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政“小口袋”有多大?至少還有14%收支空間

有財政“小口袋”有多大?至少還有14%收支空間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彭海燕 2019年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收入端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支出端擴大財政支出規模,預算安排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周君芝表示,中國預算體系中存在一個用於平滑實際收支差額與赤字之間缺口的機制,該機制即為財政“小口袋”,財政支出和赤字之間的平衡問題,某種程度上等價於財政小口袋“餘糧”還有多少的問題。

除了政府債券彌補之外,一般公共財政收支缺口的平滑有賴於其他資金補充,這一平滑機制即為財政“小口袋”。

周君芝表示,在合理有序的資金調用規則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這三本賬的富餘資金能夠合理有效地集中管理起來,並對公共財政收支缺口進行跨年平衡,在公共財政實際收支缺口較大年份,通過從財政小口袋調入資金來填補缺口。目前減稅降費和積極財政背景下,財政小口袋的餘糧決定了赤字率剛性約束條件下實際收支差額能夠打開多大空間。

財政“小口袋”補充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有三種方式:一般公共預算口徑順接的結轉結餘資金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

“當前財政小口袋餘糧規模指向無需過度擔心2019年財政支出承壓。”周君芝說。

周君芝表示,財政小口袋存量上限(保守)0.8萬億元,財政小口袋存量上限(中性)1.8萬億元,財政小口袋存量下限(保守)3764億元。

周君芝估計,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極小值意味著實際收支差額可以至少打開約14%空間;即便假設無其他新增財政資金補充來源,1.8萬億存量規模大致可以覆蓋2019年企業稅收和社保費用減免金額,無需太過壓縮財政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