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反傾銷措施,影響山西外貿嗎?

3月22日,商務部發布2019年第9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對山西這樣一個手機和鋼材出口佔全省出口總值70%左右的內陸省份來說,國際市場風吹草動都會有很大影響。此次臨時反傾銷措施,又會如何呢?

為什麼提起反傾銷?

國際貿易,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和鬥爭。

2018年6月22日,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國內不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卷產業,正式向調查機關提起對原產於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捲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寶鋼不鏽鋼有限公司、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和北海誠德金屬壓延有限公司、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鞍鋼聯眾(廣州)不鏽鋼有限公司支持該申請。

經審查,商務部認為申請人及支持申請企業的合計產量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佔同期中國同類產品總產量的比例均超過50%,符合相關規定,故決定2018年6月23日開展反傾銷立案調查。

事實上,針對不鏽鋼製品的反傾銷措施,我國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記者瞭解到,早在幾年前美國就對中國不鏽鋼板帶材產品實施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調查。2017年2月2日,美國商務部就對華不鏽鋼板帶材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做出終裁,裁定對中國企業徵收63.86%~76.64%的反傾銷稅和75.6%~190.71%的反補貼稅。太鋼是中國唯一的應訴企業,按時完整地提供了所有涉及反傾銷和反補貼的資料,並積極配合美國商務部對太鋼9家公司進行了補貼實地核查。這是WTO的規則。

“國際貿易中,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WTO的規則對大家都一樣。”山西省有色金屬學會秘書長王香槐對記者說。他查閱了資料後表示,僅2017年中國進口不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卷70.3萬多噸,其中自歐盟、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進口量達68.9萬噸,佔申請調查產品總進口數量的98%,進口量接近2016年的三倍。可見,上述四個地區和國家的產品確實存在傾銷嫌疑。

因此,依據相同的規則,我國企業提請反傾銷調查合情合理合法合規。太鋼作為龍頭企業牽頭,更是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便車”有時搭不上

中國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WTO成員以來,遭遇到很多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我省外貿行業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山西的企業,主要受到鋼鐵、鑄件、化工產品、玻璃器皿和陶瓷等產品的反傾銷調查。

運城有一個鑄件企業被美國反傾銷調查敗訴後,反傾銷稅率直接就是200%,明擺著就是要逼企業退出美國市場。

原平化工責任有限公司的草酸產量佔到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歐盟前幾年對源自中印的草酸產品反傾銷案作出終裁,山西原平化工和山東豐原化學獲單獨稅率,分別為14.6%和37.7%,其他企業實行52.2%的全國統一稅率。這和企業積極應訴分不開。

和國外對中國企業提起反傾銷調查不同,這次我國企業提起的對國外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卷傾銷調查,雖然是太鋼提起,寶鋼、酒鋼、鞍鋼和北海誠德6個企業支持,初裁的意義卻不僅這幾個企業獲益,而是維護了國內的不鏽鋼市場,是眾多企業獲益。

有的企業對國際貿易規則不太懂,以為應訴是大企業、別的企業的事情,只要他們打贏了,自己就能“搭便車”。其實,國際貿易中打官司都是生產和經營主體——企業出面打官司,誰參加有誰的份,不參加的就沒份。就像歐盟對草酸產品反傾銷案的終裁,原平化工稅率最低,山東豐原化學次之,其餘的企業一樣。不參加應訴的人家說稅率多少就是多少。

對山西外貿影響不大

目前我省的外貿產品結構,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煤炭、鋼鐵等越來越多樣化。記者從太原海關了解到,2018年,我省手機和鋼材出口佔全省出口總值的70%。相應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礦產品等冶金原料進口大幅增長。

記者還了解到,2018年9月,歐盟對中國太陽能板和太陽能電池實行的貿易保護措施到期,取消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的進口管制。

這為中國太陽能板和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2018年,山西太陽能電池出口14.4億元,增長36倍,拉動出口增長2個百分點。說明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我省出口產品中的新生力量,是產業轉型發展的一個成果,還搭上了一個行業勝訴的“順風便車”。

我省的主要出口產品是手機,手機和零件不在美國對中國的加稅清單中。反而隨著手機訂單的增加和維修服務,我省對美國的手機出口迅速增長50%還多。

此外,山西的紅芸豆、綠豆等小雜糧以及運城蘋果等優質農產品,也廣受國際市場歡迎且因為無可替代只發愁產量低。

此次我國對進口不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對山西外貿影響並不大。就不鏽鋼生產企業來說,太鋼已經是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全球不鏽鋼行業領軍企業。而且早在2015年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實施“雙反”調查啟動後,太鋼就適時調整了市場戰略,出口美國的產品佔比逐漸下降,向東南亞、臺灣、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尼、歐洲等地區和國家的比重增大,已經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貿合作。

記者採訪的幾位人士均表示,此次國內不鏽鋼企業反傾銷的不鏽鋼產品是“大路貨”。即便是“大路貨”,也是企業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也不能放任國外產品傾銷。另外一方面,單純指望打官司也不現實,國際官司一打,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乃至幾千萬元人民幣的成本,還有好幾年的時間要搭進去,實力小的企業根本打不起官司耗不起時間。

因此,中北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王璐認為,國內不鏽鋼企業應該抓住這次有利時機,加大研發,從產品升級換代、設備更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上多措並舉,為企業發展及早攢足後勁兒。畢竟,你強大了,就有了話語權。同時,同行之間也要既競爭又合作,該抱團對外時就一致對外。在國際市場上的打鬥,要用實力說話。維護了夥伴的利益也就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市場,從來不相信弱者的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