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今天的分享是媽心理成長學院的小聰媽媽帶來的,小聰媽媽說,從前總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跟孩子鬧不愉快,雖然感覺影響不大,但是類似的小事情多了,也很擔心影響彼此的親子關係,所以在看到媽心理的課程後,就報名學習了。報名後,逐漸瞭解了孩子的心理發育規律,也掌握了和孩子的溝通技巧,輕鬆規避了很多爭吵。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小聰媽媽分享的日常,讓我們看看小聰媽媽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

事件一:

昨天下午下工地,15:50接到兒子的電話,他看到別人的媽媽去學校接孩子,陪著上輔導課,立刻給我打來電話,電話中各種不願意,各種埋怨!語氣實在是讓我痛心。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一般情況下他不會這樣,我知道他應該是觸景生情。好吧!我忍住心頭不快在電話裡輕聲說了句:“我四點可以出發去接你。”

從中牟到沁河路,還算是一路通暢,到達時已經17:58分,兒子和別的同學及家長已經在路邊等著啦,那位媽媽告訴我:“看到別的媽媽來了,孩子等你等的很著急呀!”

上車後,兒子忍不住又抱怨一句我為什麼不早點來,接著開始講述這一週來在校的學習與生活。我就默默地聽著,孩子把心中的事情都傾訴的差不多的時候,發現我情緒一般,立刻停下來問我:“媽媽,你怎麼啦?怎麼不高興啦!”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我很疲憊地說:“你數學好幫媽媽算算我今天從鄭州東四環到中牟,再從中牟到鄭州西三環開了多少公里?總共用了多長時間吧!”

兒子馬上明白停了一下,還是有點面子下不來的勁,語氣仍有點氣呼呼的說:“明知道今天要接我,誰叫你還跑去工地的!”

我說:“我呢是想著你上完輔導課後我接著你就行了,而你是想讓我在你下課後就到校,然後陪著你上輔導課,對嗎?”

兒子沉默不語。

“是我和你對這件事情理解不一致,不是我不想陪你。

我理解你電話裡說的那些話是想表達你想讓媽媽陪你,但是你知道嗎?你心裡想的和嘴裡說的卻截然相反,那些話真的很傷人,媽媽聽過後,心裡很難過!”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至於媽媽的工作,那是媽媽的選擇,你應該尊重我的選擇,而且我認為我是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就像你選擇打冰球,不管颳風下雨還是身體不適,媽媽尊重你的選擇,並且會克服一切困難、風雨無阻的接送你、支持你,從來沒有任何埋怨,這是因為我愛你!

可是媽媽也同樣需要你的支持與鼓勵,需要你對我的愛!你知道嗎?我今天真的好累呀!我是可以請別人來接你,可是我知道在你心裡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所以再累我也要親自來接你!因為我是你的媽媽,最愛的媽媽;你是我的兒子,最貼心的兒子!

兒子聽完後,馬上又變回到從前體貼的小暖男:給我道歉,捏肩捶背!

對孩子多一份理解,不要急於定性,發現問題,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和用有效的方式處理問題。同時媽心理的默薇老師也說過,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媽媽,而是一個誠實的媽媽,誠實跟孩子表達你的感受,也是建立彼此溝通的重要橋樑。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所以,家長也要學會向孩子表達,讓他先理解你,再轉為體恤你!

暴力以及冷暴力都只能製造新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原本存在的問題,溝通才是關鍵!

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氛圍,不是理所當然,而是智慧的你用心經營的結果。

事件二:

晚上跟孩子商量報節目的事,我依然是先入為主,千方百計的駁回孩子的意願,要求孩子聽我的。

可是聽著孩子委屈的抽泣著“為什麼你總不讓我幹我想幹的事,為什麼你總逼我?!”我突然覺得很心酸,似乎這樣的吶喊我也有過,我也曾對爸爸媽媽喊出過“你們根本就不理解我”的話,我也曾在心裡怨過恨過爸爸媽媽強迫我做我不情願的事。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當時想過我要是長大了做母親了,絕不這樣要求我的孩子,我要做個理解孩子的好媽媽。

可是,可是,時光匆匆而過,我也做了媽媽,雖然明白了當日父母的苦心,可是我卻變成了時不時衝動的魔鬼媽媽。

很多時候我要求孩子做這,不許他做那,強迫他必須按我說的做,都是在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心願,或者更直白的說是實現我自己虛榮心的工具,而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感受。我打著“為孩子好”的大旗,可是卻知覺不知覺的幹些傷害孩子的事。

我問自己,參加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開心?為了讓孩子有體驗有經歷,在體驗和經歷中鍛鍊和成長?還是拿他去顯擺,用他去贏得別人對我的誇獎?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是的,“允許孩子做自己,接納孩子如他所是”,我參加了多少學習,這些理論早就背的脫口而出了,儘管講起來頭頭是道,可是,做起來依然只是紙上談兵。

我對自己說,孩子就算報的是他不拿手的節目,就算他表演的沒有什麼效果,即使演雜了,那又怎樣?

我和負責節目的老師聯繫,表達了孩子的意願。當時我真心打算是就算是不通過,至少我也要為孩子爭取一下,不要再用我的標準我的喜好來強壓他了。

幸運的是,我們遇到的都是有愛的好老師。他們不僅給了我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還尊重了孩子的意願,成全了孩子的選擇。

一位成長媽媽自述:溝通,讓我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

我深深感謝老師們的理解和成全,也感謝自己今天可以通過反思,拋開所謂的面子顧慮來表達和爭取。

通過今晚報節目的小事,我突然間真正感受到了孩子在長大,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並不是逆反,而是孩子在成長,提醒著我也得跟上他的腳步。就如老師所說“尊重比強迫更重要!”。

所謂的“真陪伴,正成長”,就是讓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和孩子一起,彼此啟發,引導,彼此成就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