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園裡闖進一群羊,它們的好處難以想象……

光伏園裡闖進一群羊,它們的好處難以想象……

羊群奔跑在塔拉灘上。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從高空俯瞰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灘的光伏園區,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依次排開。羊群穿梭在光伏板之間,奔跑在塔拉灘上,場面十分震撼。這一景象已成為當地特色,這些羊也因此有了新的稱呼——“光伏羊”。羊群怎麼闖入光伏園區裡了?出什麼事了?其實,這群羊是光伏園裡專門飼養的,兩千多隻“光伏羊”在草地間追逐打鬧,它們的好處多多……

“全球最大光伏園養羊防火還能吃肉”“太陽能電池板旁放羊,這場面誰能頂得住啊” “硬核的田園牧歌!太陽能電池旁‘烤全羊’”,近日,一則光伏園區羊群出動的視頻引來關注,網友點贊讓“光伏羊”成了“網紅”。

“光伏羊”大場面。

在光伏板“庇護”下草場逐漸恢復

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塔拉灘曾是沙化嚴重的半荒漠化土地。隨著青海省在當地推進光伏產業發展,曾經滿是沙土的塔拉灘一步步成為太陽能光伏板的聚集地,生態環境也隨之改善,在光伏板的“庇護”下,草場也逐漸恢復。

馬勝興住在距離光伏園區約10公里的共和縣鐵蓋鄉哈汗土亥村,今年50歲的他從事放羊已有近20年時間。據他描述,如今建設於塔拉灘上的光伏園區,過去就是周圍村子的草場。

“主要是放牧過度,灘上的草越來越少,一點點就荒漠化了,”馬勝興回憶。而由於草場的荒漠化,他的羊也常常吃不飽。加上風沙大,羊的成活率也比較低。

隨著當地推進光伏園區的建設,光伏面板逐漸鋪滿了塔拉灘,隨之而來的是生態環境的改善。“一是光伏板的鋪設減小了風對植被的影響,二是清洗面板的水會下滲到草地裡,加上光伏本身的遮蔽性,地下水保存能力也好了,環境也好多了,”馬勝興感慨道。

光伏園裡闖進一群羊,它們的好處難以想象……

光伏板逐漸鋪滿塔拉灘,也帶來生態環境的改善。受訪者供圖

羊成了天然“除草機”

2013年,由黃河水電公司建設的“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一期工程建成。到2016年6月,黃河水電公司已建立起佔地54平方公里的光伏發電站,共計鋪設太陽能光伏板550餘萬塊,成為光伏園區中佔地規模最大的一家。

從2014年開始,黃河水電公司在園區周圍撒下了牧草草種,一來為了恢復生態,二來是為了減少荒漠土地對太陽能光伏板的影響。“荒漠化的土地在風的作用下會揚起大量的沙土,一是影響了光伏板的發電量,二是風沙對發電設備也有影響,”黃河水電公司維檢公司副總經理李炬解釋道。

就在種植一年後,園區周圍的荒漠化土地有了好轉,原本退化明顯的草場也長滿了牧草。而就在公司為這一環境改善開心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牧草長得越來越高,慢慢開始擋住了光伏板,影響發電量。“更嚴重的是,等到冬天牧草幹了之後,容易引起火災。”

想到曾經這片土地就是放牧的草場,黃河水電公司方面也決定嘗試“放羊吃草”來控制園區牧草的生長。2015年底,黃河水電公司在園區的草地上投入600只羊。規模並不算大,直到目前,54平方公里的公司園區上也僅有2000只羊。

李炬將其解釋為試探與摸索,“一旦規模擴大,好不容易恢復的生態可能會再次遭到破壞。”同時為了防止過度放牧引起草場退化,園區的放羊也採用了分開放牧的方法,“比如這個區域讓羊吃上10天,另一個區域再吃上10天。”

以羊吃草控制草場的生長速度有一定成效,但李炬也表示,有些羊不吃的草或者吃不完的草,園區也會派人進行手工割除,防止火災。

光伏園裡闖進一群羊,它們的好處難以想象……

光伏板下長滿牧草。受訪者供圖

“光伏+羊”帶動扶貧與就業

光伏產業園區的入駐也為周邊村民帶來了就業機會。其中,也包含村民的“老本行”——放羊。

哈汗土亥村和合樂寺村有16戶貧困戶,多為年齡大或身體不便的村民。從事放牧工作的他們,將家裡的羊放在了光伏園區內,與黃河水電公司簽訂放牧協議。“規定好園區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可以進行放牧,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扶貧,”馬勝興解釋道。

說起如今放羊最大的不同,馬勝興也很直接,“羊吃得好,成活率也更高了,價格也就翻了一番”。

除放羊外,園區內的安保人員中,不少也來自周邊村。村民在這裡還可以從事一些體力工作,如保潔、光伏板的清洗以及貨物搬運、土建工程等。

記者瞭解到,針對這一特色產業,為了讓園區內羊更好地奔跑、活動,黃河水電公司通過設計,將園區內的太陽能光伏板的高度進行調整。從原先的約50公分高度,統一調整為距地面1.2米。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