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對口支援藏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獲馬爾康市委書記張培雲、市長竇孝解肯定性批示

近日,阿壩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爾康市委書記張培雲同志在一篇題為《以花為媒 促進文旅產業共贏——崇州馬爾康兩地打造“旅遊飛地”見成效》的援藏專報上作出批示:“很好。望再接再厲,從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拓展雙方的交流合作,感謝崇州市對馬爾康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充分肯定了崇州市對口幫扶工作取得的成績並表示感謝。

崇州市自2016年對口幫扶馬爾康市以來,累計撥付援助資金1587萬元,動員社會幫扶資金565萬元,其他財政資金686.68萬元;實施基礎設施、產業、醫療、教育、就業、智力等援助項目32個,選派兩批次援藏幹部人才56人(其中黨外幹部4人)、掛職鄉鎮副書記3人、駐村工作隊員9人,專業技術人才200餘人次;通過兩地的不懈努力,馬爾康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千企幫千村”、“三對一”結對、全域結對幫扶等,馬爾康市鄉村基礎設施得到完善、農牧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眾收入有所提高,在2018年6月國家第三方評估檢查中以總評分99.18分的高分在高原藏區貧困縣中率先實現28個貧困村910戶3393人脫貧,連續兩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通報表揚。

崇州市对口支援藏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获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市长窦孝解肯定性批示
崇州市对口支援藏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获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市长窦孝解肯定性批示

以花為媒 促進文旅產業共贏 崇州馬爾康兩地打造“旅遊飛地”見成效

自2016年崇州市對口援建馬爾康市以來,兩地逐步摸索出“旅遊飛地+活態文化+農土產品”合作模式,依託街子古鎮打造馬爾康文化旅遊成都展示平臺。2019年3月12日—19日,在崇州市舉辦第七屆四川自駕賞花節期間,崇馬兩地打造的馬爾康市風情營地在國家4A級旅遊景點——街子古鎮開營,拉開崇馬共同搭臺、推介文化旅遊資源的序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精心籌備組織,馬爾康風情營地激情開園

為做好此次推介活動,經崇州援藏工作隊牽線,馬爾康、崇州兩地宣傳部於2018年底聯合成立馬爾康風情營地活動工作組,提前3個月精心策劃、將嘉絨藏區特色文化資源與崇州景區巧妙融合,搭車崇州菜花節國際品牌,形成旅遊新熱點。3月12日,馬爾康風情營地在崇州街子古鎮熱鬧開園,崇州市人民政府市長歐昭向馬爾康市副市長龍湛洵移交營地鑰匙,馬爾康文化旅遊專場推介會通過開放式、活態化呈現,與旅遊市場“零距離”互動。

二、成都古鎮植入藏地元素,打造馬爾康對外旅遊推介平臺

在此次活動期間,馬爾康市共在古鎮風情營地開展藏族風情迎賓、馬爾康民族風情演藝、藏族風情篝火晚會、民族民俗花樣巡遊、非遺活態展示等系列主題活動20場次,佈置了藏餐傳統小吃、馬爾康風情服飾體驗、馬爾康攝影作品展、農副特產產品售賣等常駐點位。為期8天的活動,共吸引來自全國各地遊客達16.7萬人次,讓遊客身處成都,就能暢遊油菜花海,體驗到最正宗的嘉絨藏族風情,有力展示了馬爾康文化旅遊資源,引發今日頭條、新浪網、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川報觀察、四川在線、成都日報、阿壩日報等20餘家媒體強勢關注,刊發報道50餘篇,開闢了崇馬兩地旅遊互動展示推廣新模式。

三、農土產品搭車國際菜花節,開拓馬爾康脫貧增收新渠道

四川自駕賞花節已在崇州市連續舉辦七屆,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品牌節日。馬爾康市以花為媒,組織全市30餘家農業合作社、非遺傳習所入駐街子古鎮風情營地,在營地古香古色的店鋪擺出藏香豬、犛牛肉乾、野生菌類、蟲草等當地特色農副土特產品,非遺傳承人現場向遊客展示藏式毛毯、圍巾、青稞酒等的製作工藝。在菜花節活動期共銷售馬爾康各類特色商品18.6萬餘元,發放馬爾康特色農副產品資料3000餘份。馬爾康市雪馬山生態產業專合社(村集體經濟)分別與崇州市趕山匠土特產、成都市青山綠地農業兩家農產品公司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四、文化體驗引發全民參與,開創藏漢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

在此次活動期間,作為“嘉絨鍋莊故鄉”的馬爾康市將嘉絨鍋莊引入到街子古鎮風情營地活態文化展示中來,每天上午、中午、晚間三場鍋莊由藏族演員領舞,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參與其中,手拉手翩翩起舞。每場鍋莊參與人數都超過三百人次。居住在成都各區縣的藏區退休幹部、在成都務工的藏族群眾通過宣傳報道也慕名而來,共跳“藏式廣場舞”。與此同時,營地“醉美馬爾康”攝影展、非遺文化體驗也讓全國各地的遊客對藏區人民的生活從圍觀到體驗再到認同,通過文化體驗搭建起藏漢民族團結進步的溝通之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