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鍵詞 “數讀”法院成績單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黨組會,傳達貫徹全省法院工作會議精神。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全市法院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市中級人民法院調研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法律大講堂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組織業務骨幹到高校學習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法官沙龍

八大关键词 “数读”法院成绩单

表彰先進

核心提示

201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22712件,審結、執結111046件,同比分別增長12.18%、10.18%,分別位居全省法院第五名和第四名。員額法官人均收案320件,結案289.7件,分別位居全省法院第三名和第四名。其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0920件,審結、執結9926件,結案率90.90%……

用數字來說明問題最為形象,這組數字生動地概括了全市法院一年來審判、執行工作部分成果,也是全市法院廣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勵精圖治、奮力拼搏的一個縮影。

2018年,全市法院在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有力監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共同關心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五屆六次、七次全會部署,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始終堅持服務大局,深入踐行司法為民,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馬上辦、抓落實,審判執行質量、效率、效果穩步提升。

關鍵詞一:依法懲罰犯罪

數字:審結涉黑涉惡27件220人

2018年,全市法院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依法嚴懲各類涉黑涉惡犯罪,審結案件27件220人,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6人。稱霸建築市場、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生產經營的陳某等51人涉黑案件,是公安部重點督辦的全國22起案件和我省督辦的3起案件之一,涉及罪名13個,違法犯罪事實94起,經過22天開庭審理,陳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為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嚴懲嚴重暴力犯罪,全市法院審結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綁架等案件735件,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882人;重拳懲治多發性侵財犯罪,審結搶劫、盜竊、信用卡詐騙等案件1828件,判處2193人。

堅定不移懲治貪腐,審結貪汙、受賄、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案件120件,判處141人;嚴厲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審結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案件106件,判處293人;規範減刑、假釋工作,裁定準予減刑、假釋1045人,不予減刑、假釋23人,確保刑罰執行嚴肅公正。

關鍵詞二:服務經濟發展

數字:審結涉民營企業案件3870件

2018年,全市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下發《關於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通知》,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10次,走訪民營企業家300餘人次,審結涉民營企業案件3870件,妥善處理了商丘某鋁業公司等債權債務糾紛,既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又幫助企業盤活資產。

依法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受理破產案件44件,推動15家企業有序退出市場,幫助8家企業破繭重生。

依法服務創新驅動戰略,大幅提高惡意、重複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標準,審結知識產權案件338件。

依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妥善審理銀行借款、擔保、民間借貸等案件3816件。

關鍵詞三:助推法治建設

數字:行政首長出庭率達53.39%

2018年,全市法院審結行政案件1673件,依法解決了大量行政爭議。

對因古城改造、高鐵建設等引發的糾紛,加大協調力度,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解決,既保障重大行政決策順利實施,又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

定期和行政機關召開座談會,提出規範行政執法的意見建議,服務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

各級政府大力支持行政審判工作,建立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登記通報制度,行政首長出庭率達53.39%,形成了“官民同堂”的新常態。

關鍵詞四:切實保障民生

數字:為3239名農民工追回血

汗錢5000餘萬元

2018年,全市法院持續推進立案登記制改革,當場立案率達98.25%;積極開展“網上便民法院”建設,大力推進網上立案、網上繳費、遠程視頻接訪,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把“群眾跑腿”變成“信息跑腿”。

積極推行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側重專業化審判需要,建立專業化審判團隊,探索由20%的人員辦理80%的簡單案件,80%的人員辦理20%的複雜案件,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適用率達83.2%。

嚴格落實“三·五”基層工作日製度,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妥善處理涉及土地承包、土地流轉、徵地補償、貧困人口撫養、醫療等糾紛,審結案件3993件;優化家事審判方式,探索離婚案件冷靜期、判後跟蹤回訪等制度,全年受理家事案件10361件,調撤率達到70%以上,寧陵縣人民法院和虞城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針對農民工討薪難,持續加大工作力度,為3239名農民工追回血汗錢5000餘萬元。

用實際行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重點關注偏遠農村留守兒童,積極開展“送法進校園全覆蓋工程”,受教育學生、家長、老師3萬餘人(次);開展“校園欺凌和暴力侵害專項治理活動”,淨化校園環境,審結案件39件;堅持判後幫教,回訪幫教309人(次),幫助27人順利畢業、76人實現就業,重新融入社會。

關鍵詞五:聚力執行攻堅

數字:執結案件67156件,執

結率95.18%

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實現,維護法律尊嚴,全市法院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

不斷規範執行工作,全面推行執行案件全流程網上辦理,執行行為全程留痕,執行過程實時監控,確保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及時執行完畢。嚴格“終本”案件管理,未窮盡執行手段、未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的,一律不能終結執行。推行網絡司法拍賣,提高透明度,有效祛除拍賣環節暗箱操作。

從運行機制看,執行模式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全市法院著力解決查人找物難題,建成網絡查控系統,與21家商業銀行3300多個營業網點實現網絡查詢、凍結、劃撥。嚴厲打擊規避執行行為,三年來,共有16190人被納入失信黑名單,5517人被公開曝光,2132人被拘留,304人被判處刑罰,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共受理執行案件70555件,執結67156件,執結率95.18%,較好完成了最高法院提出的“三個90%、一個80%”基本解決執行難核心指標。

市委改革辦選送的柘城縣積極探索法院執行機制改革案例,獲中國改革年會表彰,系全國法院系統入圍的唯一執行改革案例。全市76件涉黨政機關案件全部執結,這是我市黨政機關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帶頭維護法治權威的集中體現,受到省法院通報表揚。

市委書記王戰營等市領導就執行工作作出專門批示,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市人大出臺《關於支持人民法院推進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意見》,市政協把執行工作作為評議法院工作的重要內容,市委政法委牽頭成立由16個職能部門參加的“基本解決執行難”聯動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區)均出臺支持解決執行難文件,市“四大班子”領導親臨法院督戰動員,參與執行,為“基本解決執行難”提供堅強保障。

全市法院連續三年開展“春季驚雷”“夏季颶風”“中秋雷霆”“嚴冬風暴”等專項活動,形成強大聲勢,彰顯法律權威。全媒體直播執行活動,生動展現“基本解決執行難”的艱辛和成效。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十分關心執行工作,積極幫助解決問題和困難,部分代表、委員現場見證執行,為全市法院執行工作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關鍵詞六:深化司法改革

數字:審判流程管控節點提高到

204個

全市法院從法官員額制改革入手,銳意改革,不斷創新,營造審判執行工作新態勢,推動審判權科學運行。

在2017年首批遴選69名員額法官、基層法院遴選326名員額法官的基礎上,2018年市中級人民法院又增補員額法官8名、基層法院增補53名,全部充實到辦案一線,以員額法官為核心的新型審判團隊全部組建完畢,真正“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從創新監管方式入手,堅持放權與監管統一。細化院長、庭長審判管理和監督權限,充分發揮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對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和敏感案件的審判監督作用,實行通過全程留痕的方式行使審判監督管理權。不斷強化程序監控和節點管理,審判流程管控節點由20多個提高到204個,立案、排期開庭、審理期限變更、結案等主要節點全部由流程管理系統控制,促進法官嚴格依規辦案。

從信息化建設入手,依靠科技力量提質增效。積極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網上辦案水平不斷提升,裁判文書覆蓋率、信息錄入完整度、電子印章使用率等高於全省法院平均水平;持續推進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建設,將審判工作置於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直接監督之下。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文書累計269823篇,在互聯網直播各類庭審13755次,公開審判流程 22760件,公開率達99.98%。

關鍵詞七:狠抓隊伍建設

數字:開展審務督察70餘次

築牢防線,不碰紅線,守住底線,架起高壓線……2018年,全市法院嚴格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直面問題,紮緊籬笆,不斷改進司法作風和工作作風。

狠抓思想政治建設,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學習、大討論,舉辦輔導班、培訓班6次。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進行討論反思,結合工作崗位對標找差,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講政治的要求體現在不折不扣貫徹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上,落實到依法公正高效辦好每一起案件上。

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化“以案促改”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為鏡,警示幹警汲取教訓、守住底線;紮緊制度“籬笆”,制定加強審限管理和審判執行工作等規範性文件,消除廉政風險點;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開展審務督察70餘次,提醒談話73人次,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堅持刀刃向內,對違反紀律的17名幹警給予黨政紀處分。

狠抓司法能力建設,按照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著力強素質提能力。實行“四個一”教育工作機制:每月一期法律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講授法律知識;每季度一期“法官沙龍”,及時研討審判熱點問題;每年一次業務考試,以考促學、以學促用;每年一次集中培訓,組織業務骨幹赴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封閉學習,開拓視野,提升能力。

關鍵詞八:主動接受監督

數字:聽取代表委員意見1300

餘人(次)

全市法院牢固樹立“監督就是支持,監督就是促進,監督就是幫助”的理念,主動接受監督,促進了法院各項工作的發展。

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法院工作正確政治方向。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決議決定,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凡重要工作、重大事項、重點案件及時向市委請示報告,向市人大、市政協報告。

2018年,分別就中院黨組工作、執行工作向市委專題報告,就刑事審判工作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圍繞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接受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評議,及時制定並落實整改措施;拓寬聯絡渠道,利用“商丘天平之聲”微博隨時推送法院工作動態,微信每天推送法院工作信息,手機報每週報告法院重點工作;不斷拓寬接受監督形式,通過集中走訪、邀請代表委員旁聽庭審、評查案件、見證執行等方式,聽取代表委員意見1300餘人(次);嚴格建議、提案辦理程序,公開辦理過程,及時反饋溝通,辦結建議、提案109件。

新時代,新要求;新形勢,新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市法院已經奏響了“集結號”。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陳殿福代表全院幹警鄭重承諾:“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務實重幹、奮發有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中原更加出彩商丘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