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竟】物聯網卡發展至今,通信安全還要走多遠?

兩千多年前,古人使用飛鴿傳書和驛站快馬來互通消息,傳遞情感,可能終其一生,亦不過書信數封。如今,快速發展的移動通信和物聯網,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打通了人與物之間的聯繫。2002年5月17日,中國移動悄然推出GPRS業務,使用SIM卡就能連接數據網絡,時代悄然改變,萬物互聯變得觸手可及。

【一探究竟】物聯網卡發展至今,通信安全還要走多遠?

物聯網

最早成規模的電網遠程監控應用,成為中國蜂窩物聯網的完美搖籃

電網當年極有前瞻性的採用移動通信的方式進行電網數據的採集和遠程控制,由於項目規模龐大、要求高、方案全,電網項目無可爭議的成為中國蜂窩物聯網的完美搖籃,培養了早期物聯網產業鏈的第一批人。

但是,除了電網遠程監控應用之外,其他市場都還一片寂靜。直到03、04年,銀聯推出無線POS,免除複雜的傳統申請手續,可謂最早的移動支付。過後十年無線POS一路蓬勃生長,衍生出各種眼花繚亂的智能支付終端,讓國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便利程度遠遠超越發達國家。

物聯網卡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最常見的名字叫M2M卡,有些也叫APN卡、行業卡、機器卡。

【一探究竟】物聯網卡發展至今,通信安全還要走多遠?

物聯網卡

智能手機引爆移動應用發展,車聯網悄然萌芽,成推動物聯網卡發展主要動力

2009年,3G牌照發放,iPhone正式引入國內,手機上網開始了超越PC上網的征程,中國正式開啟輝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同年,國家提出“感知中國”戰略,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並開始在無錫建立物聯網相關的產學研基地。

這一年,由於三個契機,也成為了車聯網發展的元年。一是從iPhone3G開始,手機標配內置GPS模塊,基於位置的應用隨之爆發,GPS從小眾產品一躍成為各類方案的標配;二是3G牌照發布後,外資品牌汽車開始把基於3G的車聯網產品帶入國內,配聯網的中控大屏成為新寵;三是交通部開始建設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要求全國所有運營車輛都必須安裝定位設備,定位數據分級上傳,統一管理。

此後,國內模組產業六大金剛,芯訊通、移遠、廣和通、中興物聯、有方、龍尚均告成立;同時,三大運營商也在這一時期開始成立物聯網卡的獨立營運機構,工信部亦專門為物聯網分配了13位號段,物聯網卡真正成為專門定製的行業專屬產品。

隨著物聯網卡產品的正規化,讓業內俗稱卡商的群體開始興起,更深行業的需求被逐步挖掘,更多行業的方案開始使用物聯網卡。

智能硬件引動市場爆發,共享行業成就幾何增長

2012年,Pebble和谷歌眼鏡兩個產品橫空出世,開啟了智能硬件時代;隨後,行車記錄儀開始興起,其中作為分支的智能後視鏡疊加了越來越多功能,前後車監測、輔助駕駛等等;2016年,基於摩拜的橫空出世,智能鎖迅速成為共享單車的標配,其後,共享單車引發的物聯網卡市場爆發,徹底激活了整個產業鏈。

沿用這種遠程控制加硬件服務的思路,各種新的應用場景被不斷挖掘,共享充電寶、共享按摩椅、共享紙巾、共享雨傘……越來越多的場景被智能終端硬件所佔據。使得方案商產業鏈愈加成熟,從而湧現更多更智能化的終端硬件,終端硬件又再一次促進產業鏈的發展,推動物聯網行業快速良性發展。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物聯網卡市場剛剛爆發就引來了慘烈的競爭,物聯網卡的供應方構成錯綜複雜,各地運營商、各路供卡渠道令人眼花繚亂。

15年Jasper被引入國內後,某些第三方供應商選擇大規模低價銷售,等到爆池後,拒絕虧本支付,直接選擇跑路,用戶用了兩個月發現用不了了,這種案例數不勝數。

大約15年的時候,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微x卡,可以免費使用500M,免費的東西誰不愛用?一時間,車聯網產品商紛紛使用,使得微x據坊間傳一度欠費數千萬,最後免費模式無法持續,也讓眾多發出去使用的車聯網廠商一地雞毛。

15年以後,電話實名制力度非常大,但作為主要面向上游產業的產品,物聯網卡很難做到個人實名,在供卡商層層轉售之後,已經難以追溯卡的去向,變成了所謂“黑卡“,不少供卡商則因為涉及黑卡損失慘重,供卡商下游客戶亦被殃及池魚。

隨著物聯網越來越介入到各行各業的關鍵設備、關鍵環節,安全必然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考量因素,試想,有一天,這個不起眼的連接控制著我們的車、電、水、氣、支付,如果一旦出現問題影響會有多大?流量虛標、跑路、免費、黑卡等市場亂像,不斷讓市場開始意識到,在物聯網上,安全大於一切。

【一探究竟】物聯網卡發展至今,通信安全還要走多遠?

物聯網卡加盟

其中,極具代表的是作為“阿里認證服務商”的前海翼聯,從成立起陸續與三大運營商達成戰略合作,同步支持運營商直籤,並提出“假一賠十,免費試用”的承諾。目前,憑藉著高速率,高穩定性的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及技術團隊+服務團隊7*24小時為客戶事業保駕護航的能力。現已是智慧穿戴行業首選物聯網通信服務商,更是物聯網行業首選優質服務商了。

或許,在物聯網高速發展,各種卡商充斥市場的今天,選擇優質的,具備專業化和規模化的大平臺綜合服務商,才是獲得靠譜的物聯網通信服務的有效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