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1、新加坡城市全域輻射型:打造全景化花園城市

簡介:新加坡傳統資源匱乏,通過花園城市的持續建設,營造全域可遊的旅遊環境,建設創意旅遊項目,成為了東南亞旅遊的重要一極。

全域特點:

(1)政府指導開展綠化

綠化淨化、種植樹木、建設公園;道路綠化規劃、特殊空間的綠化、燈柱、人行過街天橋等;綠地中增加娛樂設施,每條路的兩側都得有150釐米的地來種植花草樹木;長期戰略計劃、機械化操作與計算機化管理,用GIS系統監管140萬棵遍佈全島的重點樹木,5%的地設為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平衡的公園、建設連接各公園的廊道系統、建設綠色政府組屋與公寓。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2)構建產旅融合的旅遊體系

政府十分重視旅遊業,把其視為“無限資源”。整個產業鏈涵蓋多個領域,從業人員佔當地勞動力總量的7%,對GDP的直接及間接貢獻率達到10%。注重內部資源整合,集中航空、賓館、酒店等服務設施,形成區域一體化的旅遊服務。開拓新興領域,大力推行“保健旅遊計劃”。積極的市場營銷,為各類旅遊企業架設、營造合適的產業框架與氛圍。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3)完善旅遊公共服務

推出新交互式智能平臺是配合“YourSingapor我行由我新加坡”品牌發行的重磅產品。可下載該平臺手機應用程序,方便隨時獲取信息,官方網站包含個性化行程定製,博客和社交網站鏈接,酒店、機票、景點預訂等在線服務。旅遊公共交通系統有三百多條公交線路;作為東南亞第二個興建的地鐵系統,四條地鐵線覆蓋新加坡大部分地區;開通三條輕軌輔助主幹道地鐵線路,實現全線自動化和電氣化;乘觀光車可遊覽新加坡23個有名景點,還可以在新加坡購物、餐飲、文化、娛樂中心地區停車。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2、意大利五漁村特色資源驅動型:全域鄉村旅遊的典範

簡介:意大利五漁村地處Riviera海岸,是意大利麵積最小的國家公園,它由五個村莊組成,村莊之間由棧道和鐵路相連。那是高山、陸地和大海的交匯之處。人類和自然共同創造的獨特風景,深深地震撼著世界各地的來訪者。

全域特點:

(1)全交通生態覆蓋

村內外交通方式主要有火車、輪渡和步行棧道三種,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其全域化的火車體系和步行棧道網絡。火車體系聯通內部五個鄉村和臨近的兩個城鎮,是最便捷交通方式,沿途海景和鄉村風貌則成為這段被譽為西海岸最美火車道的生態標籤;擁有被譽為世界最美的HikingTrail(登山步道),分兩條線,1號線線路長,難度高,野趣足,2號線分為4段,每段都有主題。徒步道設計上,做到與海景的互聯,讓遊客彷彿置身於無邊框的徒步道之中。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2)全空間文化串聯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村莊風貌源於11世紀的托斯卡納人趕走在此統治2個多世紀的阿拉伯人,村民們回到海岸建房屋、築石牆、改造梯田、種植葡萄、橄欖、檸檬。經過時間積澱,懸崖邊的建築樣式、梯田式的農業種植、以“五漁村”命名的葡萄酒逐漸成為當地文化烙印。如此風格、風貌和風味浸透的文化線索陪伴遊客全域遊程每一站。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3)全業態標識滲透

五漁村標識已經滲透到全域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中。每個村莊的火車站附近都豎立著標有“CinqueTerrePoint”的綠色標牌;在商品中的應用也深入到了咖啡店、商店和紀念品店,即使是在最深處的鄉村,都能買到精心設計的印有“CinqueTerre”標識的紀念衫、掛盤、冰箱貼等。對於全域旅遊而言,硬質的人為標識總比不上生動的自然標識。五漁村選用當地特有的不怕生海鷗作為形象標識,火車站、山洞旁、步道邊隨處可見。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4)全年度節慶營造

耶穌誕生場景紀念,形成絕美的大地景觀;每個鄉村結合自身的農產特色,打造一系列具有鄉土氣息的特色節慶。如在蒙特羅索村舉辦的檸檬節。9月的鳳尾魚和橄欖節,還有機會參觀採用燈光捕魚技術的漁船。節慶活動實現主客共享,五漁村全年度的節慶體系對於當地村民是一種民俗儀式和文化外宣,而對遊客則是一種很好的深度體驗和文化吸收。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3、浙江省安吉縣產業深度融合型:美麗鄉村建設主導全域發展

地處浙江西北部,境內“七山一水二分田”層巒疊嶂、翠竹綿延,被譽為氣淨、水淨、土淨的“三淨之地”。率先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口號,以“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為目標,成為全國鄉村建設典範。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特點:

(1)以美麗鄉村建設帶動全域發展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實踐中,堅持“尊重自然美,側重現代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原則。強化全局戰略思維,把全縣當作一個大鄉村來規劃,把一個村當作一個景來設計,把一戶人家當作一個小品來改造,推進環境、空間、產業和文明相互支撐、一二三產整體聯動、城鄉一體有機鏈接,力求全縣美麗、全縣發展。

(2)創新體制

在浙江率先成立旅遊委,政府職能實現從行業管理轉向更深層面的產業推進。為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部門書記、鎮書記、各局部分局長都兼任副主任;為和市場結合,又成立旅遊發展總公司,政企分開,以便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在全省首創設立專業總規劃師,項目審批“一支筆”;建立全縣資源、項目庫,全縣資源一盤棋,統一管理,統籌操作,形成合力。

(3)大力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

旅遊產業的發展需要更高層次的支撐、更高端的服務水平、更豐富多層次的產品構成、更大氣的接待承載能力、更強的市場號召力......而這些,就在安吉努力推進的“全域景區化建設”之中。根據“五化同步”的總體要求,在提質上苦下功夫,力促轉型:全域化佈局、一體化推進、標準化管理、生態化發展、國際化引領。

4、山東省五蓮縣龍頭景區帶動型:縣景合一

位於山東東南部,旅遊資源得天獨厚,2009年被山東省旅遊局授予“山東省旅遊強縣”稱號。過去20多年間,其景區經營以單項建設為主,形成了“四山一寨”的格局,很多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特點:

(1)龍頭帶動,提升景區

實現從五蓮山度假區龍頭帶動開發,到大青山、李崮寨、七連山全面提檔升級,到登山、滑雪、狩獵、泡泉等的旅遊景區全面開花。以“兩山”為主,以大青山、李崮寨等為輔,以鄉村旅遊為補充的含生態、修學、體驗、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新格局初具雛形,為實施“縣景合一、全景五蓮”的全域旅遊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2)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在抓好大項目建設的同時,五蓮縣堅持不斷完善縣、鎮、村全域旅遊發展佈局,推進旅遊強鄉鎮、鄉村遊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形成了“一鎮一特色”的旅遊小鎮發展格局;傾力打造鄉村旅遊發展示範基地,培育開發了松柏鎮鳳凰山流域“百果谷”和戶部鄉三關流域林果生態觀光園兩大鄉村遊基地。

(3)加強品牌宣傳

政府把宣傳推介作為開拓旅遊市場的重要手段,創新宣傳形式強化宣傳效果。在抓好電視、網絡、報刊等常規促銷的同時,冠名開通“五蓮山號”北京至日照旅遊專列,組織各景區、旅遊企業到省內外各地舉辦旅遊推介會,與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關係。

5、浙江桐廬全域景區發展型:“大景區”格局

“中國畫城”桐廬,恍若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鑲嵌於青山綠水間,具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目前有景區景點20餘個。


全域旅遊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特點:

(1)全方位保障:機制圍繞旅遊“建”,通過建立與全域旅遊相配套的領導體系、執法體系、保障體系,為發展“保駕護航”。

(2)全景化打造:城鄉圍繞旅遊“優”,護好美麗生態,建好美麗城鄉,串好美麗風景,打造好“大景區”的旅遊底色。

(3)全產業融合:產業圍繞旅遊“+”,突出建設融合、平臺融合產業融合,發揮旅遊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4)全領域覆蓋:轉型圍繞旅遊“抓”,推動旅遊全面轉型、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帶動城鄉功能轉型,讓縣域迎來新的春天。

(5)全社會參與:惠民圍繞旅遊“促”,通過文明素質整體提升基礎設施惠民共享、旅遊業態富民共贏,最終惠及全民。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鄉土田園農業規劃設計院”官方微信公眾號

免責提示:部分內容來源網絡,鄉土田園整理,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