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教育部發布意見 今年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為168.5億

新京報快訊 4月18日,教育部網站發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初步情況介紹。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專門印發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文件,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新時代、心繫發展大局、情牽民生福祉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這兩個文件印發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和社會的普遍贊同。教育部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各地緊緊把握這一重大戰略機遇,積極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擴資源、調結構、增普惠、建機制、提質量,紮紮實實推動學前教育改革發展。

一、已開展的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解讀。《若干意見》發佈後,教育部黨組在《人民日報》刊發題為“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美好期盼”的文章,號召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通過召開新聞發佈會全面介紹、接受記者專訪重點解讀、組織採訪團挖掘典型、組織專家撰寫文章深入剖析等方式,在媒體的大力支持下,對《若干意見》提出的重大政策舉措進行全面系統的宣傳解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均做了深入報道。同時,在教育廳長班、市縣教育局長班上進行政策解讀,並組織召開全國基礎教育改革創新研討會,對各省(區、市)基礎教育負責同志進行專題研究培訓,推動各地抓好貫徹落實。通過上述宣傳工作,在教育戰線凝聚了廣泛共識,獲得了社會的積極關注,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是部署專項治理。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部署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使用不到位等情況進行專項治理。《通知》印發後,教育部會同住建部等有關部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治理工作座談會,宣傳解讀政策,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強調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不動搖、堅持學前教育公辦民辦並舉不動搖、堅持積極穩妥推進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的決心不動搖,推動各地認真摸排,從本地實際出發,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按照“一事一議”“一園一案”的原則,積極穩妥、紮實有效地做好治理工作。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2018年安排150億元,2019年在此基礎上提高到168.5億元,支持各地擴大普惠性資源,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保教質量。發改委、教育部啟動實施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建設工程,2019年安排專項資金10億元,支持11個省(區、市)試點,引導激勵地方加大投入,重點加強幼兒園園舍建設,有效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四是加快立法進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將制訂《學前教育法》列為重點推進項目。教育部專門組建立法起草小組,組織專家研究論證、進行國際比較,開展立法專題調研,加快推進立法工作。

二、各地貫徹落實的有關情況

教育部高度重視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將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作為2019年教育“奮進之筆”攻堅行動,並在年度工作會上作了部署。各省(區、市)黨委、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緊研究制訂《若干意見》實施意見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目前,北京市、河北省已出臺《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河北、吉林、福建、山東、河南、陝西、重慶、貴州、西藏、寧夏、新疆和兵團等12個省份已出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吉林、黑龍江、天津、甘肅等6個省(區、市)實施意見、治理工作方案已經省深改委、省政府審議通過,即將印發。山西、四川、江蘇、遼寧等11個省(區、市)實施意見、治理工作方案已報請省政府審議。其他省份也在抓緊研究制訂過程中,許多省(區、市)先行部署了摸排治理工作。

各省(區、市)在認真謀劃制訂總體實施意見和治理方案的同時,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緊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關於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部署。一是多渠道擴大普惠性資源。北京通過利用疏解騰退空間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和街道辦園、以租代建等多種方式,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2018年新增學前學位超過3萬個,2019年擬再新增學位3萬個。天津2019年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50所、新增學位4萬個。河北提出到2020年實現行政村普惠性學前教育全覆蓋,每個鄉鎮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園,每個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至少建成1所標準化公辦園。山東2018-2020年每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超2000所,新增學位50萬個以上。河南2019年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00所,新增學位10萬個。四川實施幼兒園建設工程,2018年投入35.9億元,新建幼兒園878所,新增幼兒學位12.9萬個;2019年規劃投入44億元,新建幼兒園838所,預計新增幼兒學位13.4萬個。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機制。目前,已有30個省(區、市)和兵團出臺了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北京建立普惠性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對於普惠性幼兒園,無論公辦、民辦,政府的生均補助標準是一樣的,家長繳納的學費是一樣的,實現了辦園標準統一、財政補助統一、收費標準統一、教師待遇統一,公共財政陽光普照。山東制定710元/生/年的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惠及所有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河南建立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制度,按照市屬幼兒園5000元/生/年、縣級及以下3000元/生/年的標準核撥。重慶按照600-800元/生/年的標準對普惠性民辦園進行補助。三是加強公辦園教師編制補充。目前,已有17個省(區、市)和兵團制訂了公辦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山東2018年加大公辦園教師核編力度,有1700多所公辦園新納入機構編制管理,充分挖掘現有編制資源,新增編制從改革管理、精簡收回等待分配編制中調劑解決,新核增編制6000餘名。貴州建立公辦園教師編制補充機制,2018年補充公辦園在編教師近5000人,2019年將繼續按這一規模補充公辦園在編教師。

總體上,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銳意改革,積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經驗,這些經驗值得大力宣傳推廣,請媒體朋友們加大采訪宣傳力度。今天這次新聞發佈會,特別邀請了北京市教委和昌平、朝陽兩個區教委的負責同志集中介紹北京市的經驗,下午將組織新聞採訪團到北京市進行實地採訪。

三、下一步工作考慮

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做好《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寫好奮進之筆,交出滿意答卷。一是積極推動各省(區、市)抓緊出臺實施意見和治理工作方案,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舉措。二是推動各地積極穩妥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全面摸清底數,建立信息報送系統和工作臺賬,推進分類進行整改,堅決扭住不放,抓緊落實。三是開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攻堅行動,推動各地完善佈局規劃,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投入保障長效機制,多渠道擴大普惠性資源。四是教育部將會同住建部等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地的指導,及時總結經驗,通過會議推進典型交流、宣傳推廣、督導檢查等多種途徑推動貫徹落實。五是加快制訂學前教育法,在深入研究和調研的基礎上,儘快完成學前教育法草案的起草工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