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淮劇的簡介

淮劇,又名江淮戲、淮戲,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今江蘇省淮安市以及鹽城市裡下河一帶,發祥於近現代的上海市,現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區。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清代中葉,在淮安府(今鹽城市和淮安市)和揚州府兩地區,當地民間流行著一種由農民號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稱之為“二可子”,僅以竹板擊節。淮劇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之後,又受徽戲和京劇的影響(稱為徽夾可),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了淮劇。

淮劇的語言

淮劇語言是以今江淮官話的方言為基調,併兼顧附近的淮安、鹽阜等地方言而戲曲化的一種舞臺語言。建湖縣地處淮劇藝術發祥地的中段,歷史上的僮子、香火戲藝人大多出生於此。該地的語言與周圍地區相比,具有語調工穩、四聲分明、五音齊全、富於韻味、發音純正、悅耳動聽等優點,為不同時期的淮劇藝人所採用。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1961年,淮劇藝術考定委員會界定淮劇語言以建湖縣方言語音為基調,同時適當吸收周圍地區具有普遍意義的個別字音加以豐富。

淮劇的唱腔

淮劇唱腔除了新淮調、新悲調等主要唱調外,尚有〔南昌調〕、〔淮悲調〕、〔春調〕、〔十字調〕、〔下河調〕、〔葉子調〕等腔調,以及部分來自民歌、小曲的調子,如〔磨房調〕、〔補缸調〕、〔跳槽調〕、〔八段錦〕、〔藍橋調〕等。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伴奏樂器有二胡、三絃、揚琴、笛、嗩吶等;打擊樂器有扁鼓、蘇鑼、鐃鈸、堂鑼等。在鹽阜“花鼓鑼”、“僮子鑼”、“麒麟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整套伴唱鑼鼓,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淮劇的行當

淮劇的角色行當有生、旦、淨、醜,各行又有分支。如生行分老生、小生、紅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衫、老旦、彩旦、閨門旦等。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早期的三可子,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個行當。後來受徽劇、京劇影響,才逐漸有所發展,有大二三花臉,老少父母旦之說。但也並非全部嚴格分行。如小生演員,也能唱老生、醜行。花旦演員,也能唱青衣、武旦。很多演員都是一專多能,文武雙全。少數全能的演員,能擔任淮劇所有行當的角色。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淮劇的流派藝術

淮劇現代流派有“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馬派自由調”、“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楊派生腔”、“李派生腔”八大流派,分別是淮劇名家筱文豔、何叫天、李玉花、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楊佔魁、李少林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淮劇藝術流派。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當代流行的派別是以何雙林為代表的何派、陳德林為代表的陳派、裔小萍為代表的裔派,代表的是現代唱腔。

迄今,淮劇界已有梁偉平、梁國英、王書龍、陳澄、陳明礦等五位演員獲得過中國戲劇梅花獎。

淮劇的傳統曲目

一、牙痕記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寒儒安文亮攜妻顧鳳英、子安壽保進京趕考,不幸失銀染病。鉅商劉半城欲買壽保作子嗣,鳳英為救夫而舍子。文亮斥妻心狠,帶病出廟尋子時不慎踢翻火爐,廟被燒。鳳英追子至太原,於瓦車篷內又產一子,遂咬牙痕留血書將嬰兒拋棄。適王家二夫人求子拾走嬰兒....

二、馬陵道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雜劇劇本,元或明初作者,撰者佚名。全名《龐涓夜走馬陵道》。有脈望館鈔本,《元曲選》本較為流行。 劇譜春秋時孫臏、龐涓同事鬼谷子為師,後又同在魏國為官;龐涓妒才,向魏王進讒,刖去孫臏雙腳。孫臏裝瘋逃過死劫,在卜商的幫助下,逃出魏國,聯合六國伐魏...

三、金龍與蜉蝣

5分鐘搞懂淮劇,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父子兩代人因皇權而起的一系列生死恩怨,劇中“閹割親子、佔媳殺子”等情節在今天看來依然頗具衝擊力,劇中的手法借鑑了很多日本戲劇,其舞臺形式之新穎,在當時還習慣於“一桌二椅大白光”的戲曲舞臺,算得上“石破天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