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交響樂團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中國之音

4月10日,繼瑞士蘇黎世Tonhalle Maag之後,陝西交響樂團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奏響中國之音,成功舉辦交響音樂會,也標誌著陝西交響樂團建團62週年以來的首次歐洲巡演成功落下帷幕。

陕西交响乐团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中国之音

經過近一年的準備,陝西交響樂團精心挑選了中西合璧的曲目:中國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創作的《火把節》(交響組曲《雲南音詩》第四樂章)。作曲家王西麟曾被波蘭音樂大師潘德列斯基譽為當代中國“迄今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交響組曲《雲南音詩》採用雲南少數民族民間音調加以交響手法的發展,其中第四樂章《火把節》已成為最膾炙人口的,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歡迎的中國交響作品之一;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由中國著名作曲家何佔豪、陳鋼共同創作。《梁祝》的題材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作品綜合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以優美的旋律、永恆的愛情主題、深邃的思想內涵,穿越歷史和國界,既為國內民眾經久傳誦,也在國外引起強烈的共鳴,成為中國藝術乃至世界音樂藝術中的經典,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黃濱擔任獨奏。

陕西交响乐团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中国之音

下半場演奏捷克民族樂派代表人物德沃夏克的《第八交響曲》,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交響曲中波西米亞色彩極濃的一首,被許多人稱為“交響詩式的交響曲”。

本場音樂會由陝西交響樂團力邀美國指揮家JOSE-LUIS MAURTU執棒,美國小提琴演奏家孫芳曄擔任樂隊首席。樂團還邀請了中提琴演奏家高鵬、美國大提琴演奏家丹尼爾、低音提琴演奏家楊夏、小號演奏家劉昊和圓號演奏家付磊擔任聲部首席,助陣音樂會。

“我們此行要把中國優秀的民族音樂和文化帶到歐洲”,陝西交響樂團團長江龍在接受《歐洲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與此同時,團員們也在交響樂的故鄉感受著無處不在的古典音樂氣息和文化氛圍。

陕西交响乐团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中国之音

江龍表示,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職業交響樂團之一,建團於1957年4月10日的陝西交響樂團選擇今年4月10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慶祝自己的62歲生日,用中國音樂語言和演奏風格在奧地利講述中國故事,用音樂跨越地域界限,搭建歐洲聽眾瞭解中國文化的橋樑,並通過中國交響樂作品和演奏,向世界展示中國人對世界文化的認識,也讓世界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陕西交响乐团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中国之音

江龍介紹,2017年以來,陝西交響樂團從管理機制到業務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這兩年來樂團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達到國內省級樂團的前列水平,可以說是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現在樂團的演出不再需要推銷,票務也很緊俏,此次歐洲巡演在蘇黎世和維也納都座無虛席。如今,不僅樂團演奏員們的收入翻番,大家也都更有向心力,上門來找演出的也更多了,樂團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進入了良性循環的運營狀態。

江龍說,這次歐洲巡演,對於陝西交響樂團來說是里程碑,也是啟程點,將激勵著樂團不斷創造新的輝煌。(通訊員 周修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