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每一座城都有一個故事,賦予這座城源遠流長的神秘色彩。今天,初食走進浙江餘姚,一座有年輪的城市,有厚重歷史的城市。它用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揚名華夏,每一個街巷角落都飽含著說不盡的故事,透著古往今來的姚城風韻。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位於境內被中外歷史學家視為奇蹟的河姆渡遺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是長江流域母系氏屬繁榮時期的代表性遺址。從秦代以來,湧現了許許多多彪炳史冊的歷史文化名人,如東漢時期高風亮節的嚴子陵,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餘姚因此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東南最名邑”和“文獻名邦”的美譽。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淺談七千年的傳承

姚劇

源於說唱、走書的曲藝。早期稱“燈戲”、“鸚哥戲”。活躍於餘姚、慈溪、上虞、紹興鄉村。後流傳於湖、嘉地區。光緒時進入上海,與蘇灘、滬灘互為影響。演變成姚灘。956年9月省批准為地方劇種,定名為“姚劇”,成立餘姚縣姚劇團。劇目中傳統劇目有72本,新編劇目有“半夜雞叫”、“柏樹坡”、“錯進錯出”、“強盜與尼姑”、“煩惱的喜事”、“沙場淚”、“傳孫樓”等。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腔

與海鹽腔、崑山腔、弋陽腔,同列為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劇目、調繁多,據今人考證劇目有21個,曲調有93種。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踩高蹺

昔日餘姚鎮城隍廟會和姚西馬渚、姚南陸埠巡街,常踩高蹺。在二根一米多長的直木棍上,各安裝一根腳踏的短木橫檔,表演者的腳踩在二根高蹺檔上,用繩子把向蹺綁在腳上,表演者踩蹺時,雙腳要不斷地走動,不能停頓,一停即倒。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鼓亭

鼓亭用木板精雕細鏤,呈長方形,高八尺,長八尺,寬四尺,四面掛紅綠燈照明,扎綵球、花環、插小彩旗。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甩彩瓶、甩酒甏、甩缸

此項活動總是貫穿於會廟和大型民間巡遊整個過程,馬渚、梁弄現在還有此民間藝術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拋流火星

有扁擔型和籮圈型二種。扁擔型,在一根繩子的兩端拴上2只盆型燈具,燈具內灑滿火油點燃火種。籮圈型,在一個圓型的把手上拴上八條繩子,每條繩子的盡頭紮上一隻盆型燈具,灑上火油點燃火種,表演時,表演者把繩子或手把拿在手,慢慢把燈具展開,當下墜的繩子和燈具耍的平整穩旋時,開始表演高難度動作。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淺談我舌尖上的家鄉

餘姚,也是有很多小吃的,只是小巷深深,有的名點都是要去遠處尋了。

牛味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鹽土豆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黃魚面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凍米糖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臭豆腐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耐糕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淺談不得不帶走的土特產

餘姚楊梅

餘姚楊梅冠天下,浙江餘姚是中央農業部命名的全國楊梅之鄉,種植楊梅歷史悠久,據境內河姆渡遺址考證,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楊梅原種存在,人工栽培歷史亦有2000餘年。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皮蛋

浙江省餘姚市泗門鎮、牟山鎮、梁弄鎮、河姆渡鎮、鹿亭鄉、黃家埠鎮、小曹娥鎮、三七市鎮、陸埠鎮、大嵐鎮、臨山鎮、丈亭鎮、大隱鎮、馬渚鎮1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年糕

年糕是餘姚市三七市鎮的特色產品。近年來,在“生態育糕、品牌強糕”兩大戰略的引領下,三七市年糕走出寧波,遠銷到全國各地。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榨菜

餘姚榨菜,浙江省餘姚市特產。餘姚市是我國著名的榨菜生產加工基地,是全國最大的榨菜生產加工基地,是農業部命名的“全國榨菜之鄉”。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蜜梨

餘姚蜜梨栽培歷史悠久,經驗豐富,1987年以來發展很快,現基本形成以姚北平原小曹娥、泗門、低塘、朗霞等鄉鎮為主栽區。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河姆渡茶葉

河姆渡鎮地處浙東沿海,北部為平原,南部為山區地帶,氣候溫暖溼潤,擁有山林4.6萬畝。近些年來,我鎮緊緊圍繞茶葉產業發展要求,大力改造低產茶園,實施保護地栽培,在引進新品創建品牌,推進綠色有機化進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番鴨

番鴨又稱瘤頭鴨、呆頭鴨,是一種優良的瘦肉型肉用鴨,它具有生長快、個體大、耐粗食、適應性強、肉質鮮美、瘦肉率高等特點。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餘姚三黃雞

餘姚優質三黃雞因其飼養期長、羽色漂亮、肉質鮮美,深受餘姚附近消費者的喜愛,隨之也迅速發展起來。

舌尖上的中國特產之餘姚:淺談河姆渡遺址裡的故事

這麼一看來,是不是感覺自己又是個假餘姚人了?這麼多的特色美味沒嘗過,不要緊,因為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東西即將出現在留言區。快來說說你心目中的餘姚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