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作者:陳賦明,新零售商業評論欄目主編。

零售君說

從七八個人的簡易製衣廠到如今的百億規模,從自創品牌到品牌多元化,從搶佔線下市場到打響數字化戰役,太平鳥在24年的發展歷程中畫出了一條優美的增長曲線。究竟是什麼秘訣,讓它每一步都能踏準節奏?

1984年,“小鎮青年”張江平進城學裁縫,憑藉熱愛和勇氣,一腳踏進服裝行業,並在1995年創立太平鳥品牌,最終成就了今天的太平鳥。

2018年最新財報顯示,太平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淨利潤5.7億元,全渠道零售額112億元,營收、淨利、零售額均為成立以來最好業績,領跑中國時尚服裝行業上游。

24年發展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到太平鳥一路成長之道:不斷創新求變,保持危機感,懂得借力發展

不創新,就被淘汰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如果只守著眼前已有的成果,就不會有未來,終究難逃老化、被淘汰的命運。

所以,“不能停止腳步,要不斷創新和變革,才能創造出新的未來”,張江平堅信創新求變的神奇力量。

於是,當看到人們不再找裁縫做衣服,而去服裝市場買成衣的時候,裁縫張江平知道自己手中的這把剪刀該放下了。

他成了一個商人,開始到服裝市場擺攤位,到百貨商店租櫃檯。

很快,他又覺得到別人廠子拿貨總歸不順手,何不自己開廠自己做。

1989年,張江平找了七八個人,買了四五臺縫紉機,開起了製衣廠,做加工和外貿。“當時國內外訂單很多,忙都忙不過來。”他說。

張江平似乎找到了一條大有前途的路子。這時候,有兩個現象刺激了他。

“我看到周邊冒出來不少服裝品牌,它們做得都很不錯。我沒有品牌,只做加工,再折騰也只能在寧波地區小打小鬧,沒法向全國輻射,沒法進入更大的市場。”張江平回憶說。於是,他萌生了創立品牌的念頭。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太平鳥董事長張江平

從一個到七個

1995年,張江平註冊了“太平鳥”品牌,太平鳥服飾的歷史由此開啟。

當時,同城的雅戈爾、杉杉、羅蒙等服裝品牌已經名聲在外,它們做的都是商務正裝,靠幾百萬起家的太平鳥跟它們正面交鋒,勝算幾乎為零。

於是,張江平避其鋒芒,走差異化路線,將太平鳥定位在休閒男裝,給品牌開了個好頭。到2001年,太平鳥男裝的門店數量接近200家,並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太平鳥成立兩年後,張江平發現,在寧波地區還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女裝品牌,何不利用太平鳥男裝的品牌影響力,增加一個產品線,切入女裝市場。

於是,張江平進行品牌延伸,推出了太平鳥女裝。“即使到今天,太平鳥女裝在當地女裝品牌中仍是一枝獨秀,並且在國內市場也佔有一席之地。”張江平自豪地說。

為了快速把女裝品牌做起來,張江平還創造性地以團隊參股的模式來經營女裝

“幾個年輕人投入的資金並不多,但團隊積極性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在很短時間內硬生生地把女裝帶起來了。”到了今天,他依然很讚賞當初那個團隊的活力和幹勁。

到2008年,太平鳥兩個品牌的門店數量已經增加到1,000家,零售額也達到了10億元。

不過,張江平感受到了商務休閒男裝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發展空間正在飽和。“我們必須剎車,更換賽道。”張江平很果斷。

他先後將太平鳥男裝和女裝重新定位,轉向以20~30歲年輕人為目標群體的時尚潮流品牌,為兩個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此後,張江平大力推進品牌多元化。

2008年,開闢了女裝新品牌“樂町”,聚焦甜美、摩登、元氣的18~25歲的少女。

2011年,下沉到童裝領域,創立童裝品牌Mini Peace,瞄準一二線城市。

2013年,引進時尚教母麥當娜為其女兒打造的美國當紅少女品牌Material Girl,以20~28歲的COOL女孩為消費人群。

2018年,又引入法國風格的貝甜童裝,並創立太平鳥巢家居品牌,構建一個適合年輕客群、家庭客群的生活方式品牌。

“我們實施梯度品牌發展戰略,不同品牌針對不同細分市場,在目標消費群、品牌定位、產品設計等方面相互補充,滿足日益細分的消費群體的多元需求。”張江平解釋說。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太平鳥品牌形象集合

目前,太平鳥男裝和太平鳥女裝依然是太平鳥的核心品牌,貢獻了70%左右的營收。新興品牌樂町和Mini Peace處於發展期,銷售規模增長較快。培育品牌Material Girl、貝甜和太平鳥巢則定位有較大潛力的細分市場。

往線上走

除了品牌轉型,2008年,張江平還做了一個歷史性的動作——到淘寶商城開店。

“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我們一丁點都沒想到,日後線上變化會這麼大,能給我們帶來幾十億的銷售額。但是,有一點我是相信的,線上這麼多銷售額,不是靠數據造出來的,是一筆一筆交易出來的。”張江平說。

2008年之前,定位C2C交易的淘寶網還是個體戶和淘品牌的天下。

張江平看到他周邊一些做服裝的人,都在往線上走,而且還產生了不少銷售,但是這些人中做品牌的很少。

他就想,像太平鳥這樣做品牌的能否用這個通路去消化一些庫存。傳統訂貨制模式下,庫存是服裝行業的通病。如果線上能處理掉一些庫存,“對我們的信心也是有好處的”。

作為傳統品牌,太平鳥沒有電商基因,也沒有電商人才。現在決定做電商,沒人怎麼辦?張江平來了個乾脆的,“我們從外面把一家30多人的小電商公司整個挖過來了”。

“我們做電商看起來是為了銷庫存,其實背後更大的思想是,要去嘗試一些新的領域,挑戰一些新的玩法。”張江平補充道。

到2018年底,太平鳥全品牌線上營業收入達到19.97億元,佔公司總營收26.29%。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太平鳥2018年雙11現場

引入TOC管理

正如上面提到的,庫存是傳統服裝行業的通病,哪怕到今天,這個問題仍然很普遍。

“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多庫存?因為產品都是提前半年做好了,然後批發給經銷商,產品並沒有真正銷售出去,都堵在渠道上。所以,我們要弄清楚,問題在哪裡?瓶頸在哪裡?”張江平質疑道。

2017年,太平鳥引入TOC管理模式,著手進行供應鏈改造。

所謂TOC管理模式,簡單而言,就是根據銷售情況來制訂生產計劃,整合公司數據分析、生產快反、倉儲物流、終端零售能力,進而實現暢銷款深度銷售和平銷款庫存優化。

TOC管理模式先在太平鳥男裝進行了測試,然後在2018年推廣到全品牌。

目前,供應鏈快反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以前追單最快40天,現在基本上都能做到14天。2018年夏款商品售罄率提升6%。

2018年在營業收入增長7.8%的情況下,公司商品庫存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商品庫存原值相比年初降低1.1億元,降幅4.8%。

截至2018年底,除貝甜、太平鳥巢外,所有品牌直營店和45%的加盟店實現追單覆蓋,全年追單比例達到18%。太平鳥男裝2018年夏裝通過追單採購,當季零售業績提升34%。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危機感讓太平鳥走到現在

張江平的危機意識源自創立品牌後不久經歷的那段“至暗時刻”。

1995年創立品牌,對張江平來說是“跨度非常大的一步”,因為“創品牌不容易,風險很大,同時期跟我們一起創品牌的企業很多,但現在都找不到了”。

自己創品牌,意味著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都得自己來完成,這不僅大大增加了經營管理的風險,而且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

“那時候,依靠之前的加工和外貿,積累了幾百萬的原始資本,但要把一個品牌經營起來,並且經營好,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張江平說。

所以,跟當時大部分民營企業一樣,太平鳥也向金融機構融了不少錢,基本上是負債經營。如果沒有出現什麼經濟環境大變動,企業經營也按部就班的話,靠銀行貸款週轉經營倒也無妨。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金融機構開始抽貸,首當其衝的就是民營企業。

“那段時期非常痛苦,可以說是我創業人生中最黑暗、最煎熬的時期。”張江平至今仍心有餘悸。

為了生存,張江平白天工作,晚上去拜訪金融機構的信貸主任,想辦法守住資金。

“那時候太平鳥已經有兩三千人,在全國開了上百家店。如果關門不做,會影響好多人的生活,我於心不忍。”

張江平抵押了家裡的所有資產,向朋友借錢,甚至賣掉了廠房、設備,把生產外包。然後,他把有限的流動資金,都投到了產品研發和渠道上,並藉助加盟商的資本來開拓市場。

就這樣,太平鳥活了下來。雖然這段經歷不堪回首,但張江平也因禍得福。

因為被迫賣掉重資產,太平鳥只好採用了輕資產模式,而這反倒讓它提高了經營效率,使經營活動更為聚焦。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同時,經過這件事,張江平痛苦地意識到現金流的重要性,不能靠負債來經營,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現金流,這樣才能規避風險。

也正因為有了這次的教訓,當2008年金融危機再次爆發時,太平鳥因為有充足的現金流,並沒有受到過大的衝擊,反而抓住變革時機,實現了品牌年輕化轉型,開始擁抱電商。

兩次金融危機,對我們公司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一個是為了活下去而奮鬥,一個是為了活得更好而改變。”張江平總結道。

臨近2018年,張江平仍不忘曾經的“傷疤”,猜想著會不會又來金融危機。

“結果沒有來,但其實我們也準備好了。我們在2017年上市,有信心度過新的金融危機。”張江平充滿了自信。

發展要懂得借力

任何一個商業體永遠都不可能獨立生存,它離不開供應商、消費者,還有渠道商、生產商等各種合作伙伴。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合作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門,推成出新。

跨界營銷

早在2011年,太平鳥男裝就嘗試與施華洛世奇來了一次跨界合作。不曾想,一發不可收拾,此後,跨界聯名就成了太平鳥的重頭戲。

比如太平鳥女裝與百事、鳳凰自行車、哥斯拉、喜茶,太平鳥男裝與可口可樂、Playboy、芝麻街,樂町和粉紅豹、MTSS,Mini Peace和迪士尼、NASA,Material Girl和茵寶、飛天小女警等聯名系列,在年輕消費人群中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粉絲熱。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太平鳥聯名品牌

“其實,我們不是根據是否是非服裝去選擇合作品牌,而是根據彼此的合作是否是年輕消費者感興趣,是否會有驚喜感去考量的。”張江平解釋道。

擁抱電商

除了跟許多與服裝不搭界的品牌合作,太平鳥向外借力的最大手筆當屬跟阿里巴巴的合作。

雙方的合作已經歷時10年,並且發展成為了戰略伙伴關係。阿里帶給太平鳥的不只是一個電商渠道,一個未來銷售增長的強勁發動機,更有推動其商業升級變革的深層賦能。

如果說太平鳥當初做電商,是把線上看作線下銷售的補充,以打折銷庫存為主,那麼,10年後的今天,電商已成為太平鳥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核心之一。

2008年,太平鳥首次“觸電”,全年銷售額700多萬元。2018年,太平鳥線上銷售額達到36億元,是10年前的500多倍,佔公司總銷售額的32%。

2009年,天貓首次舉辦雙11,太平鳥抱著試水心態參與其中,收穫了52萬元。2018年雙11,太平鳥全品牌成交8.18億元,連續10年保持增長。

回憶起2009年雙11,張江平至今仍然很興奮:“我們一天就做了52萬,太開心了,晚上都睡不著覺,比現在雙11做8個多億都開心。”

現在,對太平鳥來說,電商不僅僅是個銷售渠道,更大的功能在於線上線下融合,通過數字化來賦能,實現全網全渠道營銷。

太平鳥電商總經理翁江宏說:

“太平鳥跟可口可樂、芝麻街、鳳凰、迪士尼的聯名款都是網上首發的,要早於線下,因為線上首發能產生聚集性,可以馬上發現消費者的需求。

比如,可口可樂聯名款一開始並沒有被看好,我們覺得它不可能有很高的銷量,結果一上線,成了一個大爆款。我們就趕緊快反,並讓線下快速鋪貨。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太平鳥 x 可口可樂快閃店

芝麻街聯名款也一樣,原來我們只有一個黑色款,線上首發後,馬上追單又加了一個白色款。這些都是首發後線上數據反饋出來的。”

引入新零售

2017年9月,在新零售概念提出還不到1年的時候,太平鳥和阿里簽訂了新零售戰略合作,成為首批簽約品牌。太平鳥何來勇氣,在大家都沒明白新零售是什麼的時候,就敢第一個吃螃蟹?

張江平的回答很感性:“我一直在跟阿里合作,一直往好的方向在走,我們想一起探索試試。”

其實,作為在同一個商業環境中發展的企業,太平鳥和阿里都嗅到了數據化、新零售的未來。

在太平鳥看來,作為消費升級的主引擎和新零售主力軍,阿里可以為公司提供新零售解決方案的支持,實現線上線下打通、門店經營效率提升,以及會員全域運營。

而在阿里眼中,作為國內時尚服飾零售巨頭,太平鳥瞄準新生代消費者,更有利用數據化進行品牌升級的決心,可以為阿里提供新零售解決方案的實踐、診斷和數據反哺,成為新零售的標杆。

2017年雙11,在雙方達成新零售合作不到2個月,太平鳥擴大了品牌線下門店參與雙11,通過商品、支付的打通,支持門店掃碼購、門店自提,還首次啟用阿里店小蜜智能機器人客服,完成了約50%的諮詢接待量。

大數據賦能

在張江平看來,數字化對品牌的驅動力正越來越強。

他解釋了數據的作用:“利用大數據,我們可以更精準、更快速地發現消費者的機會點,然後通過數據整合分析給出最優建議,在開發款式、產品包裝、內容營銷上更好地將消費者的需求融入進去。”

簡單講,數據可以讓原本無形的消費者,變得看得見摸得著。

1月10日,太平鳥公佈了2019年戰略——聚焦時尚,數據驅動,全網零售。其中,在數據驅動上,就是要用智能算法來驅動商業決策

太平鳥將在企業運營的一些空白領域實現數字化的基礎建設,在已經實現數字化的領域,繼續實現數據化,繼而達到智能決策。

具體包括以下戰役:

終端數字化,實現POS機升級和WiFi佈置;

渠道數字化,利用渠道周邊的客群、人居密度等實現開店渠道的數字化;

商品實現RFID芯片佈局,全面接收消費者信息;

供應鏈數字化,實現生產端的智能化;

物流數字化,實現門店和物流基地的數字對接。

張江平表示,數據不單來自線上,其實線下數據更加龐大複雜。太平鳥將從更大的範圍去採集挖掘數據,既包括自身的運營數據,也包括外部阿里等平臺的數據。

“現在,有了阿里大量的數據賦能,消費者跟我們導購,跟我們品牌的溝通更活躍了,黏度也更高了,更相信太平鳥品牌和公司的力量。”他說。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佈局海外

太平鳥佈局海外的心思由來已久。多年來,太平鳥邀請國際知名模特參與拍攝品牌形象片,又與國際知名品牌、設計師等進行跨界聯名合作,還嘗試簽約國際品牌經營權等。

而要說太平鳥品牌真正走出國門,還是在跟阿里的合作中實現的。

2017年,太平鳥開始參與天貓“出海計劃”

,藉助Lazada等天貓海外銷售平臺,直接向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銷售產品。

除了直接向海外消費者銷售產品,太平鳥還攜手阿里在全球舞臺上頻頻亮相,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形象,表達中國品牌自信。

2017年雙11期間,太平鳥試水“出海”,基於阿里數據和技術支持,以快閃店形式首次亮相海外。

2018年2月,太平鳥攜旗下太平鳥男裝和太平鳥女裝參加“紐約時裝週天貓中國日”活動,完成國際時裝週首次走秀。

“我們這次一炮打響,把太平鳥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經過這一次,我們已經有了套路,也有了團隊,以後會多多走出去。”張江平對首次國際走秀感到非常滿意。

2個月後,太平鳥電商總經理翁江宏出席阿里在澳大利亞舉行的“阿里之夜”。其間,他表示太平鳥將聯合阿里天貓,瞄準8,000萬全球華人市場。

“東南亞和澳新地區基本上跟我們是反季,所以,國內市場的產品換季後,正好可以放到海外平臺上接著銷售。這樣一來,等於我們的產品沒有了季節性,產品售賣週期延長了。而且,瞄準海外華人市場,還不需要我們專門開發產品,因為他們的體型跟我們一樣。”翁江宏透露道。

這三招,太平鳥實現百億規模,攜手阿里劍指千億

2019年太平鳥再次亮相紐約時裝週

2019年2月,太平鳥再次出征紐約時裝週,旗下男裝以“YOUTH MADE CHINA” 之名發佈最新聯名系列,秀場邀請新銳藝術家 Trouble Andrew 與 Reilly 攜手詮釋經典芝麻街元素,並由來自中國新生代“太平青年”與全球時尚達人聯袂演繹全新系列。

張江平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他“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行業,也遇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期”。

他夢想未來更龐大的數字業績,而且,“這完全可以,因為中國有這麼大的市場,又有亟待開發的海外市場,再加上阿里等平臺創造了這麼好的營銷通路”。

當然,還有他自己一路創業修煉出來的經營道道,這才是贏得未來的“定海神針”。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