上飾方形面葉、鈴鐸形吊牌,邊角處皆平鑲精緻的如意雲頭紋包角。一片前開門,門內設抽屜四層,共七具,排列靈活,富有變化,可將物品分門別類存放,抽屜臉上鑲嵌花瓣形護眼及鈴鐸形吊牌。整器製作規範,穩重大方,實用性強。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圈椅成對

67.3×58.5×99.5 cm (26 1/2×23×39 1/8 in)×2座面尺寸:59×45.5 cm (23 1/4×17 7/8 in)

黃花梨制,選料精良,色澤、包漿沉鬱自然。椅圈五接,曲線靈動,扶手末端出頭飄逸,神采飛揚,十分出色。其造型優美,比例舒展。圈椅是頗具代表性的明式傢俱,製作完美與否,能直接折射出設計者的藝術修養,體現工匠的水平。

此對圈椅是典型的明晚期精品,傳統的造型和典雅生動的紋飾相互映襯,非常協調。靠背板的雕刻分成三個部分,上部如意雲頭紋開光內鏟地浮雕雙螭紋;中段為豎立構圖的長方委角開光,內鏟地浮雕香爐、花觚,觚內巧插枝繁葉茂的花卉紋;最下方為橫構圖的長方委角開光,其內鏟地浮雕柺子龍紋,構圖巧妙,佈局得宜,雕工精湛,犀利流暢。

更值得一提的是,爐鼎花卉紋圖案在同時期的漆器和石雕上都有體現,但用在坐具上則在目前的資料中為孤例。

收錄於:《姚黃魏紫 明清古典傢俱精品展》圖版13,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編,2011年。

展覽:姚黃魏紫——中國古典傢俱展,中華世紀壇,2011年9月23日。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

209×103×66 cm (82 1/4×40 1/2×26 in)

出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編,《鑿枘工巧 中國古臥具》圖版6,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54頁。

此床三塊獨板圍子、軟席面、簡素的束腰、牙板以及秀美的小香蕉腿皆體現了明式傢俱之風格。香蕉腿足部緊收上挑,力道十足,下踩球足渾圓飽滿,作法極盡巧思,甚為少見。

圍板、大邊、牙板以及四腿選材色澤統一,紋理優美,質感溫潤,應為一材一器,這對一件由名貴材料製成的傢俱來說是極為不易的。此床的尺寸較小,文氣十足,大到整體各部比例關係,小到小香蕉腿足部的細微變化處理,可謂恰到好處,拿捏精準。

此床是明代傢俱之典範,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鑿枘工巧 中國古臥具》

此為三屏風獨板圍子式,用獨立整板造成。明式傢俱權威學者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俱研究》中共舉十例羅漢床,前兩例(丙5、丙6)皆為三屏風獨板圍子不加雕飾者。並指出:「獨板圍子用三塊厚約一寸的木板造成,以整板無拼縫者為上,如板面天然紋理華美,尤為可貴。」從側面反映出王世襄先生對木紋之美和長獨板的重視,可以說這是傢俱選材是否考究的首要因素。此羅漢床迎面的一塊圍子,選用了紋理生動醒目的黃花梨。三塊獨板,上角有柔和的委角,兩端加裝窄條立材,有助於防止開裂。

床面軟屜,坐臥舒適,底有穿帶支承。邊抹素混面,至底壓一道細緻的窄平線。牙、腳以圓格角相交,腿足漸收,過渡微妙而優美,收矮扁馬蹄,底踩圓球。整器紋美質堅,美麗優雅,色澤怡人,令人在視覺上得到滿足和享受,有雋永之趣,允稱明式傢俱精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有束腰三彎腿螭龍紋炕桌

97.5×63×31.5 cm (38 3/8×24 3/4×12 3/8 in)

壼門牙子,三彎腿足,是炕桌的標準形式,傳世品中以雕螭龍或卷草紋為多,此例即是。

炕桌黃花梨制,紋美質堅,包漿凝潤,頗富質感。桌面以格角榫攢邊平鑲面心,紋理流動起伏,異常瑰美,令人流連。桌面寬闊,可擺放香茗瓜果,棋盤文玩,或筆墨紙硯,古籍文摘。面下有三根穿帶支承,邊抹上舒下斂,層次豐富。有束腰,牙板與腿足以抱肩榫與桌面結合。牙、腳以圓格角相交,壼門牙板用料厚實,沿邊起流暢圓潤的燈草線,至正中相交纏繞成卷草紋,兩側則是相向的螭龍紋,兩側面亦飾相同的圖案,饒有趣味。三彎腿足,腿子在肩部刻披覆的花葉紋,意在模仿金屬包角,外翻馬蹄,足底鎪雲紋。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夾頭榫帶託泥雲紋翹頭案

160×44×89.5 cm (63×17 3/8×35 1/4 in)

一般條案的托子以光素者居多,而此例則滿雕雲紋,裝飾性很強,瓜稜腿亦彰顯出整器的層次,比較別緻,是一件富有特色的案例。

黃花梨制,紋路清晰美觀,色澤紅潤。案面用寬材作邊,以格角榫攢邊平鑲獨板面心,兩端安小翹頭,輕盈上揚。邊抹層次豐富,上舒下斂,漸次凹進,至底壓窄平線,可見明榫。夾頭榫結構,牙條沿邊起圓潤流暢的燈草線,牙頭鎪挖雲紋,線條強勁有力。四足有側腳,造型優美。兩側腿足間裝橫棖兩根,下端橫棖與托子之間挖沿邊起陽線的佛龕式券口,內鎪大朵如意雲頭紋,其上又陰刻線條,以凸顯圖案清晰的輪廓;圈口上面兩根橫棖間亦鎪如意雲頭紋。整器圖案和諧一致,韻律統一。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無束腰直足羅鍋棖雲紋牙頭長方凳成對

59.2×49.5×51.3 cm (23 1/4×19 1/2×20 1/4 in)×2

無束腰直足杌凳基本可歸納為直棖素牙條和羅鍋棖雲紋牙頭兩類,此對杌凳即屬於羅鍋棖雲紋牙頭的例子。

此對凳黃花梨制,紋美質堅。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邊線,層次豐富。無束腰,牙頭鎪雲紋,邊緣起流暢的燈草線。四足方材,看面打漥作,沿邊起陽線,羅鍋棖亦如是做法,並與腿子交圈,做工考究。此凳由於邊抹、腿足層次的豐富性,淳樸的格調減少而出現了秀雅的意趣,可見工藝語言之重要性,也是工匠們長期實踐才總結出來的經驗。

此對長方凳局部採用了包鑲工藝。“包鑲”工藝在清代的宮庭裝修及傢俱上屢見不鮮,從選材、乾燥到工藝、工序、拼接等,極端精緻。粘接使用魚鰾膠,牢固精細,細如毫髮的接口,歷經數百年都難以察覺。

參閱: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圖版卷甲5,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第18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花梨圈椅

64×62×99 cm (25 1/4×24 3/8×39 in)座面尺寸:58×43.8 cm (22 7/8×17 1/4 in)

此黃花梨圈椅全身光素,線條簡約流暢,紋理清晰美觀,尤其是靠背板木紋令人流連。扶手以楔釘榫五接,兩端出頭回轉收尾,上方拍平。後腿上截與鵝脖出榫納入圈形彎弧扶手,下穿過椅盤成為腿足。扶手與鵝脖間打槽嵌入小角牙。扶手左右支以三彎形上細下大的圓材聯幫棍。椅盤四框內緣踩邊打眼造軟屜,現用舊席是更替品。座面下三面安窪堂肚券口牙子,後方則為短素牙條。腿間施管腳棖,踏腳棖及左右兩側管腳棖下各安一素牙子。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黃花梨圓角櫃

73×46×110 cm (28 3/4×18 1/8×43 1/4 in)

此櫃黃花梨制,有閂杆,無櫃膛。整器A字形,側腳顯著,造型美,選料精,可謂紋美質堅。

帽簷噴出,上下各壓一道窄線,櫃門邊框和閂杆均鎪一道細線,做工考究。櫃門及側面立牆皆為獨板,紋理美觀生動。門以傳統格角榫攢邊打槽裝板,上端伸出門軸納入櫃頂及門下橫棖的臼窩。櫃門正中安閂杆,上設長方形面葉,瓶形吊牌。門內三層隔板,劃分出三個空間,可放置文玩、古籍等。櫃腿外圓裡方,安光素牙板。

明清兩代均有圓角櫃實物傳世,一般認為明代的圓角櫃比較矮,少裝飾;清代圓角櫃較為高挑,裝飾線條也稍顯複雜。

來源:紐約佳士得,Fine Huanghuali Furniture from an Important private American collection, 2013年3月,Lot 933.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 如意紋癭木臺座

79×58.8×24.5 cm (31 1/8×23 1/8×9 5/8 in)

這件癭木臺座可能受了崇尚自然思想的啟發,寬闊檯面取材癭子盤結的實木樹幹,沿邊陰刻一道線條,巧妙地塑造出檯面與牙板的分界,實為一木整挖。四個如意雲紋足與臺座以榫卯相接,造出壼門牙板輪廓,牙、腳沿邊巧妙起陽線,線條於牙板中央分別卷作如意雲紋,線條圓厚朴拙,渾然天成,與整器的天然氣息一脈相承。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中期 櫸木夾頭榫圓腿平頭案

167×58×86.3 cm (65 3/4×22 7/8×34 in)

此平頭案櫸木製,四腿八挓,結構穩定。案面以圓格角榫攢框鑲獨板面心,紋理起伏,生動美觀。邊抹中間向內凹進,至底壓一道細線。圓腿足上端裝鎪出捲雲紋牙頭的牙條,木紋清晰美觀,沿邊燈草線流暢圓潤。側面安二根橢圓形梯棖。此案線條簡潔明快,素雅可人。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櫸木有束腰三彎腿三屏風式羅漢床

196.5×93.5×72 cm (77 3/8×36 3/4×28 3/8 in)

羅漢床可陳置於書房,為小睡所用,或庭院雅集以乘坐倚靠。

此羅漢床櫸木製,造型古樸,形制規整。三面安獨板圍子,正、背面的紋理皆起伏、兜轉,頗為美觀。“山”字形背圍子,中間高而兩側降至與扶手圍子同高,形成從兩翼步步高昇之勢,略微上拱的圍子上沿,予床榻一種節節攀升之感。床座為格角榫攢邊裝軟屜,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線。下接束腰,牙、腳以圓格角相交。光素牙板沿邊起陽線,延伸至足端。三彎腿用料厚重,內翻馬蹄。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中期 天然木椅成對

82.5×60×90 cm (32 1/2×23 5/8×35 3/8 in)81×61×90 cm (31 7/8×24×35 3/8 in)

從唐末五代著名畫僧貫休的十六羅漢圖,到明代項元汴《坐根結椅圖像》,陳洪綬《仙侶圖》和清代許多繪畫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天然木椅的身影。究其緣由,此類坐具用蒼勁、空靈的樹根以自然形態組合,這種風格非常適合僧侶、文人的鄉居生活,不作人工矯飾,與奇石構成了僧人、文人及高士生活意趣的一部分,並以此貫穿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和宇宙觀。

如果以當下的視覺來看,天然木椅抽象的意味多於具象,時代又賦予它新的價值。此對椅可與天然木桌一起擺設,北京故宮可見此種組合搭配,造型奇特,古樸高雅。

天然木傢俱嚴格意義上是用樹根為材料製作的傢俱,與木製傢俱一樣,有榫卯、有栽榫等。此種根的生成,是因岩石的阻礙,穿過岩石縫隙成長,故而盤根錯節順勢而成,盡顯空靈。

椅靠背及兩側扶手利用枝幹蒼虯的天然木根拼接攢成,座面以木根做成圍框,上鋪髹黑漆的木板,座面下的牙子及腿、足均以木根拼鑲而成。造型依形度勢,與木根自然形態結合為一體。幾百年來歲月的陳化,使這對椅子積澱了厚重自然的皮殼,散發出迷人的光澤。

參閱:朱家溍主編,《明清傢俱》(下)圖150,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2002年,第290-292頁。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中期 紅木有束腰卍字紋錯銀炕幾

84×39×30.5 cm (33 1/8×15 3/8×12 in)

此幾的形制和工藝都十分獨特,給人以新穎之感。

以紅木製成,色澤沉穆,包漿自然。幾面以格角榫攢邊鑲面心,邊抹四角以錯銀工藝,平嵌寶珠紋,富有古玉紋飾風格。高束腰結構,其上鎪漁門洞。線狀托腮與邊抹下的陽線上下呼應,工藝考究。牙、腳圓格角相交,鼓腿底收捲雲紋。側面腿足下部安橫棖一根,上嵌用整板鎪卍字紋的鏤空擋板,紋飾細緻。整器造型文雅,錯銀工藝和雕刻技術都十分精湛,令人眼前一亮。陳設香道具等,頗為雅緻。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中期 紅木四面平帶屜長方几

63.7×38×80 cm (25 1/8×15×31 1/2 in)

此幾紅木製,色澤沉穆,包漿自然。方材,四面平式,線條爽利。幾面以格角榫攢邊鑲面心,面下四邊飾柺子紋角牙。四足方材,沿邊起陽線,足端雕刻回紋,腿間鑲屜板,下裝抽屜架及抽屜兩具,增加了此幾的實用性。抽屜臉上鑲長方委角銅面葉和鏤空花葉形吊牌。抽屜下的腿足間安光素刀牙條,更加穩固。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清早期 硬木高束腰霸王棖條桌及硬木燈掛椅成對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明晚期 黃楊木三層全敞帶抽屜書架

90.5×43.5×122 cm (35 5/8×17 1/8×48 in)

此書架為全黃楊木製,用料精、厚,風格簡、雅,且保存完好,原皮殼包漿自然瑩潤。

書架方材,通透雅緻,足間以橫、順棖聯結,與腿足交圈,工藝和諧統一,十分考究。棖子之間打槽裝板,下以穿帶承託,增加牢固性。最上一層頂板穿帶下面飾柺子紋角牙,以期裝飾性,又不破壞整體的簡潔。第三層隔板下裝抽屜兩具,抽屜臉紋理美觀,上安鏤空“卍”字紋的銅吊牌。正面櫃腿間不安牙板,僅在兩側腿足間安光素刀牙條,保留正面觀賞時的疏朗雅緻。

書架或書格,因其用途可兼放觀賞物品等它物,不只限書籍,故一般用架格之名。此黃楊木架格,置於書房雅室之內,陳設案牘文玩、古籍珍本,一派儒雅之氣。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伍炳亮作品 黃花梨無束腰霸王棖大畫桌

230.7×78×85 cm (90 7/8×30 3/4×33 1/2 in)

此畫桌為伍炳亮作品,採用優質黃花梨製作,桌面以圓格角榫攢邊平鑲獨板面心,紋理清晰流暢,生動美觀,尤其右側鬼臉如同水波盪漾開來,富有動感。邊抹上舒下斂,至底壓一道平線,手法流暢,收尾自然。桌下四角安彎弧有力的霸王棖。刀牙板沿邊起流暢的燈草線。四腿八挓,圓材壯碩有力,整器乾淨利落。

作畫揮毫,往往要起立,桌面下越空敞越好。此件畫案無束腰,採用長長的霸王棖和刀牙板加固,很好地考慮到使用的流暢性。這種寬長的畫桌,一般把縱端靠窗放,不僅光線明亮,適宜作畫讀書,也便於對面有人牽提紙絹,亦可在對面設座,方便兩人同時就桌案工作。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伍炳亮作品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五屏風式龍紋羅漢床、

217×117×105 cm (85 3/8×46 1/8×41 3/8 in)

此羅漢床為伍炳亮作品,形制規整,雕工精湛。採用有束腰鼓腿彭牙式,大挖馬蹄,兜轉有力,舒展穩重。採用優質黃花梨老料製作,紋美質堅。

圍子為五屏風式,迎面三片圍子呈山字形,以格角榫攢框落堂鑲板,隨形委角開光內鏟地浮雕柺子龍紋,中間圍子則在正中鏟地浮雕蝙蝠銜磬紋,線條皆打漥作,製作細膩。背圍子的背面光素無飾,而扶手圍子雙面有工。

床座為標準格角榫攢邊裝藤編軟屜,坐臥舒適,兩端抹頭可見明榫。下有三根穿帶支承,並採用仿舊工藝。邊抹光素,至底壓一道窄平線。牙、腳圓格角相交,牙條與束腰一木連做,並於邊沿起寬扁有力的陽線,陽線打漥技藝嫻熟,並沿床腿內側直下。足端鏟地浮雕聳立的兼具花葉與象鼻形象的圖案,與腿間披覆的花葉紋上下呼應。整器用材厚實,全器紋飾和語言和諧統一。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伍炳亮作品 黃花梨圓角櫃成對

79.5×44×130.5 cm (31 1/4×17 3/8×51 3/8 in)×2

此對圓角櫃,全身光素,A字造型沉穩,是圓角櫃的標準形式。

黃花梨制,櫃帽噴出,上下起線。引人注目的是選料十分考究,兩櫃獨板櫃門左右兩兩為一木對剖,紋理相似。腿足外圓內方,傾斜角度適度,優雅美觀。櫃門上下兩端伸出門軸,納入櫃身框上下的臼窩,以為軸門旋轉開啟。有閂杆,門上嵌長方形面葉,鏤空吊牌。無櫃膛。門內三層屜板,不設抽屜,簡潔明快。櫃腿間安光素刀牙板。整器做工考究,精緻典雅。

此對圓角櫃系伍炳亮先生早期摹古作品,局部採用了仿舊工藝。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魯作傢俱博物館 紫楠南官帽椅成對

60×50×95.3 cm (23 5/8×19 5/8×37 1/2 in)×2座面:56.8×46 cm (22 3/8×18 1/8 in)×2

這對椅子的原型是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精簡凝練—美國私人收藏家珍藏中國傢俱”專場的一把黃花梨南官帽椅。當年這把椅子經過多輪競價,最終由魯作傢俱博物館競得。

此對南官帽椅,以紫楠木即小葉楨楠為材,由魯作傢俱博物館按實物製作。其扶手後部特高,僅比搭腦稍低,成為此對椅子的造型特點。而最大亮點在椅盤下端,牙板兩側鎪如意雲頭紋亮腳,這一匠心獨運的設計,使其有別於其他同類椅具。

靠背三攢式,上段落堂作地,飾鏟地浮雕雙螭紋的圓形開光,開光為寬平線,中部打漥作,工藝考究。中段平鑲色澤金黃的花梨木板,一為順直紋理,一為起伏山巒。下端鑲落堂卷草紋亮腳。三段上、下落堂而中段平鑲,是為了適宜倚靠而特別設計的,明清椅具中可以見得。坐面為軟屜,藤席為純手工編制,雙面透氣,冬暖夏涼,硬度適中,令人久坐不累。邊抹素混面。腿足外圓內方,腿間安兩側高、前後低的管腳棖,正面腳踏棖下安光素刀牙條。

魯作傢俱博物館按照原物1:1精心復刻,復刻過程由館長、著名古傢俱收藏家餘偉新親自把關。畫形易,畫骨難,能否復刻風骨,是復刻品成敗之關鍵。製作復刻品的這批匠師,是魯作傢俱博物館裡擁有二十多年木作經驗的老師傅,加之有原物在,便能精確測量椅子各細節的尺寸。反覆測量原物幾十遍後,再出具詳盡的尺寸圖,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原物,復現原物神采。

在選料上,魯作傢俱博物館使用小葉楨楠,現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已禁止砍伐。魯作的小葉楨楠老料來自十餘年前在四川雅安和福建省一帶收集到的老房梁,直徑幾乎都在25釐米以上,一直捨不得用,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陳化之後,木色深沉大氣,木質穩定不易開裂。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魯作傢俱博物館 花梨木圈椅成對

68×51×91.3 cm (26 3/4×20 1/8×36 in)×2座面:61.5×43.5 cm (24 1/4×17 1/8 in)×2

花梨木圈椅成對,由魯作傢俱博物館按照安思遠舊藏的一對黃花梨圈椅,實際測繪製作而成。它們以極其細膩雅緻的陽線取勝,富藝術成就。

據考證,這種形制的圈椅已知存世的共有八隻,屬於同宗氏,一堂用。其中4只為安思遠舊藏,另有2只為早年在英國售出,而此次魯作傢俱博物館從倫敦佳士得拍賣競得的這兩把圈椅正是幾十年前在英國售出的那兩隻。至此,經過認真地梳理,這八隻圈椅終於以完整的收藏脈絡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對圈椅的獨特之處與原型一致,安活屜座面。由柔軟藤席編制而成的座椅需要定期更換,活屜座面滿足了這一需求。椅盤以上,椅圈三接,靠背三攢式,上段落堂作地,鎪挖海棠形開光,中上部高高出尖似雲頭紋,圖案別緻,開光沿邊起十分細緻的陽線。中段平鑲紋理順直清晰的花梨木板,下端鑲落堂亮腳,沿邊起線。三段上、下落堂而中段平鑲,是為了適宜倚靠而特別設計的,明清椅具中可以見得。整器工藝細膩嚴謹,線腳明快利落,予人深刻的印象。

這對圈椅採用“去聯幫棍,收鵝脖”的設計,和由來已久的交椅一脈傳承,把更多的活動空間讓位於入座者,便於腿部自由活動,並且使人坐姿更具威嚴。

為了向文人精神致敬,魯作傢俱博物館決定復刻經典。但古典傢俱的復刻並非易事,精雕細琢的不僅僅是復古老款的形制,更力求傳承古人制作時的那份精氣神,這才應該是是復刻古傢俱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精神和味道。

古人對傢俱收藏有句行話:三分材質、七分工藝。事實上,這也是中國對古典傢俱收藏的判斷標準。而明式傢俱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傢俱製造歷史上的巔峰之作,靠的不僅僅是珍貴的木材,還有能工巧匠們對曲度、比例、結構、體量等各種要素,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的細膩推敲。

對椅子扶手兜轉成鱔魚頭部位需測量幾十次之後取平均數,這是參照實物復刻最具權威性測量數據的最終體現。若沒有實物做參照,復刻過程中對細節的把握必然不到位,復刻古傢俱就是如此,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花梨二屜架几案

299.5×64.7×93.5 cm

此架几案尺寸碩大,以黃花梨木製成,以自然美觀的紋理和簡練的線條取勝。案面獨板,僅在兩頭加裝抹頭,掩蓋斷紋,同時又與案面起到互相牽制作用,不易變形。兩側架幾為四面平式樣,造型簡潔,乾淨利落,並且在架幾的中腰各設抽屜一具,增加其實用性。腿足底收馬蹄,兜轉有力。

架几案用途其一為讀書人架書,歷來受寵;其二則為放置香爐器具陳設類古玩。此架几案通體方材,簡練嚴整,多用直線,乾淨利落,極富線條之美。而兩幾架一案的形式,更顯示出一種空靈的意境,別有趣味。

此架几案的面板為清早期舊制,兩個架墩為後期用黃花梨木配製。

「回顧」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 清雋明朗——中國明清古典傢俱專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