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

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德如果來的話,我第一反應是,費萊尼和大帥/王彤踢後腰,小德、蒿俊閔、金敬道,雙飛翼/張弛替補和輪換,三人圍著佩萊踢,不知道是否可以。費萊尼正面攔截能力強,大帥/王彤機動能力強,也捨得幹髒活累活,有纏鬥能力。而蒿俊閔和金敬道能控球能突進,前場防守和反搶也有,想想畫面應該不錯。需要的話費萊尼還可以進一步頂上去。到這時候,佩萊也可以輪換了。畢竟防守先穩固住了,前場沒有橋頭堡,那就帶上格德斯和小德走一波地面,雖然還是不如佩萊在好,但是不會前場控不住,後場頻頻被人打反擊。所以,佩萊最近很累,但是也不能放假,得挺到小德能上再說。


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


另外更重要的是,這樣解決一個U23問題。右後衛再上李海龍,首發雙U23,替補一個U23就好辦多了。很多人都覺得小德撐死是一個國腳水平,不可能給魯能帶來質變。我不這樣看,他是我魯今年最大的變數,按CA/PA以及比賽的表現看,是:一個國腳甚至頂尖國腳的水平+一個U23名額+後腰放一個純防守隊員緩解我魯沒人幹髒活累活的尷尬。簡單講,他能上場,就是後場多了個劉軍帥的同時,前場少了個U23然後換成了于漢超或郜林;另外下一個吳興涵,多一個能控能突的蒿俊閔。在外援不能換的前提下,我覺得這真可以算是我魯陣容的質變了。


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


與其它球隊橫向對比,國安的李可和侯永永,對球隊真正意義上的補強是有限的,因為他們還有池忠國等人;反倒是張玉寧,對球隊的補強和戰術變化作用更大。恆大的歸化,且不說自己設定雙外援的情況下布朗寧上不了;即使能上,他不一定比馮瀟霆或者高準翼等有質的提升,而且中後衛的頻繁輪換也是大忌。魯能在這一點不同,如前所述,是純粹意義上的補強,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陣容、戰術方面的團隊貢獻。所以,謹慎期待我魯5月份之後的比賽。


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


順便,我不挺也不倒教練,也不挺或者倒任何一個隊員。批評和建議也都是針對球隊。現在就是這些材料,做成這樣的菜,你可以期待做得更好,但是哪天真的沒做好,也別罵就是了,不看比賽無腦黑就更不用說了。上一場比賽看了半場,說的不對咱們可以討論。第一我並不是像魯能吧裡很多魯迷那樣說什麼長傳衝吊不好,李指導沒戰術的那樣,魯能既然有佩萊,那麼發揮佩萊的支點作用,這點毫無爭議,我也沒覺得長傳衝吊就是落後的戰術。但上一場比賽的下半場,尤其是一方被罰下一人後,魯能還是基本上都是後場一個長傳找佩萊,打法太單一,很容易被對方盯防。一個強隊絕對不可能只靠一招鮮吃遍天,除非您這一招全面領先中超不止一個檔次。


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


魯能打傳控可能認為只有巴薩那樣才叫傳控,不是的,去看看利物浦吧,利物浦是典型的高位逼搶、快速反擊型的球隊,他的快速反擊是連續跑位和地面傳導實現的,這遠比只打頭球衝吊難防守。有人說魯能球員能力不行我也不認同,我不和您比較國安、上港、恆大的國內球員。咱就說重慶和建業,您總不能說這兩個隊的國內球員比魯能強吧?但是這兩個隊在反擊時既有長傳衝吊,也有快速地面傳切配合,雖然成功率不高,但其實很有威脅,而且人家的配合也不全是外援,依然有國內球員參與。所以我的結論是:李指導的長傳衝吊沒有錯,但戰術打法太單一,要豐富進攻手段,打全場60%長傳衝吊的基礎上,增加40%左右的快速跑位傳切配合,這樣任何防守方都很難防守。


本賽季山東魯能表現舉步維艱,一人站出來,或有機會帶來改變


對此,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