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發佈 互聯網行業體現強大品牌力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由工信部科技司和消費品司指導,品牌評級機構Chnbrand推出的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昨天(15日)發佈。指數報告對近8千個中外品牌進行了總體評價和分析解讀。指數顯示,目前,消費意願正在向一部分品牌集中,中國品牌的市場主導格局依然穩固,但品牌意識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服務業和耐消品領域表現出色 中國品牌在本土市場的主導格局穩固

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調查覆蓋全國65個城市,176個細分行業,7800多個品牌,主要是通過消費行為,評價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程度。根據指數報告,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的176個品類中,第一品牌70%由中國品牌獲得,比去年小幅上漲。Chnbrand執行總裁兼首席研究官姚穎說,中國品牌的主要優勢集中在服務業和耐消品領域。“如果從行業分佈來講的話,中國品牌在服務業裡面優勢是最大的,88%的服務業第一品牌都是中國的。其次是耐消領域,我們有71%的品類(第一品牌)是中國品牌。”

從細分屬地來看,廣東、北京、浙江、上海、山東五個品牌大省(市)囊括了70%以上的中國第一品牌席位。國信品牌評價研究院院長楊曦淪認為,這些數據說明中國品牌在本土市場的主導格局依然穩固,也反映出服務業率先順應了消費升級趨勢。楊曦淪表示:“其實它還是反映了一個品牌的本質,因為品牌從根上它是從本地服務開始的。過去老字號也都是本地服務,外國的全球品牌也是從本地服務起家。所以隨著中國消費升級,人們對品牌的細分有需求,那麼就支撐了本地服務的興起。”

央廣網: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發佈 互聯網行業體現強大品牌力


值得注意的是,指數得分最高的8個品牌全都是中國品牌。其中,除了中國移動之外,另外7個品牌全都來自互聯網行業,分別是微信、百度、美團外賣、高德地圖等。而且,從指數來看,這些品牌在行業內擁有絕對的品牌領先力。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互聯網企業有別於傳統行業,很少將自己作為邊界清晰、個性鮮明的品牌來打造,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能形成強大品牌力?

楊曦淪認為:“互聯網品牌它還是跟用戶近,品牌是誰離得近,誰容易得寵。所以這也證明了數字品牌這一個大品類會超過原來基於工業的很多品牌。第二個是它的規模基數大。中國本身人口眾多,但只有互聯網能把這些人口連接在一起,連鎖都不會連接到那麼多客戶,所以這是一個大趨勢。”

快消行業成為中國品牌的短板所在 營銷創意方面仍需努力

不過,快消行業仍是中國品牌的短板所在。比如,牙膏、香皂、洗髮水、護膚品的品牌力榜首位置,幾乎年年都是國際品牌。

有分析認為,快消品的一大特點是全球化,非常考驗企業對全球資源的調動能力和對消費趨勢的把握。比如,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提品牌年輕化,但一些國際品牌在想法、創意上顯然更勝一籌。

比如,某國際食品品牌較早前就在中國推出了餅乾口味徵集活動,年輕人調侃的老乾媽口味、豬蹄口味成了網絡談資,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姚穎說,這對中國品牌也是一種啟發。姚穎表示:“當我們說品牌年輕化的時候,並不是說要把受眾人群改成年輕人,年輕人只是代表時代潮流,所謂迎合年輕人,只是新的時代話術,也就是我要用符合這個時代的聲音來傳遞我們的價值而已。”

 注重發展品牌溢出價值 “產品好”還要“品牌好”

楊曦淪說,經過長時間苦練內功,產業升級,在很多領域,其實中國製造的質量已經不輸給外國企業,但一雙質量差不多的鞋,人家卻能賣出幾倍的價錢,差的就是產品之外的品牌溢出價值。所以,“好產品”除了“產品好”,還要“品牌好”。

楊曦淪表示:“還是根據用戶還有他的文化屬性,因為作為一個品牌,除了質量功能,實際上文化屬性和情感屬性也是要洞察的。所以高溢價的產品剛開始肯定不是大規模的產品,它一定是圍繞著一個圈層,圈層擴大,產品規模擴大。當圈層追隨者增加,銷售也會擴大。”(記者呂紅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