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燒油2.3噸 堪稱直升機界的超級巨無霸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國民航總局下令哈爾濱飛龍專業航空公司的“米-26”直升機飛赴汶川地震災區參與救災,同時從俄羅斯臨時租用一架。

此後的玉樹地震、大興安嶺森林火災,中國缺乏重型直升機的弱點進一步暴露出來,而擁有米-26這樣的直升機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現實需求。

一小時燒油2.3噸 堪稱直升機界的超級巨無霸

米-26直升機是一款多用途重型直升飛機,也是當今服役中最重、最大的直升機,由蘇聯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原米里實驗設計局)設計。該機的機艙載重和艙外負重均可達20噸,與美國C-130大力士型運輸機載重量相當,北約代號為“光暈”(Halo)。

該機於1970年代開始研製,1977年12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81年6月在巴黎航展展出,1985年通過蘇聯國家驗證,1985年量產,1986年出口外銷,售價1020萬美元。

“米-26”投產後,有多款改良型機種,如:米-26A、米-26T、米-26P及米-26M等。目前,“米-26”系列機型的製造商為俄羅斯羅斯托夫直升機聯合股份公司。

“米-26”以軍民兩用的重型直升機為目標,以取代早期的“米-6”和“米-12”重型直升機。在它面世之前,最大直升機的頭銜屬於“米-6”吊鉤,它同樣由米里直升機研製。

蘇聯建造“米-26”的目的是為運送重達13噸(29,000磅)的兩棲裝甲運兵車以及協同軍用運輸機(如“安-22運輸機”和“伊爾-76”)將彈道導彈運往偏遠地區。

1977年9月14日,“米-26”直升機進行了首飛。1983年,“米-26”的研發工作結束。又過了兩年,“米-26”進入蘇聯軍隊服役以及投入商業運營。

圖:米-26直升機

“米-26”是第一架旋翼葉片達8片的重型直升機,兩臺發動機能進行動力互補,即在其中一臺動力不足或失效的情況下,另一臺發動機則輸出更大功率以維持飛機的飛行動力。圖為米-26尾槳,大小相當於倫敦大本鐘。

它的重量只比“米-6”略重一點,卻能吊掛20噸(44000磅)的貨物,比“米-6”大8噸,是繼“米-12”之後,世界第二大和第二重的直升機,為目前全球服役中的最大和最重直升機。

“米-26”貨艙空間巨大,可裝運兩輛步兵裝甲車和20噸的標準集裝箱,如用於人員運輸可容納8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60張擔架床及4至5名醫護人員。

貨艙頂部裝有導軌並配有兩個電動絞車,起吊重量為5噸。

“米-26”的飛行性能能滿足全天候的需要,如:氣象雷達、多普勒系統、地圖顯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自動懸停系統、通信導航系統等。它的機載閉路電視攝像儀可對貨物裝卸和飛行中的貨物姿態進行監察。

“米-26”的兩臺發動機耗油量非常大,達每小時2.5噸,約3000升。耗油量大,其動力亦非常巨大,相當於50輛法拉利跑車的馬力總和。伴隨巨大的耗油量,“米-26”的飛行成本自然奇高。

一小時燒油2.3噸 堪稱直升機界的超級巨無霸

在中國汶川大地震中,有兩架“米-26”直升機參與救援,它的重要任務是運載大型機器到災區進行拯救。從汶川擂鼓鎮吊運挖掘機等設備到堰塞湖作業區,飛行距離為5公里,一次往返大約需要25分鐘。

一小時燒油2.3噸 堪稱直升機界的超級巨無霸

另據報道,2010年初由中國國家林業局調用執行雲南大理蒼山滅火任務的“米-26”,2.3噸的油料僅夠維持它1小時的空中飛行,在當時的消防作業中,每小時飛行總費用達人民幣13萬元,被稱為“油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