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日照援疆“位”變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徐騰

今年4月初,相隔山東萬里、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新疆喀什麥蓋提縣,印有“日照援疆”招商標記的兩個過億元項目破土動工;45個項目紛至沓來,簽約合同額27億元,實現日照第三批援疆收官之年招商引資的“開門”紅。不僅如此,兩年多的時間他們連續獲得山東省援疆指揮部六項大獎,獲獎數量和年度考核居山東援疆四市前列。

“三問”日照援疆取得成果的奧妙,日照市援疆指揮部指揮丁輝說:“用創新辯證思維,調整好援疆的‘位’變,在實踐中解決援疆中遇到的問題。”

一問“越位”就是定位嗎

傳統的援疆思維就是按照受援地黨委、政府指示當好“配角”,不越位、不突破、不爭“主角”。但第三批日照市援疆幹部人才到達麥蓋提時,當地縣委、縣政府把維穩當作第一要務,脫貧攻堅和發展經濟的任務,義不容辭成為日照市援疆指揮部的首選。

這個責任的“主角”當不當,當就要越位?守住安全底線,循規蹈矩一樣完成援疆任務。日照市援疆指揮部黨委一班人在經過爭論後下定決心,為了南疆特別是麥蓋提群眾的早日脫貧和致富,敢於擔當,定位就是“越這個幹事的位”。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他們針對麥蓋提農業大縣的實際,發揮日照援疆企業———日照港集團、五徵集團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使當地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產業工人轉變,並探索出與農業龍頭帶動配套的“五培一帶”農業援疆扶貧模式。同時創建農民創業孵化基地,推動農民自主創業,就地創業。目前,麥蓋提縣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9家,帶動52個貧困村、2300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不僅如此,日照教育和衛生系統的援疆人員組團式援疆,培訓當地教師和醫生,促使他們提高能力。64名援疆教師每人結對2—5名當地年輕教師。安排8名援疆教師任受援學校校長、副校長,組建業務管理團隊。

麥蓋提工業園,也由日照市援疆指揮部託管,指揮和副指揮分別兼任工業園管委會書記和主任。無論是園區佈局和服務,還是園區建設,日照市援疆指揮部擔當“主角”。其中日照援疆投資5000萬元,在麥蓋提城西工業園建成“刀郎”扶貧產業園。目前麥蓋提城西和城南工業園區共註冊企業90多家,有30多家已從事經營生產。

二問出位還是“補位”

麥蓋提縣在祖國的大西北,被塔克拉瑪干沙漠三面包圍,是葉爾羌河和提孜那甫河衝擊散形綠色平原,當地光照時間比內地要長3個小時,這裡生產水果甘甜、大米麥粉筋道。尤其是當地生產56萬畝灰棗,獨具特色,營養豐富。然而,相隔內陸市場萬里,交通和物流的滯後,使灰棗傷農的現象時有發生,灰棗品牌的“蓋頭”一直沒有揭開。

如何把市場銷售的劣勢轉化為優勢,讓灰棗“出位”,走出麥蓋提,實現紅棗面向市場的“補位”,日照市援疆指揮部著實費了一番腦筋。他們從開始賣“愛心棗”和“援疆棗”做起,通過到全國各地農副產品展銷會推銷“灰棗”,也讓援疆幹部開闊了眼界,增強了市場意識,實現了銷售“灰棗”的突圍。除佈局“十城十店”紅棗銷售網絡外,2017年9月,全國首家探索“介於現貨和期貨之間交易模式”的金融改革試點企業———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申請加入日照市援疆團隊。針對“灰棗”推出現貨商城、現貨掛牌、調節交易“三種”成交模式,南疆灰棗定價交易中心呼之欲出。2018年10月,他們又成功地舉辦了“麥蓋提灰棗文化旅遊節”;並爭取日照港集團在新疆物流園投資1000萬元,建成7500平方米紅棗加工園,搭建招引棗加工企業的平臺。與此同時提供資金、設備,幫助當地10個貧困村建成了自己的紅棗加工廠。目前日照援疆共扶持紅棗加工企業25家,紅棗加工能力達到麥蓋提縣紅棗加工能力60%。

三問錯位還是“正位”

2018年以來,新一輪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席捲全國,各地都為調結構、轉方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這個大背景下,處在三面環沙的麥蓋提縣,也想努力實現傳統農業縣向工業時代的“升級”。作為“執掌”麥蓋提經濟園區的日照援疆指揮部的決策者們,也經受了“位置”劣勢的考驗,許多人也持懷疑態度,招商引資到底是“錯位”,還是“正位”?

日照市援疆指揮部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不搞“眉毛鬍子一把抓式”的招商,而是圍繞著當地產業招商。尤其是麥蓋提大棗和棉花種植規模大的優勢,畜牧消費缺口大的問題,以及當地迫切需要實現產業升級的願望。對此,日照援疆指揮部把招商引資的所謂“錯位”變成定位。在招商引資方面,相繼出臺政策,“大片撒網,重點摸魚”,採取“盯準大項目、超前跟蹤服務”等措施,讓日照援疆幹部人才真招商、招成商、留住商。

投資12億多元的金昇紡織企業落戶麥蓋提,就是日照援疆指揮部派專人盯準的範例。一波三折,緊盯不放,把本來到當地獻愛心的企業,變成投資企業。

依託日照港新疆物流園建成紅棗加工廠房,築巢引鳳,早下“訂單”,引進了資產2個億的泊頭市華陽棗業有限公司,先後有3家與紅棗加工企業相配套的公司入園。今年有6家紅棗加工企業也入園區。

山東龍騰集團新疆麥騰牧業科技公司,原來是個路橋公司,日照援疆指揮部就派專人跟蹤服務,幫助選準養殖刀郎羊項目,實現了從施工審批手續辦理到技術指導的全程服務,終於讓猶豫不決的龍騰集團拿出億元投資養殖業。目前企業已開始施工。

培植一個成熟的產業,不僅需要龍頭企業,更需要配套企業的支撐。基於上述認識,他們以產業龍頭企業配套項目招商為抓手,抓大不放小,贏得新的商機。

投資1000萬元的廣東凱豐金業凍乾果蔬加工項目,已訂購設備。新疆五徵綠色農業發展公司已與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團隊就藜麥產業化種植項目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年內種植藜麥400畝,計劃投資近億元、年產700萬隻肉鴨養殖加工項目正在推進中。投資1000多萬元的錦宏紡織製品項目正在安裝設備,4月中旬試生產……,一個產業集群在麥蓋提呼之欲出。

日照援疆指揮部在援疆過程中順勢而為的“位子”嬗變,正如牛頓經典力學為核心的“質量”與“能量”是兩位巨人,推動、改變著南疆一隅的麥蓋提縣,逐步邁向產業化、工業化的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