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春筍香菇白鱔湯

食材:

春筍200克,香菇6只,火腿肉30克,鹹酸菜100克,生薑3片,白鱔1條(約750克)。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做法:

先將鱔魚斬去頭放入盆內,倒入60℃熱水燙後用清水洗去粘液,清除內臟,切段;春筍剝去外殼,洗淨,切片,用開水煮5~6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以去除筍的苦澀味;香菇用清水泡開後,去除硬梗,洗淨,對半切開;火腿肉切成小粒;鹹酸菜洗淨,切段;生薑洗淨,連皮切厚片。然後,把所有備好的食材一齊置於燉盅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白酒少許、精鹽適量,隔水燉1小時,即可。

功用:

本饌食材中,主料白鱔性味甘平,善於健脾補肺、益腎固衝、祛風除溼、解毒殺蟲;搭配性味甘苦寒,長於清熱除煩、除溼、利水的春筍,以及性味甘平,功擅扶正補虛、健脾開胃、化痰理氣、解毒、抗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抗病毒、抗肝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的香菇;更添性味甘鹹溫,功善健脾開胃、滋腎益精、補氣養血的火腿肉,以及有開胃增食,合白鱔用能酸甘化陰而生津滋液潤腸的鹹酸菜。

諸物合用,味道鮮美,有良好的補脾益肺、滋腎益精、祛風除溼、解毒抗癌等作用,適宜於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五臟虛損,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肺虛咳嗽,情虛陽痿,崩漏帶下,腳氣水腫,風溼骨痛及癌腫等症的輔助治療。


疏風散寒的蔥姜粥

皮膚瘙癢影響兒童日常生活,很多家長深受其擾。中醫認為皮膚瘙癢與“風”相關,而風又分內風、外風。急性皮膚瘙癢多由外感風邪所致,經常兼夾寒氣、熱氣、溼氣。內風主要因血虛生風。對於皮膚瘙癢的孩子,我們在選擇食療和藥膳的時候,主要的原則是祛風,外風主以祛邪,內風兼以養血。對於小孩皮膚瘙癢,風夾寒者,推薦蔥姜粥。

蔥姜粥

原料:

生薑5g,蔥白3根,小米50g。

製法:

先將小米加水煮沸,待米煮熟,加入蔥白、薑絲,煮至粥成時,再用少許鹽、味精調味。

用法:

可做主食,每天1次,連服3天。

功效:

生薑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功能解表散寒,溫中解毒;蔥白辛溫,歸肺胃經,功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小米甘鹹涼,歸腎脾胃,功能除熱解毒、健和脾胃;諸藥同用,共奏疏風散寒之功。

適用於:

急性起病,皮疹色白,遇風遇冷加劇,怕冷喜暖,舌色淡。

適用年齡:

3歲以上兒童。


雞骨草五仁橫脷湯

食材

雞骨草100克,赤小豆50克,薏苡仁30克,蓮子30克,芡實30克,白扁豆30克,廣陳皮5克

,無花果4只,豬橫脷1條(約200克),豬瘦肉250克

做法

先將豬橫脷、豬瘦肉洗淨,分別切大塊。然後,連同其他洗淨的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功用

本湯食材中,雞骨草性味甘微苦涼,善於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正如《嶺南草藥志》謂其:“清鬱熱,舒肝,和脾”;赤小豆性味甘酸平,長於利水消腫、解毒;薏苡仁性味甘淡涼,功善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膿;三者合用,以清熱利溼解毒為要。配伍性味甘澀平,功善補脾除溼、益腎固精的蓮子、芡實;再添性味甘微溫,善能健脾化溼、和中的白扁豆,性味苦辛溫,功能健脾理氣、燥溼化痰的廣陳皮,以及性味甘涼,功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的無花果,四物同施,意取健脾開胃、理氣化溼之效。搭配性味甘平,善於益肺止咳、健脾止痢、通乳潤燥的豬橫脷,以及性味甘鹹微寒,功擅益氣消腫、補腎滋陰、養血潤燥的豬瘦肉。

諸物合烹,湯性平和,味鮮效佳,清而不洩,補而不滯,有良好的健脾益腎、疏肝理氣、清熱利溼等作用,適宜於春夏之交,溼熱燻蒸,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腎不足,水溼內停,鬱而化熱所致諸症的輔助治療。


蘆筍香菇乾貝湯

食材

蘆筍250克,香菇6只,乾貝50克,豬瘦肉250克

做法

先將豬瘦肉洗淨,切大塊;蘆筍洗淨,切段;香菇用清水泡軟後,去除硬梗,對半切開;乾貝放進微波爐加熱20秒(能增香,可不走這一步)。然後,把所有備好的食材一齊置於燉盅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白酒少許、精鹽適量,隔水燉1.5小時,即可。

功用

此湯食材中,蘆筍性味甘平,善於清熱利溼、活血散結,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蘆筍有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抗腫瘤、降血脂及護肝等作用;香菇性味甘平,長於扶正補虛、健脾開胃、化痰理氣、解毒、抗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香菇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抗病毒、抗肝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搭性味甘鹹平,功善滋陰補腎、調中消食的乾貝,以及性味甘鹹微寒,功擅補腎滋陰、養血潤燥、補中益氣的豬瘦肉。

諸物合用,有良好的補脾益腎、化痰消食、清熱利溼、解毒抗癌等作用,實為春季食療養生佳湯,適宜於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腎不足,痰溼壅盛,或瘀毒蘊結所致諸症的輔助冶療。


桑葉蓮薏老鴿湯

食材

鮮桑葉100克(幹品用30克),鮮蓮子150克(幹品用50克),薏苡仁30克,老鴿子2只(約750克)。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做法

先將鴿子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放進沸水中稍焯,撈出沖洗乾淨血沫。然後,連同洗淨的其他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功用

本湯食材中,桑葉性味甘苦寒,善於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蓮子性味甘澀平,長於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薏苡仁性味甘淡涼,功善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膿;搭配性味鹹平,功能滋腎益氣、祛風解毒的鴿子。

諸物合用,有良好的健脾益腎、清肺平肝、祛風除溼、清熱解毒等作用,適宜於晚春溼熱天氣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腎虛弱,水溼內停或風熱犯肺、肝陽上亢所致諸症的輔助治療。


海蜇馬蹄金筍湯

食 材

鮮海蜇250克,馬蹄12只,胡蘿蔔(金筍)1根(約150克),豬瘦肉250克。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做 法

先將海蜇切寬條,在清水中反覆搓洗後,沖洗乾淨泥沙及鹽分;馬蹄削皮,清洗乾淨,對半切開;胡蘿蔔削皮,洗淨,滾刀切厚塊;豬瘦肉洗淨,切厚塊。然後,把所有備好的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1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功 用

本湯食材中,海蜇性味鹹平,善於清熱平肝、化痰消積、潤腸;馬蹄性味甘寒,長於清熱生津、化痰、消積;胡蘿蔔性味甘辛平,善能健脾和中、養肝明目、化痰止咳;搭配性味甘鹹微寒,功擅益氣消腫、補腎滋陰、養血潤燥的豬瘦肉。

諸物合用,味道鮮美,有良好的清熱平肝、健脾益氣、化痰消積等作用,適宜於晚春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或痰熱蘊肺、肝陽上亢所致諸症的輔助治療。


葛根赤白鯽魚湯

食 材

鮮葛根1000克,赤小豆100克,白茯苓30克,白鯽魚2條(約750克)。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每週藥膳湯菜譜(7日不同款)

做 法

先將鯽魚宰殺,去除魚鱗、鰓及內臟,放進油鍋內煎至兩面金黃色(煎時灑少許白酒);葛根洗乾淨(別扒皮),切厚塊;然後,連同洗淨的赤小豆、茯苓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1.5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功 用

本湯食材中,葛根性味甘辛涼,善於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毒;赤小豆性味甘酸平,長於利水消腫、解毒;白茯苓性味甘淡平,功擅利水滲溼、健脾寧心;搭配性味甘平,功善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利血脈的白鯽魚。

諸物合用,共湊健脾和胃、利水滲溼、通脈舒筋之效,為清明時節食療養生佳湯,適宜於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肺虛弱,水溼內停所致諸症的輔助治療。


桑菊杞子決明茶


食材

桑葉10克

杭白菊10克

決明子30克

枸杞子15克

做法

將上述食材快速清洗乾淨後,放進養生壺(或砂鍋)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鐘,倒出液汁當茶飲。

功用

本茶食材中,桑葉性味甘苦寒,善於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有顯著的抑菌、降血糖、降血壓等作用;杭白菊性味甘苦微寒,長於平肝明目、散風清熱,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有抑菌、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冠脈血流量、降血壓等作用;決明子性味甘苦鹹微寒,功善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決明子有明顯的抗菌、降血脂、降血壓、抗血小板凝集、保肝及利尿、緩瀉等作用;枸杞子性味甘平,功擅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潤肺、止渴,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強免疫、抗腫瘤、保肝及抗衰老、抗缺氧、抗裝勞、抗氧化、抗輻射等作用。

諸物合用,有良好的清肺潤燥、養肝明目、生津止渴、化濁降脂、通利二便等作用,適宜於春夏一般人群飲用,尤宜於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電腦一族、減肥人士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