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降雪發電!

導讀

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近日報道,該校研究人員設計出一款可利用降雪發電的新型柔性設備。

背景

摩擦起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理現象。兩個不同物體相互摩擦後,一個帶正電,另一個帶負電。大部分的日常靜電現象都是由摩擦引起的,例如在乾燥的秋冬季節,晚上我們脫毛衣時會發現一些小火花,並伴有“啪啪”的響聲。

長期以來,靜電的負面作用被廣泛地宣傳和提防,而其正面作用往往被忽略。原因主要是,雖然摩擦起電現象非常普遍,幾乎隨時隨地都能產生,但是卻很難被收集和利用。

但是,一種新型設備有望改變上述狀況,它就是: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在其內部電路中,由於摩擦電效應,在兩個摩擦電極性不同的材料薄層之間,電荷會發生轉移,在二者之間形成電勢差;在其外部電路中,電子在電勢差的驅動下,在粘貼於摩擦電材料層背面的兩個電極之間,或者電極與地之間流動,來平衡這個電勢差。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降雪發電!

超輕、菱形剪紙式樣的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降雪發電!

集成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小型金屬標籤貼在手指上(圖片來源:《納米能源》)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降雪發電!

集成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和微型電化學電容的設備(圖片來源:KAUST)

未來,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將有著廣泛的用途,比如利用人體運動的能量為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便攜式醫療電子器件等產品供電,讓我們無需再為電池電量耗盡或者找不到充電器而發愁。例如,在鞋子中安裝摩擦電發電機,我們就可以通過正常行走,為自己隨身攜帶的手機充電。

創新

今天,筆者要再為大家介紹一項有關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創新成果。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以及同事們設計出一款可利用降雪發電的新設備。首開先河,該設備便宜、小、薄且像塑料片一樣具有柔性。

UCLA 材料創新獎得主、相關論文高級作者理查德·卡納爾(Richard Kaner)表示:“該設備可工作在偏遠地區,因為它是自供電的,無需電池。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備,它可以作為一個氣象站,告訴你降雪量、降雪的方向、風向和風速。”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降雪發電!

研究人員稱之為“雪基摩擦電納米發電機”或者簡稱為“雪TENG”。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以通過靜電產生電荷,從電子交換中產生能量。有關該設備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期刊上。

技術

卡納爾,也是UCLA化學與生物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傑出教授、加利福尼亞納米系統研究所的成員。他說:“一種材料獲得電子,另一種材料失去電子,兩種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就產生了靜電。你分開這些電荷,就可以從無到有地創造出電力。”

雪,帶正電,失去電子。硅樹脂,一種由硅原子、氧原子以及碳原子、氫原子以及其他元素組成的,類似橡膠的合成材料,帶負電。當降雪與硅樹脂表面接觸時,就會產生一個電荷。該設備會獲取這個電荷來發電。

UCLA 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論文合著者馬厄·卡迪(Maher El-Kady)表示:“雪已經是帶電的,所以我們思考,為什麼不採用另一種帶負電的材料獲得電荷發電?“

他補充道:“因為雪會失去電子,所以設備的性能取決於其他材料獲得這些電子的效率。在測試大量材料,包括鋁箔和特氟龍之後,我們發現硅樹脂比其他材料產生的電荷更多。“

研究團隊採用3D打印技術設計了該設備。它具有一層硅樹脂和一個電極,以捕捉電荷。團隊相信,該設備可低成本製造,因為卡納爾表示:“製造工藝簡單且硅樹脂容易獲取。”硅樹脂在工業中廣泛使用,例如在潤滑劑、電線絕緣和生物醫學植入物等產品中。現在,它有望應用於能量採集。

價值

每年冬天,地球表面大約有30%的區域覆蓋著雪。馬厄·卡迪指出,在此期間,太陽能面板經常無法工作。雪的累積,減少了可以到達太陽能陣列的光線量,限制了面板的功率輸出,致使它們的效率降低。這種新型設備可集成到太陽能面板中,在下雪時提供持續的電力供應。

卡納爾表示,該設備可用於監測冬季運動,例如滑雪,更精準地評估和改善運動員在奔跑、行走和跳躍時的表現。它也有望用於識別越野滑雪中使用的主要運動型式,而智能手錶是無法檢測到這些運動型式的。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降雪發電!

粘貼著該設備的鞋子(圖片來源:Abdelsalam Ahmed)

它將開創新一代的“自供電”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將可以追蹤運動員以及他們的表現。它也可以發出表示一個人運動與否的信號,並判斷出一個人是在行走、運動、跳躍或是行進。

關鍵字

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自供電、可穿戴技術

【1】Abdelsalam Ahmed, Islam Hassan, Islam M. Mosa, Esraa Elsanadidy, Gayatri S. Phadke, Maher F. El-Kady, James F. Rusling, Ponnambalam Ravi Selvaganapathy, Richard B. Kaner. All printable snow-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Nano Energy, 2019; 60: 17 DOI: 10.1016/j.nanoen.2019.03.032

【2】http://newsroom.ucla.edu/releases/best-in-snow-new-scientific-device-creates-electricity-from-snowf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