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 原來是歸隱官員澆園種地的“政事“

拙政園,蘇州名園之一,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與蘇州留園、北京頤和園、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一起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老早就聽說過拙政園的名字,它是江南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明正德四年弘治進士、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請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什麼是“拙政”,西晉文人潘岳《閒居賦》中曰“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王獻臣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佈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盛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早春二月,蘇州的清晨,天氣微濛,乍暖還涼。拙政園門口聚集了好多要遊園的人。現在想起來,那時我像在夢幻中游走著。試想啊,當私家園林成為公眾園林後,哪裡還有雅意,哪裡還有清幽,哪裡都是人頭,哪裡都是沸騰的人聲。慕名者眾,品味者寡。至於園中絕景,拙政雅趣,已經無人費思量了。那一天,我的單反相機都被美景塞滿了,挪不動腳,換個角度才重新體會到移步換景的妙處。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拙政園景色優美,為典型江南水鄉建築,與滄浪亭、獅子林、留園並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的景觀很嬌柔,文人氣息很濃重。荒僻處,取古道西風瘦馬之意;清幽處,是小橋流水人家。亭伴松鶴,堂攜紅蓮。亭有題詞,堂有楹聯。詞、聯精心撰構,畫意更添詩情。任何一座亭上一立,但覺輕風送荷香;堂裡一坐,似聞天人對語。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不由人想起宋代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站在熙攘的人群裡,看到三級石梯,只聽導遊喊:走一走,三生有幸!遊客蜂擁而上;看見吊著一串串榆錢的榆樹,導遊喊:抱著樹幹搖一搖,那可是搖錢樹啊!有許多人擠上前去搖,那棵樹頓時搖下一地落葉。當來到拙政園的正廳前,導遊高喊:一定要拾級而上,這是步步登高哦......不由得遐想當年如文徵明、鄭板橋之類的雅士看到此情此景不知會有怎樣的感想?沒有人會去關注此景從何來,又情生何處?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拙政園亭臺樓閣的佈局,假山池沼的搭配,花草的栽種,迴廊的界隔,遠景近景的層次,都著眼一個美字。印象最深的是李秀成的讀書亭了:假山之巔,松柏叢中,一幾一凳一條石而已。想象中,戎馬之餘,將軍引吭高歌,白鶴舞於側,鳴蟬遙相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音。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空氣裡漸漸飄來嫋嫋的吳儂軟語,古木蔥蘢的小徑盡頭原來是蘇州評彈演藝的地方。園裡最多的是典雅錯落的亭臺閣榭。杜牧的“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可以很好地拿來下注腳。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靜坐雕花木椅上,沏一杯香茗,捧一卷詩書細讀的安謐充實,那“明月樓高獨倚”的清靜心緒,那“蕭條梧竹月,秋物映園廬”的閒淡自適,是多麼令人羨慕的古人歸隱生活。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一群群人爭著踩踏象徵祥瑞的門檻,爭著撫摸代表財運的木雕,“秫香館”古樸的木椅上是紅男綠女大聲談笑,“梧竹幽居”別緻的門洞如塞車般繁忙。很少有人去注意那積灰的鏤花、硃紅的窗欞上承載的藝術細節,很少有人去品味那發白剝落的牆皮裡蘊蓄的古老風貌,也很少有人在穿堂而過的瞬間瞥一眼牆上孤零零的老字畫。文化的缺失,讓人汗顏。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拙政園裡有一棵百年楓樹,樹冠飽滿,葉片青綠,下半截卻是個空殼,粗糙堅硬的樹皮敞開著胸襟,人們站在它的腳下想起世間悲歡離合,熙熙攘攘人事層出不窮,有什麼可在意的呢?江山沒了,家國沒了,骨肉沒了,區區一張皮囊支撐著生命,仍是這般昂揚旺盛,讓人敬佩。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想起陶淵明的詩句: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感覺這棵空空楓樹像一位老禪師在打坐,其貌拙筆難寫,其情世人莫知,卻有一股昂揚正氣,直逼心脾。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拙政園其間諸多建築取名大多來自古人的名作名句,如入園即見的“蘭雪堂”,取唐李白詩“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之意“;”“放眼亭”,取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句; “涵青亭”,取唐朝儲光羲“池草涵青色”詩意而名;“倚虹亭”依牆而築、長廊似虹,取程俱詩:“長堤如臥虹”。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繡綺亭,取杜甫詩“綺繡相碾轉,琳琅愈青熒”; 玲瓏館,因此處竹林青翠,故取宋蘇舜欽詩“月光穿竹翠玲瓏”為名; 玉壺冰,環境幽靜、清爽,取南朝宋鮑照詩“清如玉壺冰”句,指居者清高。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香洲,又名“芳洲”,芳洲是地名,近水,香草即杜若,取屈原《楚辭》“採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見山樓,語出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名句。留聽閣,取唐李商隱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句意; 倒影樓,取意於唐溫庭筠詩“鳥飛天外斜陽盡,人過橋邊倒影來”。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拙政園中多佳聯。北步柱懸抱柱長聯一副:“舊雨集名園,風前煎茗,琴酒留題。諸公回望燕雲,應喜清遊同茂苑;德星臨吳會,花外停旌,桑麻閒課,笑我徒尋鴻雪,竟無佳句續格村。”聯中“舊雨”指老友,“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 今,雨不來。”是說過去賓客遇雨也來,而今遇雨卻不來了。後以“舊雨”作為老友的代稱。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我印象裡拙政園,一向是人文昌盛雅士喜遊的園林,數百年來不知接納了多少文人墨客,詠吟之才。我等看客也只能嘆一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恰是這些才子佳人在拙政園綿延不盡的畫卷裡添上點睛獨到的筆觸,才讓這座古典園林更加靈動,更加詩情畫意,更加富有一種纏綿細膩的情愫。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我並非是被江南養大的,可直到邂逅拙政園的古蹟薈萃、園中的口碑載道和景色的溫婉秀麗,都讓我這北方人莫名的喜愛。難以自持的離思別緒竟拉扯住我的衣襟,拖拽住我的腳步,讓我對這裡一直念著沒個完。

拙政园 原来是归隐官员浇园种地的“政事“

四大名園蘇州拙政園 洛釗文圖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拙政園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洛釗 更新:2019.0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