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流浪地球》火了!

豆瓣8.0分,上映六天票房將近19億,口碑炸裂,逆襲登頂春節檔。

這部電影,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除了緊湊的劇情、逼真的特效,還有無處不在的細節處理。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網友們紛紛表示,看著看著就淚目了: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比如吳孟達飾演的老韓,是劇中唯一一個95後,出生於上海。

他一邊開車一邊嘮叨:

“我的家在上海,我的老婆做陽春麵,做的極其難吃,鹹的很,但是我每次都會把它吃完。”

後來老韓死的時候,坐在沙發上,彷彿是在弄堂裡,等著老婆做陽春麵。他的身邊,有一座執扇少女的雕塑,靜靜地陪伴。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這座雕塑就叫做《上海少女》,是上海中心大廈的重要標誌。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建築倒塌下的娉婷少女,只是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卻讓人感受到了電影導演滿滿的誠意。

每一幀都是美感,每一幀都充滿故事和感動。

郭帆,這位80後導演新銳,用一部硬核大作,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時代。

只是誰又能夠想到,《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從立項到拍攝歷經坎坷,幾度瀕臨流產。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2014年11月,郭帆參加“中美電影人才交流計劃”,隨隊前往美國觀摩學習好萊塢電影工業。

在那裡,他見識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影拍攝工廠”,也意識到中國電影的差距,“我們還在吭哧吭哧騎自行車的時候,人家已經開法拉利了”

從小是科幻迷的他,渴望拍攝一部中國人自己的科幻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青春片、恐怖片、科幻片是當時國產電影的三大笑話。尤其是科幻片,低劣的特效和粗糙的劇情,一次次消耗著觀眾的期待值。

中國人拍不出好的科幻片,幾乎是業內的共識。很多知名導演,不敢去碰這個題材。

郭帆偏要試一試。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在接手《流浪地球》項目後,他很快就發現,科幻電影遠比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首先面對的是專業編劇問題。科幻電影編劇既要熟悉影視作品的戲劇結構,又要有很深的邏輯能力和科學素養,經得起書迷的推敲和質疑。整個劇組的編輯,從最初的兩三人,增加到八人,對小說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不斷排除邏輯錯誤。其次是科學原理問題。他邀請來四位中科院專家,共同討論設計,解決天體物理和力學問題。


首映巡演中,有觀眾提問:空間站起火,難道沒有消防系統嗎?

事實上,吳京飾演的劉培強關掉了消防系統,只是一個畫面,卻在影片中解答了觀眾的疑惑。

類似的細節數以百計,任何一個處理不好,都可能會被觀眾“挑刺”。

劇組成立後,郭帆每天都被各種撓頭地問題困擾,瘦了整整一圈。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面對製作科幻電影的困難和巨大壓力,郭帆展現了超出常人的毅力,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每天只睡兩個小時。

不瘋魔不成活。

進入後期製作階段,他乾脆在工作室裡支了一張彈簧床,吃住都在劇組,每天愁的大把大把地掉頭髮。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郭帆常常陷入焦慮:“我每天睡覺前,都會懷疑自己,懷疑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所有的焦慮,都是因為心裡沒底。

他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獲得同等的回報,還是一敗塗地。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過多的工作量,也考驗著整個劇組的工作人員。

開拍時,很多群演剛來劇組一兩天,就再也不來了,連工錢也不要了。

他們都被這裡的工作強度嚇怕了。

演員李光潔穿的外骨骼,一套就重80多斤。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這還不算,為了避免穿戴的玻璃頭罩有哈氣,每拍一個鏡頭都要憋一口氣。拍完歇歇,再憋一口氣,拍下一個鏡頭。

因為一旦有哈氣,玻璃頭罩就看不見了。

66歲的吳孟達穿著沉重的外骨骼吊亞威,每次下來都要吸氧,因為拍攝強度太大,拍攝第一天回到酒店他就哭了。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等拍完《流浪地球》,他的身體被過度透支,不得不回到香港住院治療。

為什麼要這樣超負荷工作?

自然是為了省錢。

郭帆心裡有一筆賬,設備的租賃成本、人員成本,每一天都是一個可怕的數字,為了保證拍攝質量,控制成本,只能加班加點拼命幹。

有一個細節,能很好地體現劇組有多拼。

那些厚重的裝備,穿一次往往需要一小時,為了保證順利拍攝,穿上就不能脫。

那內急怎麼辦?大家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穿尿不溼。

一開始演員李光潔對穿尿不溼很抗拒,結果差點把膀胱憋壞了。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拍科幻片一向都需要大筆投資,像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前後花費了1.65億美金。

這意味著,裡面的每一分鐘鏡頭造價97.6萬美元。

2014年中影籌備拍攝《流浪地球》時,給出的預算是5000萬美元,與好萊塢動輒兩三個億的大規模投資相比,可謂相去甚遠。

後來,劇組又經歷了投資人撤資的事件,給原本就緊張的預算,雪上加霜。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雖然這件事被萬達影業相關人員闢謠,但在電影的出品方中,的確已經沒有了萬達影業的影子。

沒了錢,郭帆和他的團隊做出了一系列犧牲:

郭帆將變賣身家的全部900萬元,投入進去;製片人龔格爾把自己的車賣了;吳京原本受邀客串,先是不要稿酬,在劇組快要揭不開鍋的時候,又自己投入了6000萬;吳孟達拍攝期超了5天,一分錢沒要……


在《流浪地球》上映當天,郭帆特意寫了一封信,感謝在拍攝過程中,向該片提供幫助的人。

在這封《小破球,要學會抬起頭》的信中,裡面有對吳京說的這樣一段話: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注:“小破球”是劇組對《流浪地球》的暱稱


如果不是真心喜歡,有誰敢拿著全部家當做一場世紀豪賭。

對於郭帆而言,他的所有努力付出,只不過是想圓一場國人做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科幻夢。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流浪地球》正式上映。

一開始,很多人都不相信這部電影會火,所以最初的排片量也僅佔13.5%左右。

可是誰又能想到,在經過短短的兩天的口碑發酵之後,這部電影就實現了票房逆襲。

很多觀影人都這樣評價:

“燃爆了,絕對是世界級的。”“終於,輪到我們仰望星空。”“不管如何,賺我了好多眼淚。”


好萊塢著名導演卡梅隆在看了影片後,也對影片讚譽有加:“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順利,也祝中國的科幻電影之旅好運”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不過,《流浪地球》的發展,似乎總是充滿艱難。在影片票房剛剛出現逆轉的時候,豆瓣上就出現了大量差評,拉低評分。

《流浪地球》誕生記: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正如郭帆在《小破球,要學會抬頭》中說的那樣:

小破球,你是個笨孩子,一直在地上滾來滾去,吃了不少土,還有不少苦。對我來說,你還太小,太稚嫩,太需要呵護。未來的路上,你還要繼續吃苦,繼續堅持,繼續學習,不斷地強大自己。未來的路上,你會繼續碰到更多“小破球”,你們會結伴而行,慢慢的,你們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團結。你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中國科幻”。對此,我堅定不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無論褒貶,《流浪地球》都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次有益嘗試。

在這一過程中,真正讓我們感動的,是有這麼一群電影人,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不計較個人得失,群策群力,最終實現了贏得市場尊重的拍攝質量,敲開了中國硬核科幻片的大門。

這場“拓荒”之旅,每個參與者都是英雄。

據說,B組導演鬱剛在看完影片後,激動地說了一句:

“拍了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做成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

最後,也請你足夠相信,每個為了夢想而全力以赴的人,一般都不會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