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歸去是封底,內容要靠自己填寫

世界讀書日:以文化的力量宣言

運城市畜牧發展中心主任暢滿增


人生就像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歸去是封底,內容要靠自己填寫

編者按 讀書可以提升“文化”,千千萬萬個有“文化”的黨員幹部,可以通過自身的擔當作為,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地推動我們的國家進一步強起來。市畜牧獸醫發展中心主任暢滿增就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他說,讀書的目的在於增長見識,提升文化。何為“文化”?它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特別刊登暢滿增同志在原市畜牧局退休幹部梁廷相為黨員幹部講了一堂黨課後,即興發揮的一段關於讀書體會的核心內容,以饗讀者。

“人生就像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歸去是封底,內容要靠自己填寫”。我們80多歲的梁老,以他看似平凡但卻不平凡的人生,增加了人生這本書的厚度。他是一本人生教科書,是一罈陳年老酒,是一杯品不完的茶。人活一世,人人都在忙碌,但再忙碌,也不外都在做三件事:1.求食——維持生命;2.求偶——延續生命;3.求善——光大生命。這三件事,前兩件求食、求偶是動物本能,只有第三件事求善——光大生命,才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所在。我常說,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人性當中,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假醜惡的一面。人為什麼活得很累?因為都有慾望。總在“善”與“惡”之間彷徨。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在相處的每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的每個環節,我們都時時刻刻在人性“惡”(比如自私、投機、懶惰、嫉妒、狹隘、拆臺)和人性“善”(比如忠誠、勤奮、誠信、公平、正義、敬業、責任)之間不斷動搖、困惑、糾結。這種抉擇的過程也很累。善惡一念間,悲喜兩重天。光大生命,就是選擇善良,就是戰勝人性中不善良的一面,以真善美而不是假惡醜來做人做事。在人生經歷中,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最難認識、理解、把控和掌握的也是自己。每戰勝自己一次,每向善向上、見賢思齊一次,就使自己的胸懷格局和境界拓寬、提升一次。如此堅持下去,形成良好習慣,你的形象便在大家心目中定格了。我們尊敬的梁老用他平凡的經歷、簡單的心靈書寫了厚重的人生,值得我們細細咀嚼、回味和品讀。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擦亮眼睛可以發現,身邊有許多像梁老這樣看似平凡但其實並不平凡、並不簡單的人,他們具有一般平凡人不具備的崇高品質。

從梁老的講述和對他的瞭解中,我深深感到:一個人心靈的歷史,哪怕是最平凡、最渺小的歷史,也不見得比整個民族歷史枯燥乏味、缺少教益。他們善良、誠實、吃苦、勤奮、務實、責任、擔當,體現了人性中最樸素的美,也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剛才聽了梁老的講課,大家可能都有同感。我們畜牧大講堂是廣義的講堂,包括四個講堂:政治大講堂、業務大講堂、道德大講堂和法治大講堂。大講堂就是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身邊人,身邊人講自己事,自己人聽自己事。通過這些講堂,旨在打造每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見賢思齊、向善向上的人生理念,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信心和決心,促進機關良好風氣的形成,督促每個人都能填寫好、豐富好、充實好自己人生這部書的內容。

要充分認識精神力量、人文力量、文化力量對我們工作的引領作用和助推作用。人,都是物質和精神的綜合體。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輔相承。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窮”,什麼都缺,唯獨不缺精神;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富”起來了,生活改善了,不缺物質了,有錢了,但精神卻“窮”了。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除了錢,已“窮”得一無所有,精神匱乏,道德缺失,價值觀扭曲。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工作不融洽、不和諧、不快樂,缺乏精氣神,缺乏工作激情和團隊精神,這種狀況應當儘快扭轉和改變。如何改變?我想大家應明白三點:

一要珍惜在一塊工作的緣份。全世界70多億人,中國13多億人,山西3600多萬人,運城530多萬人,我們畜牧獸醫發展中心一百多號人,能相遇相識相知在一起,可以說是“百年修得同船渡”,這是一種緣分,應該珍惜這個緣份,熱愛這個大家庭。作為同事,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可能比與父母在一塊的時間都長。所以要互幫互愛,互諒互讓,和諧相處,處理好關係,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二要明確我們的努力方向。我作為一局之長,作為機關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的引領人,我有信心用我的激情帶領大家以文化的力量倒逼我們把各項工作做好:一是把我們單位打造成一個“團隊”,有規矩、有約束但很有戰鬥力,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二要打造為一所“學校”,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相互借鑑,相互尊重,取長補短;三要把它經營成一個“家庭”,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大家和氣和藹和睦相處。這就是我的理念和思想、我的文化觀、價值觀,也是對咱們工作的另一個層面要求。這種思想和想法,我覺得合乎習總書記倡導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符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要求,也順應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成才規律,符合每個人都想努力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向。

三要努力做好“五種人”:一是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做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二是踏實肯幹,吃苦奉獻,做一個勤奮工作的人;三是遵規守紀,內方外圓,做一個有底線的人; 四是豁達坦然,熱愛生活,做一個陽光大氣的人;五是見賢思齊、向善向上,情趣健康,做一個有品位的人。都要像梁老一樣,做一個知足、知趣、知“道”的人。

讓我們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樹立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作風,以精神的力量、人文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擼起袖子加油幹,爭做畜牧添彩人。在年復一年單調、枯燥、重複的上下班輪迴中,找到工作的樂趣;在日復一日平凡、平淡、平常的歲月交替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在一次次的思想與心靈的碰撞中,在對人心、人性、人本的不斷洞透和領悟中,找到生命的價值。以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以每個人的走在前、每項工作的走在前,確保我們各項工作走在前列,為全市“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作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