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在古代印史當中,朱文印一般都是有邊欄的,為的是表現印章的形制。除了較為工整的邊欄以外,還有古幣外形的邊欄,封泥式的邊欄等多種樣式,而無邊欄印章因為其形制特別,與各類有邊欄界格的形制感覺完全不同,慢慢引起了篆刻家的重視與喜愛。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這是兩方古璽,印文的文字已經無法完全辨識,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無邊欄印章的大體樣貌。特別是這兩枚古璽透漏的一些信息:像第一方印章這樣只留文字而不留一點邊欄的的細朱文古璽,儘管存世不多,也是自古就有的。此印四字縱向一字排開,每字的疏密大小不一,如同一幅書法作品一般,全印文字運用優美婉暢的裝飾性極強的曲線,生動宜人。而第二方印章的似有似無的邊欄,我們可以理解為因為歲月的侵蝕,使得邊欄已經殘破幾不可見,同樣這樣的殘破也給了很多篆刻家們以啟發,創造性的利用殘破法,既故意將印文和邊欄作殘破的處理,使之增加歲月的滄桑感,和古樸的厚重感。雖然這種殘邊印未必是作者的初衷,但是所帶來的美感和對後人的啟迪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這方“行雲流水”印,利用文字的長短來表現邊欄,雖然沒有邊欄,但是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出邊欄的形制。印章中文字挪讓屈伸合理適度,圓潤舒暢,不愧印文的四字“行雲流水”。且無邊欄的設計,使得觀者感受更深,如果被各種條條框框所限制,與印文的主題似乎不甚符合;沒有條條框框而法度內蘊方能真正地做到行雲流水。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明代篆刻家文士英的“鳶飛魚躍”,花鳥篆的“鳶”字顯得生動自然,將畫與篆意結合的恰如其分,而“魚”字的雙魚排列,生動自然,活靈活現,再加上無邊欄的設計蘊含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寓意在其中,是一方意境深遠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明末清初篆刻家歸昌世的一方“負雅志於高雲”印,此印幾乎完全不見邊欄,篆法在大小篆之間,其中“負”、“志”、“雲”三字為大篆,結體整飭如小篆,佈局安詳和雅,顯得沉靜古樸,筆畫雖然很多,但能以虛斷手法透氣,使得全印並沒有侷促的感覺。而幾乎沒有的邊欄更是避免了全印趨於呆板的問題。而印文的文字“負雅志於高雲”,作者抒發的是一種不得志,只有將雅志負於高雲,希望掙脫束縛,所以此印的無邊欄更加的寓意十足。歸昌世為明散文家歸有光之孫,江蘇崑山人,生於公元一五七四年,卒於公元一六四五年,而清朝是公元一六一六年建立的,在如此的王朝更替的亂世,能有如此的感悟,也就可以理解了。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無邊欄朱文印的獨特魅力


有“篆刻之祖”美譽的吳門派創始人文彭的兩方印章。這兩方印章極富文學色彩和詩境,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到文彭深厚的藝術修養與磊落的胸襟。文彭是明代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文徵明的長子,而文彭這兩方印章中的詩情畫意與家庭文化傳承和藝術薰陶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細細的品味這兩方印章發現其中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七十二峰深處”此印歷來為廣大文人所喜愛,後世的篆刻家也多有臨習仿作。“七”字只剩下一垂彎的末筆,一開始便引人入勝,如見雲霧繚繞之險峰,峰頂若隱若現,上半部的文字更加的殘破,印章下部的“峰”、“處”兩字則較為清晰。峰巒疊嶂之中,文人隱居草堂若隱若現,既體現隱居環境的悠遠,又能感受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深厚。這樣的印如果有邊欄,似乎便畫蛇添足了。

“琴罷倚松玩鶴”印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中的詩情畫意更是令人心醉神怡。“琴”、“罷”、“玩”、“鶴”具有幾筆隱如“雲端”,似乎有種縹緲的仙氣躍然其上,既有無法目視,只能耳聞的琴音,又有仙鶴在雲中忽隱忽現。而居中的“倚松”二字,則真切一些,我們彷彿看到文彭剛剛撫琴之後,正倚松而立聞香品茗。一股縹緲的書畫氣息,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觸,一種恬淡靜雅的氛圍。

印無邊欄則無所阻礙,心無阻隔則天地更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