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你選哪一個?要對不喜愛的工作“死忠”嗎

冰島在世界上是個神奇的存在,人口少,三十多萬人,卻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挺進了前八。當時體育臺解說員在介紹冰島的足球隊時說,別看在足球場上獲得瞭如此大的榮耀,但是球員回國後還有正當職業等著他們做呢,比如主帥哈德格里姆森兼職著牙醫工作,前鋒格維茨蒙松是個電競高手,門將哈爾多松做著MV導演,等等,足球反而成了他們的業餘職業,又反而踢得另很多國家自愧不如。

身邊的朋友以及我都是一個工作做到累的人,累的時候就想著連一個本職工作也不想做了,心情也被工作壓榨的焦慮壓抑,整個人生都不好了。他們憑什麼會這麼優秀?身兼多職的同時,應該是忙的焦頭爛額啊?應該顧此失彼啊?但在國家幸福度排名上反而又是世界前十,真的厲害了,難道他們像中國神話故事裡的哪吒長著三頭六臂?

職業對你意味著什麼?

有一個作為解悶的話題大家應該都聊過,如果你中了五百萬你會怎麼辦?

對於這個話題的暢想,社會上還真出現過一個新聞呢。話說有一對夫妻在聊中了五百萬後的分配和打算,結果想法不一致爭吵到大打出手,驚動了警察去調和。五百萬還沒見著呢,感情就不堪一擊,真中了五百萬兩人還不得立刻分道揚鑣。

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你選哪一個?要對不喜愛的工作“死忠”嗎

如果每個人都清晰他的職業方向,他的人生路就會好走些

在與身邊的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時,做設計師的朋友就說,中了錢我要把電腦砸了,先休息一年,這職業害的我眼睛都八百度,哪個客戶再讓我把圖紙改來改去我就一把砸他身上。還有個做餐飲小店的朋友說中了五百萬,這店鋪我想都不想立刻關門,再也不用苦苦等待顧客光臨了,每天栓在餓不著吃不飽的生意中受夠了,要出去旅遊去。

看來很多人應該不知道工作的真正意義。現在看來,就是迫不得已用它掙錢養家餬口的,沒有一絲熱愛,就像考大學報考專業時父母替我們做主一樣,我們沒有意思到喜歡什麼,只是哪個掙錢,哪個有前途,就選擇了哪個專業,而到了社會上去選擇對口的職業時只能順著你選擇的專業找工作了,然後一生就在半推半就的職業生涯中度過,從來沒有遵從過內心的聲音。

法國思想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世上惟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於人生,並且熱愛人生。你是否想過忠實於你的內心,並且熱愛你的工作,也唯有這樣你才不至於咬牙切齒的痛恨工作。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打破常規,對不喜歡的工作說不,說放棄。

當然人們不能輕言拋棄工作的原因,除了生存的壓力,上有老下有小要養活,其實人的內心還有一種聲音,“死忠”。說白了就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就像大人常常訓斥小孩子死腦筋一樣,其實長大的成人同樣是死腦筋,也是,如果大家的頭腦都靈活的話,就不會混的缺衣少食了。

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你選哪一個?要對不喜愛的工作“死忠”嗎

阻礙人生步步上升就是“死忠”惹的禍

“死忠”最好的解釋曾出現在宋代詞人文天祥的《沁園春》中,就是那個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他寫道:“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意思是身為子女不惜生命孝敬父母,當臣子的應當不惜生命忠於帝王。

這種忠實應當是值得流傳的,但是若你碰到了昏庸殘暴的帝王呢,歷史上這樣的暴君比比皆是,電視劇也常有臣子死忠的表現。說個經典的“比干挖心”,在電視劇《封神演義》中都有表現,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比干強諫紂王不下,反被紂王挖心警眾。

古代這樣冒死進諫的文武大臣太多了,精神可嘉,但很多不僅沒有收效反而丟掉了性命,這就是“死忠”。那怎樣算是另闢蹊徑的找出路呢?比如周武王起義造反就是換了一種方法來結束帝王的昏庸暴虐,再造一個朗朗乾坤。

再造一個新的國度可比再次選擇一個熱愛的工作,局勢複雜多了,如果你工作之餘還有精力可以像冰島的人民一樣再從事一個自己喜愛的第二職業,如果就是單純的對當前職業毫無信心可言,如同揭竿而起的義軍,你也毫不留情的拋棄這項職業。

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你選哪一個?要對不喜愛的工作“死忠”嗎

對職業的死忠會讓你不成功、不快樂

“死忠”已經讓你不成功,不快樂,再傻傻的堅守不知變通傷害的就是未來。

還記得那位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嗎?當時可撩撥了好大一波堅守在崗位上人的心,按照我們的認知,教師算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可竟有人放棄去追求看不到的詩和遠方。而丟掉這份工作的女人的生活變得不好了嗎?當然有人關注著她呢,在一篇文章中得知,她在旅行的過程中遇上了另一半,還在美景如畫的旅遊小城開起了民宿,並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悠然度日。

當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怕只怕你放不下,拿不起,在兩難中渾噩度日。

一位在建築行業做分包的朋友,做了十來年,如今到了而立之年,卻突然的發覺自己肯定並不適合這個行業。首先他從父輩身上分析道,父親一輩子也做建築分包,但能明顯看出他的事業一直處在瓶頸之中。

朋友跟過父親好幾年,他覺得正是父親那種真摯,實在,脾氣柔和阻礙了他事業更上一步,外人看似很好的品行卻正是事業的絆腳石。一開始人可以利用這些品行優勢獲取別人的信任和合作,但是隨著人際關係的擴大,事業的擴張,這種品行已經不適合此時的處境了。

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你選哪一個?要對不喜愛的工作“死忠”嗎

限制你人生成就的可能就是不適合你的職業

你可以看看,從古至今,這種溫和品行的人反而最成不了大器。就如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而壞壞的男人在事業上也更容易開疆拓土。

朋友的品行也正如他的父親,他也能感受的到自己的溫和品行在建築工地的人際交往中並不會成為優勢,反而處處在別人面前得不到敬重。如今他從事了餐飲行業,這個行業面對的是廣大群眾,他對顧客和顏悅色,顧客還會想到光臨,他對員工和顏悅色,員工會回報以努力工作,他這種溫和的品行反而幫助了他事業的上升。

一個好的品行在少數人面前會被認為好欺壓,但在大眾面前卻像陽光般傾灑,其實主要原因是找到適合你發展的事業。

在與很多人聊天的過程中,都說到要能從事別的工作,我才不會再幹現在的工作。其實如果你對現在的職業覺得疲憊了,換一種心態就好了;如果你打心底裡覺得現在的職業從來就沒有適合過你,那就不如放手去換一種心底喜歡的工作,哪怕暫時沒了收入,也不能讓自己陷入心在曹營身在漢的兩難思想中,不做出抉擇,很快蹉跎的只是自己,因為時間從不待人。

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你選哪一個?要對不喜愛的工作“死忠”嗎

職業體驗和生命體驗

你可以想一下,職業可以說是人生的一種體驗,你選擇了什麼樣的職業,你就同時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可是生命也是無法重來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的好壞才是你一輩子的事情,所以還請尊重生命的不可重複性,對你鬧心的職業不要再“死忠”了,選擇一個讓生命感到愉悅的職業,才不枉此生。

當然,如果人人像冰島國家的人民那麼優秀,都有第二職業,那人生的體驗就更豐富了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