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2019年首期就業創業扶貧培訓專班開班

四川經濟日報廣元訊 (江琪 記者 侯東)“這個烹調師的培訓既要學理論知識,又有實際操作,讓我們很快就掌握烹調師的相關技能。”近日,由青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2019年首期就業創業扶貧培訓專班在該縣三鍋鎮開班,對該縣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進行職業技術培訓,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讓他們對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本次培訓從4月11日起開始,共計10天,主要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培訓對象,培訓內容為中級提升培訓,教學採用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從就業創業政策、職業道德及法律法規、常見傳染疾病的綜合防治知識、中式烹調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

青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培訓,促進貧困群眾有效掌握中級中式烹調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結束經鑑定合格的人員將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這也有利於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促進就業創業。”

脫貧攻堅,群眾動力是基礎。一直以來,青川縣把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增強發展能力作為根本舉措,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通過就業創業路徑實現穩定脫貧增收致富。

同時,該縣注重扶貧同扶智相結合,紮實推進就業扶貧,提升貧困群眾致富增收能力。精準建立17254名貧困勞動者實名制數據庫,整合各類培訓資源,按需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積極推進“春風行動”“扶貧送崗”“東西部協作”三項計劃,與吳興區簽訂《勞務合作框架協議》,制定扶貧專場招聘、轉移就業、就業技能培訓等專項實施方案,累計開展各類專場招聘活動29場次,實現轉移就業2.21萬人次。培育就業扶貧基地(車間)31家,打造返鄉創業示範園6個、就業扶貧示範村7個,吸納安置貧困人員375人。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69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事生態護林工作,人均實現年收入4800元,託底安置643人次從事保潔、道路維護等公益性崗位。

此外,該縣還注重扶貧同扶志相結合,廣泛開展感恩教育,倡樹文明新風,引導貧困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創新推行道德積分激勵機制,破除群眾“等靠要”思想。積極開展以“六個一”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細胞建設,全縣90%以上貧困村建成文明村,湧現出各級各類道德模範130餘人,進一步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